胸怀大度的名人故事优选58句
1、这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概。
2、任正非建议大家去六尺巷看一看,“好好体验一下古时候伟大人物的胸怀,有胸怀才能有了天下”。
3、我认为,人生在世,思维逻辑、认知高度、成败、胸怀、格局、气度、气概等东西,本就是一体的,它们紧密联系,最终塑造和注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4、这首诗是讲六尺巷的故事,大意是两家盖房子争宅基,互不相让,其中有户人家在京城做官,于是写家书告状,此官就回了一封信,上面就有这首诗。家人于是让了三尺给邻居,对方惭愧,也让出了三尺,于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5、《负荆请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要像廉颇一样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真诚道歉。要以大局为重,像蔺相如一样,不计较个人的恩怨,从国家利益出发,舍小我全大我。
6、蔺相如解释说:“秦王难道不厉害吗?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将军呢?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这是为了国家的大局着想啊!”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任正非追求的是为世界做贡献的大事业,因此必须是有大胸怀。或者说,任正非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做出偌大的事业。
8、韩魏公担任定武统帅时,曾经夜间写信,让一个士兵拿着火把在身旁照明。那个士兵向别处张望,火把(歪了)烧着了韩魏公的胡子,韩魏公急忙用袖子掸灭了,照旧写信。过了一会儿,偶尔抬头一看,已经换了一个士兵了。韩魏公担心长官会鞭打那个士兵,急忙喊那个长官来,看着说:“不要追究他啦,他已经知道怎么拿火把了。”军中都很赞叹佩服韩魏公的宽厚大度。
9、【六尺巷】
10、周瑜的小气只是在《三国演义》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历史上周瑜是非常有雅量的。即便在演义中,周瑜气量狭窄也只是针对诸葛亮。表现周瑜大度的事例有不少,比如程普一开始不服年轻的周瑜当大都督,升帐第一天不来报到,周瑜丝毫不计较,依旧对程普很尊敬。
11、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2、管仲博古通今,有经天纬地之才。年轻的时候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管仲总是多拿一点,大家都很生气,只有鲍叔牙说,是因为管仲家里穷,我才让他多拿一点的。
13、不拘小节的例子。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14、此话传到廉颇的耳中,廉颇为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己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蔺相如府上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15、魏征原来是太子幕僚,曾建议太子杀掉唐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结果是李世民登基称帝。但是唐王知道他是个人才,没有降罪,反而重用他做丞相,正是唐王的宽容大度,重用了一批这样的大臣,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为大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魏征的以人为镜也成为后世美谈。
16、有胸怀才有格局,没有足够的胸怀,就不会有一个看事物和问题的高度、深度,也就无所谓格局。
17、任正非在跟华为法务部门的一次座谈中就提到了这个故事,他说华为在跟西方企业知识产权的谈判中,要学会适当地妥协:
18、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19、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建功立业,胸怀和格局都是极为重要的,但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它们的重要性。
20、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21、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多次立功,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官位在名将廉颇之上。廉颇因此很不服气,扬言要是遇上蔺相如,就当面侮辱他。
22、气度有大有小,比如有的人连一顿饭的气度都没有,唯恐被别人占便宜。有的人却能容纳千军万马,胸怀天下。
23、程普后来敬重佩服周瑜,曾对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
24、任正非看得很明白,世界总是要往前发展的,就算你能暂时形成了阻碍,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这会让你必然被历史边缘化。
25、对于成功和失败,人们只在意表面的因素,对更深刻的内涵往往是视而不见。
26、管仲参军,但是每次都跑的最快,冲在最后面,大家都对他指指点点,只有鲍叔牙说他是因为家里有老母亲要赡养。
27、对于竞争,任正非就很有胸怀,很有高度。在华为刚出海的时候,他告诉华为人不要打价格战,不要追求战胜竞争对手,他把对手定位为“友商”:
28、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周瑜却是与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完全不同,真实的周瑜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的人,而且他有很多长处。
29、做大事业,必有大胸怀。任正非曾在讲话中说,华为要敞开胸怀,解放思想,要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30、文化释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顾名思义,大海的宽广可以容纳众多河流;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泛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同时,海纳百川还有包罗万象的意思,常常用来形容事物壮阔雄奇,难以形容,于是用“海纳百川”来形容。 形象体现 “这是暨南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 2006年11月16日,百年暨南,庆典如潮。来自海内外的暨南大学校友与社会各界人士欢聚一堂,抚今追昔,共享荣光。中国教育素有百年树人的历史期待与精神修炼。暨南百年,何以美誉“华侨最高学府”?世纪兼程,她锤炼出多少英才,铸就了何种精神?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告诉记者,建校伊始,暨南人即以弘教泽而系侨情为办学宗旨,在办学中倡导、践行、提炼了暨南的大学精神——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 将中华文化远播五洲 确切地说,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兴不过百余年的历史。世纪暨南,可谓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侧影。但这个侧影丰满而坚实。 1906年,清政府为“弘教泽而系侨情”设学于南京,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暨南学堂由此诞生。在中国近现代之转型期,暨南办学宗旨如此鲜明而眼界开阔,正体现了她精神与气度的底蕴。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播五洲四海。肩负民族优秀文化传播使命,与世界交流为胸怀,教泽侨情与共,暨南由此获得了中国大学的诸多第一: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高校。 府门敞开,暨南园吸引着万千海内外学子。仅改革开放20多年来,学校就向海外及港澳台输送优秀毕业生2万多人。2006年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来自全球五大洲77个国家及港澳台的学生达12145人,居全国高校第一;来自境外的研究生1008人,占全国高校海外及港澳台研究生总数的1/4。 “声教讫于四海”,作为百年侨校,暨大正在继续弘扬其使命,争取实现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暨南的声音。现在暨大已在海外多处办学,中文教材已在北美、欧洲及多个国家与地区使用,还准备在东南亚国家办孔子学院。
31、周瑜心胸开阔,只是曾经一度与程普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龄比周瑜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却始终折节容下,从不跟他计较。
32、管仲听了之后十分感动,两个人便成为了生死之交。
33、而在华为发展起来后,华为已经成为了行业领袖,这时候任正非又警告众人,“要成为行业领袖,不能采取狭隘的在高速公路上丢小石子的方式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这样只会卡住世界的脖子,不是我们要走的道路。我们要走的道路是站在行业领袖的位置上,为世界作出贡献。”
34、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35、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里面,周瑜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出自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周瑜与诸葛亮共事几次之后,大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就是既然老天有我周瑜,为什么还要有你诸葛亮?这一句话背后的心态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周瑜是一个非常心胸狭隘的人,是不能容忍有人比他强的。
36、任正非告诉华为人,要理解“开放、妥协、灰度”的内涵,这不是一个简单问题,“黑和白永远都是固定的标准,什么时候深灰一点,什么时候浅灰一点?领袖就是掌握灰度。”
37、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38、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39、事例一:唐太宗在位时期,卢承庆曾担任“考功员外郎”的官职,专门掌管官吏考绩评功。
40、不要追求零和博弈,而要追求正和博弈,对有胸怀的人来说,做大蛋糕,创造增量利益才是有价值的。合作共赢永远比单方面的赢或输更有前途。
41、因此,出于人性自私的一方面来说,我们也应该做人做事大度一些,不妨克服一下一己之私的狭隘和局限。毕竟,最大的自私其实就是无私。
42、据说,卢承庆对待考功工作非常公正负责。有一次,一个负责运送粮食的督粮官,由于发生沉船事故而受到了处罚。卢承庆在给他考绩评功时,就把他评定为“中下”等级,并且通知了他本人。官员得知此事后,既没有表示出不满,也没有任何沮丧的表情。卢承庆转念一想:“粮船沉没并非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凭借个人的力量就能挽救的,把他评为“中下”恐怕不太合适于是决定改评为“中中”等级。可那位官员得知情况后仍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既没有说虚伪客套的感谢话,也没有任何激动的神色。卢承庆看他如此镇定,非常赞赏,于是脱口而出:“宠辱不惊,实在难得!”最终把他的考评改为“中上”等级。从此以后,“荣辱不惊”这个用法流传开来。对于世俗之人来说“荣”与“辱”都会使人的情绪产生巨大波动,而象这位督粮官这样,在荣辱面前以平常待之的人,实为少见,而老子心目当中的“圣人,君子”正是具备这种心理素质的人。事例二: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当天被谪居邓州之时,他却从容处之,写下“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这样的句子。从范老夫子的这句话里,我们不难窥见一种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与机智。《小窗幽记》当中有这么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一幅寥寥数语的对联,却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所应该持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做到了如此才能够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空”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与卷云舒则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表现了古人的旷达风流。宠辱不惊,可谓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门艺术,同时还更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智慧。人生在世,生活当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无足为奇。古人云:“君子坦荡荡。”为君子者,无妨宠亦坦然,辱亦坦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宠信时勿轻狂,千万不要忘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受人侮辱的时候切忌激愤,犹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如此清醒地去面对,就不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做到这样境界的人就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和事业的种种考验与磨难,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理想。古往今来万千事实证明,对于所有那些成业有所就的人们,没有一个不具有“宠辱不惊”这种极其可贵的品格。宠辱不惊解释:成语拼音:chǒngrǔbùjīng成语解释: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成语出处:《新唐书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成语繁体:宠辱不惊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人豁达的性格成语正音:宠,不能读作“chónɡ”。成语辨形:惊,不能写作“京”。近义词:置之度外反义词:患得患失、宠辱若惊成语例子: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43、“即使将来我们领先世界,也不能欺负别人,保障公司踏踏实实前进就行了。我们不是去积极进攻,而是和友商达成适当的平衡性解决问题。”
44、如果一个人的心神沉浸于此,那不管他有什么禀赋和资源,都是成就有限。
45、负荆请罪寓意:
46、古人有句诗叫“蜗角争浮名”,就是告诉人们,平常人争名夺利,自以为多聪明多了不起,实际上不过是在蜗牛的角上争夺罢了。
47、【负荆请罪】
48、不要强势就不饶人,得意变猖狂是小人,我们要做肚量大的人。“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就是说其实我们在合理谈判下,可以对西方公司让步一点,因为我们还会更强大。
49、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希望大家在为人处世中有克己之心,多培养和放大自己的胸怀。
50、我们在社会上看有些人身上很有气度,让人不由自主的信服,这就是胸怀和格局的外显。
51、比如说在周瑜和他另外一个同事,名叫程普的人的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周瑜的宽宏大量。程普和周瑜官位级别同属一等,但是程普的年纪比周瑜要大很多,所以程普就经常摆老资格,就故意让周瑜难堪。而每次当周瑜故意被刁难的时候,他都当做没事一样,因为他理解程普那种年龄大的心态。后来久而久之程普被周瑜感动到了,他曾感慨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意思就是和周瑜打交道,就像喝醇酒一样。
52、负荆请罪
53、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地看见廉颇也乘车迎面而来,蔺相如赶忙命令侍从把车子拐进旁边的小巷,避开廉颇。侍从对蔺相如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认为他躲避比自己官职低的人,过于软弱。
54、【韩魏公宽厚待士兵】
55、【管鲍之交】
56、宽容大度的案例。有一次,周总理去一个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理完头发,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下,锋利的胡须刀立刻在总理的脸上划开了一道小口子。理发师见到把周总理的脸刮破了,十分紧张,又感到很愧疚,双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令人没想到的是,周总理边让人处理胡须刀划出的伤口边和蔼地对理发师说:“没事没事,这不怪你,是我的问题,我咳嗽没有提前跟你讲,你在给我刮胡须,也不知道我要动啊。”
57、妥协其实不意味着丧失主动权,实际上,妥协是一种态度和姿态,目的是建设性的合作,合则两利,如果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那往往就是两败俱伤,或者是惨胜如败。这样就等于做了蠢事。
58、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