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四句精选72句
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人常把“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当成阳明心学的三大纲领。
3、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4、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5、王阳明心学四决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四句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这一主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其核心仍然是“致良知”。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以“良知”为核心价值的道德自觉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包容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精神。
7、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8、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9、无善无恶心之体,
10、“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11、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2、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13、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14、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15、四心无所累,意无所牵
16、二而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
17、知善知恶是:王阳明的心学
18、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9、他的良知体验美学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体验。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头,发现先人衣决飘飘,面对蝇营狗苟生活着的人们,早已微笑的将我们宿命的留在艰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种自在清明的圣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这假日,我才能去触摸内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显然对我而言,比朱熹的要亲和受用的多了。
20、有善有恶意之动,
21、一常快活便是功夫。
22、很多人都把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了,应该简化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简简单单的去生活。有些事情过多的重复也就无益了,比如说在生活中一些烦恼,整天揪住烦恼不放,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人生就是一个去繁就简的过程,简化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自己的情绪在自己的内心中。
23、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24、——王门四句教
25、这四句翻译一下很容易,但详细阐述其深邃的思想原理与道义却很难。按原句的直译:没有善恶之心的是道体,有是非之心的是人利益所在的选择,对一切事不关己的事物进行是非判断是人的良知,逐渐升华自己是人一辈子的使命。
26、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27、这十六字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中。
28、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9、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30、王门四句教
31、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32、思想主张: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3、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穴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意鱼鸟自流形”的“真乐”或“真吾”状态。这种境界是超凡脱俗,摆脱个人名利毁誉贫富穷达束缚的自由状态。在这种“至乐”境界之中,人与“大化”流行,“逍遥”于“人生山水”之间,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美与善相统一,达到了一种活泼泼的怡悦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34、笑对人生,王阳明的微笑就来自于内心的自信和深入人心的平静,他觉得人生沉浮都是过眼云烟的事情,一辈子那么长,不要因为一时的喜悲,而觉得内心有什么样的纠结。
35、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36、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3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9、王门四句教阐述了心体、性体和良知在其心学体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蕴,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内涵并不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完全等同的,并通过心性“无善无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阳明所说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恶的不可执之善。最后,通过对本体与工夫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内含的潜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学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40、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41、很多人在生活中面对着失恋,失业是指各种各样的问题,觉得不开心,王阳明的话就是劝他的学生,快不快乐,和外界的环境没有太大的因素,主要在于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内心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42、王阳明,即王守仁,字伯安,生于1472年一1529年,浙江余姚县人,曾经居住在贵州阳明洞而得名,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及哲学家,是一名大儒学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他的心学字诀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除恶是格物。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论思想,回答完毕。
4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44、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45、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6、人生难免有得意失意的时候,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条件,同样会有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就像王阳明所说的一样,荣辱得失也都是相辅相成的,世上也没有绝对的事情,如果非要有的话,那只是你的心态问题,把你的心态放平,比什么都强
47、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48、只有禁得住做事考验,才能真正做到“动亦定,静亦定”。也就是说要“致良知”需要做“事上磨练”的工夫,才能真正达到最终目的。所以我说阳明心学精髓所在就是“格物致知”四个字。对格物致知四字的不同解释,正是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的根本区别。
49、以为“心即理”是本体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方法论。而“致良知”又是“知行合一”的在晚年更圆融更切实更简易的说法。所以王阳明晚年只说“致良知”三个字就把所有说法都涵盖了。然而“致良知”也需要做“致”的工夫,阳明认为需要静和动两方面兼修。如果只做静的工夫,如静坐,那么就会流于枯槁,一旦遇事就会自乱分寸,所以最主要的是做动的工夫,即事上磨练。
50、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51、或许外界的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情,但是当你的身心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受外界的困扰,这才是我们应该修炼的事情,所以说常快活便是功夫,能做到经常开心也是一种境界。
52、记住王阳明这四句话,让你在人生中豁然开朗,洒脱的面对人生。
53、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54、为善去恶是格物。
55、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56、这四句是阳明心学的精华。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之所以产生,是在面对外物,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能辨清善恶就是“良知”,行善事、去除恶念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比如面对一把刀,想到行凶便是恶,想到用来切菜做饭便是善。善恶的想法及行为是本心受到外物而产生的,被事物引发的善恶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还在于自己的本心,心中能明善恶,存善去恶,就能保持心之本体。
5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8、三但议论之际,必须谦虚简明为佳,若自处过任而词意重复,却恐无益有损
59、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60、“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王阳明心学中的十六字箴言,其涵义为: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61、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6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6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阳明心学释义:
64、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65、“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饥而食,渴而饮,率性之道也;从而极滋味之美焉,恣口腹之饕焉,则人心矣。惟一者,一于道心也。惟精者,虑道心之不一,而或二之以人心也。道无不中,一于道心而不息,是谓‘允执厥中'矣。”(王阳明《重修山阴县学记》)
6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7、知善知恶是良知,
68、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69、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70、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71、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7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