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重点句子翻译精选30句
1、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有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描写的依据。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2、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灵修"代指楚怀王.但我不太同意楼上“同性之间的爱情”一说。屈原是以隐晦的方式暗指当权者,并没有指责其“性伙伴”有多个的意思。《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句话是说楚怀王不能体察他忧国忧民的衷情。也能理解为君主不能体察民间疾苦
4、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5、屈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6、《屈原列传》主旨重大,意义深远的两句话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7、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8、出处:战国·屈原《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9、白话释义: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弹劾佩带蕙草啊,又因采白芷加罪名。这是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10、何故至此翻译为:你因为什么原因(才)到了这个地步呢。
11、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12、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
13、文章赏析:
14、扩展资料
15、这句话的意思为:怨恨那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心迹。
16、意思是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的渊博,而且思维敏捷,记忆力也非常的强大,懂得治理国家的各种非常繁杂的事情,而且擅长从事外交方面的活动,通常指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在国家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是值得受尊敬的一种人物,同时也是关乎着发展民生起到至关作用的人物。
17、《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18、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19、《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高大。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0、语句出自《屈原列传》,全句是: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2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这些句子出自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把这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22、内容简介:
23、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24、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5、意思是一个人非常的有才华,他能够记住这个世界之中的很多的知识,所以说这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表现的游刃有余,当你决定要完成一些事物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它牢记于心,这样才能够将这些东西都放在心里,才能够完成这些事物。
26、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
27、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8、写作背景:
29、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指:同“旨”;迩(ěr):近;见:同“现”。
30、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