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曾逐东风服务亭描写的植物是
1、“残红片片逐东风”这句诗词的意思是,凋残的落花片片随着东风飘然而下。这句诗词出自于清代邓繁桢的词作《鹧鸪天•春日偶成》。该词原文为:
2、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柳》.原诗为:
3、说柳树在春天曾经随着东风飘拂过歌舞的筵席,在乐游原上人们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的断肠之情.怎么能又在晴朗的秋日里,已经有即将落下斜阳相伴,又带上凄凉的蝉声,让人悲伤不已.
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5、《柳》李商隐(唐)
6、作者:李商隐
7、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8、《柳》一诗虽然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却从春日之柳写起。诗人先追想柳树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9、四月新来三月还,一春光景镜中看。东风也逐情浓处,吹落桃花放牡丹。
10、扩展资料
11、古诗全文如下:
12、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3、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柳》,诗人从柳树在春天的情景写到了秋天的柳树,“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表达出了秋意的凄凉和秋日之柳的零落稀疏。
14、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
15、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16、“已带斜阳又带蝉”描写的植物是柳树。这句诗句出自李商隐的《柳》,描绘了秋日的柳树与斜阳和秋蝉相伴的景象,从而渲染出一种零落枯凋的情境。
17、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唐代▪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译文】:鲁国女子东窗下,石榴花世上稀。
18、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抱负无法得以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
19、“曾逐东风拂舞筵”描写的是柳树。
20、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21、这句古诗出自我国唐代晚期著名的大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题目为《柳》的古诗,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它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柳来抒怀,这句诗是这首古诗当中的首联。
22、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唐▪孔绍安《侍宴咏石榴》【译文】: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23、意思是:东风追逐情到浓处,将桃花吹落,把牡丹放飞。
2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25、重帘外,游蜂绕。落花满地无人扫。残红片片逐东风,愁里那知春色好。
26、全诗:《柳》唐、李商隐
27、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
28、“曾逐东风拂舞筵”“已带斜阳又带蝉”中的“逐”“带”字,是把柳人格化,将柳写作人,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带斜阳又带蝉,变被动为主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气,化客观死景为活景。
29、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30、深院莺啼春昼悄。半生心事伤怀抱。年年芳树又舒荣,何事韶华空自老。
31、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明代▪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译文】: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正午。
32、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唐▪李商隐《石榴》【译文】: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33、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
34、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柳》,是咏柳寄慨之作,描写了秋日的柳树与斜阳和秋蝉相伴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零落枯凋的情景。
35、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
36、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宋代▪刘铉《乌夜啼·石榴》【译文】:垂杨影子里残红。太匆匆。只有石榴花、全不怨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