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赞美吹奏乐器的诗句优选179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描写乐器的诗句

3、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4、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5、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6、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7、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8、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9、诗歌中驰骋瑰丽的想象和乐舞中绚烂华美的艺术,表现了对道教神仙世界的想象和向往。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首乐舞诗运用奇特绝妙的联想,生动记录了乐舞表演的高超技艺,同时用文学语言传神地再现了乐舞中表现的神仙世界:诗歌起句写箜篌、演奏时间、地点,随即就开始描述箜篌声的优美:浮云为之凝滞,传说善于鼓瑟的江娥与素女也被乐声感动;不但人间陶醉在美妙的弦歌声中,乐声甚至传到仙府、神山,紫皇(天帝)动容,女娲听得入迷,神妪感动不已,月宫的吴质(吴刚)倚着桂树,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不肯离去……这首诗将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思融为一体,想象丰富、设色瑰丽,后人将其与白居易《琵琶行》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10、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1、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12、对此,唐代诗人留下了众多诗篇。白居易《骠国乐》诗:“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元稹《骠国乐》诗:“促舞跳趫筋节硬,繁辞变乱名字讹。千弹万唱皆咽咽,左旋右转空傞傞。”这些诗句是对其舞姿的生动描绘:舞者头梳椎髻,佩戴珠缨花鬘,在玉螺和铜鼓的伴奏下,如龙蛇蜿蜒般地舞蹈(这种舞蹈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地区至今流传)。

13、【解释】: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14、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5、【拼音】:bùjuérúlǚ

16、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1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8、琵琶音最好,解说别离难。

19、李贺的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20、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2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2、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23、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24、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25、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7、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28、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2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30、出自唐代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31、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32、《琵琶行》

33、溪边倦客停兰棹,楼上何人品玉箫?

34、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35、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36、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37、高山流水

38、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39、【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0、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4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4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争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4、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45、【举例造句】: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46、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47、民族乐器形容为祖国民族文化遗产,民族乐器有二胡京胡高胡扬琴琵琶锣鼓镲三弦马头琴短笛葫芦丝芦笙顾古筝等。

48、形容乐器的诗句

49、佳琪演奏的电吹管音质清亮似竹笛,但比竹笛软润,一如少女的清丽又不失温存;气息、弯音等技巧的运用恰到好处,表达了少女柔肠百转的深情和缠绵、浓得化不开的情;乐曲舒缓,行云流水,时而低沉,时而高扬的纯平渐强拖音,勾勒出中国女人特有的韵味:羞涩矜持单纯,又内敛火山欲喷的希望;一唱三叹、先抑后扬纯情又火辣、野而不蛮的性情。

50、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51、【拼音】:gāoshānliúshuǐ

5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53、琵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李颀《古从军行》古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唐·李端《听筝》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秋夜曲》王维笛子:羌笛何须怨杨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瑟: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回。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胡笳: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5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5、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56、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57、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58、【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59、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60、白居易的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6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62、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6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64、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65、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66、凤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67、形容“琴声优美悦耳,技艺高超”的古诗词名句有

6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69、放琵琶。挑灯羞看围屏画。

70、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1、【解释】: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7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73、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74、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75、我打得这么辛苦,都是从课本里找出来的.

76、唐代在岁终除夕日要举行“傩祭”用于驱鬼逐疫。在这一活动中的乐舞被称为“傩舞”,有固定的舞蹈和伴奏。通常宫廷中的傩舞以鼓、钲为主要乐器,参与者有数百人之多,称为“大傩”。民间的傩舞则要简单、随意得多,唐诗中对这一场景也有很多描绘。孟郊《弦歌行》诗:“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裈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诗歌表现了濑水(今江苏溧阳)河畔乡村傩祭的场景,对傩舞的描绘自然、生动:舞者穿戴各种奇怪的衣着、头饰、面具,手里拿着茅鞭、桃木弓等,随着鼓和长笛声一起舞蹈

77、关于乐器演奏的诗句有:

78、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共情为老伴,与月有秋期,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

79、很多诗歌都描绘了用于娱神的民间祭祀乐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诗:“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诗歌描写了唐代凉州(今甘肃武威)乡村赛神活动的场景,展示了当时边塞农村的人文景观。诗中既描绘了“赛田神”的过程,也描绘了赛神活动中祭祀乐舞的情况:在箫、鼓伴奏下,翩翩舞者步履灵动,罗袜轻扬雾似的芳尘。王睿《祠渔山神女歌》中“蓪草头花椰叶裙,蒲葵树下舞蛮云”的诗句,描绘了迎神乐舞的情形:舞者头戴蓪草、着椰叶裙,在蒲葵(棕榈)树下起舞,舞姿优美奇特。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中“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婆娑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的诗句,描绘了朗州(今湖南常德)赛神中的乐舞。

80、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上邪

81、三、在唐代,乐舞被运用于很多宗教活动中,比如祭神、祈雨等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祀乐舞。

82、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凤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8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84、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心事曲中传。

85、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86、二、道教神仙世界,是唐代诗歌和乐舞重要的表现内容。

87、昔时赢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来向箫史,千载红颜持赠君——唐沈佺期《凤箫曲》

88、成语有余音袅袅,余音缭绕,余音绕梁,高山流水。

89、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90、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9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92、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3、【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94、琵琶弦急对秋清,弹作关山久别情。

95、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9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7、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98、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

99、悦耳动听。就像潺潺流水似的让人心旷神怡。

10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0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02、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03、宋刘过《听阮》:“绛腊攒花夜气闻,尊前更著许多情,却将江上风涛平,来听纱窗摘阮声。”

10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05、不绝如缕

106、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107、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8、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09、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10、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争战几人回。”

11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12、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113、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114、一、唐代宗教乐舞的特色之一,是融合了古丝路沿线的各个地区的舞蹈文化元素。

115、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116、【举例造句】: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117、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118、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119、《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120、今天的电吹管演奏若行云流水,美妙极了。

121、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22、唐沈佺期《凤箫曲》:“昔时赢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来向箫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12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12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25、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26、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27、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128、【举例造句】: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129、不知何处吹卢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30、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131、当时,这些地区大都信仰佛教,向唐王朝传入了很多佛教乐舞。比如,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骠国(位于今缅甸)乐传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骠国乐共有12首乐曲,包括乐舞作品和器乐作品。其中曲名如《佛印》《禅定》《甘蔗王》(意为“佛教民如蔗之甘”)等,都是佛教乐舞,“乐曲皆演释氏经论之意”。(《旧唐书·骠国传》)

132、【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3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3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35、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136、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37、【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8、关于中国古典乐器的诗句形容中国古典乐器的词形容乐器声音优美的诗句

139、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140、【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141、唐白居易《筝》:“------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142、唐朱湾《咏拍板》:“赴节心常在,从绳道可观,须知片木用,莫作散材看。”

143、余音缭绕

144、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

145、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46、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14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148、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149、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

150、余音绕梁

15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52、出自唐代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53、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154、【拼音】:yúyīnràoliáng

15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56、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157、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58、【拼音】:yúyīnliáorào

159、暖玉琵琶寒月肤,一般如雪映罗襦。

160、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61、古丝路上的佛教乐舞为中国传统佛教乐舞注入了新的元素。佛教初传中国,佛曲念唱都使用梵音梵文。但是当时传入的佛曲在音节上适应不了汉语歌词;而用汉曲来咏唱梵文则语音与乐调无法协调,所以采用说唱形式的“俗讲”。(参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而古丝路上传入的佛教乐舞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因此被广为接受。所以白居易《骠国乐》诗中写道:“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162、余音袅袅

163、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164、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16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66、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67、【拼音】:yúyīnniǎoniǎo

168、【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169、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70、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171、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17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音乐领域的文化精粹更是浩瀚如烟海,自古至今产出了众多表现力丰富的经典代表作品。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国风之美的借鉴往往成为点睛之笔。中华民族自古乐器有“八音”之说,古有三字经曰“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就是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八个类别。而论乐器表现力及音乐影响力,八大乐器为:琵琶、二胡、笙、箫、笛、埙、唢呐、古筝。

17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74、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7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76、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177、找关于中国民族乐器的诗词

178、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179、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1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