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管子名言短句加译文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3、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4、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5、译文: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6、信不足,安有信。

7、令(指商鞅变法的条令)既具(已经准备就绪),未布(公布,颁布),恐民之不信,已乃(于是)立(竖起)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市场)南门,募(招募)民有能徙(搬)置(放)北门者予(给)十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民怪之(指代这件事),莫敢徙。复(又)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zhé,就)予五十金,以(用来)明不欺。卒(终于,最终)下令。

8、“你不懂!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老舍《茶馆》第一幕

9、译文:君主的功绩,在于使国家走向富强。做到国富兵强,各方诸侯就会服从他的政令,邻邦也因敬畏其威力而不敢来侵犯。

10、怀善念、行善事,最能安详平和

11、译文:世上的人都喜好安逸而厌恶劳苦,我心里则认为一个人只有经常劳苦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他一味追求安逸而不求进取,那他就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安逸,因此一碰上劳苦的事情就觉得不能忍受。《易经》上说:“天道运动昼夜不息、周而复始,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从这一点上看,圣人是把劳苦看作是福分,把贪图安逸看作是导致灾祸的起因。

12、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13、在《管子》一书中,齐桓公有句名言是:“仲父命寡人东,寡人东;令寡人西,寡人西。仲父之命于寡人,寡人敢不从乎?”意思是,“仲父叫我向东,我就向东;您叫我向西,我就向西。您对我的教导,我怎敢不听从呢?”可见其对管仲之言听计从。

14、吃苦是福

15、慎独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6、康熙还说,要“起居有常”,不可“贪睡”“贪食”,更不可“沉湎于酒席中”。唯“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其实康熙想表达的深层意思还是告诫子孙们自律的重要性。自律是生活的基石,自律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更能让我们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远离疾病。

17、曾子(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之妻之(动词,到,去)市,其子随之而泣(小声哭)。其母曰:“女(同“汝”,你)还,顾(等待)反(反,同“返”,返回)为女杀彘(zhÌ,猪)。”妻适(往,到······去)市来,曾子欲(想要)捕彘杀之。妻止(阻止)之曰:“特(只、仅、独、只是、只不过)与婴儿(孩子)戏(同“嬉”,嬉戏,玩耍,这里指开玩笑)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依赖)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你)欺之,是(这)教(教育)子欺也。母欺子,子而(则,就)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于是,就)烹(烹饪,煮)彘也。

18、六、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9、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20、训曰:《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圣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不欺暗室。”所谓暗室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之地。夫私居独处,则人不及见;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战战栗栗,兢兢业业,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斯诚不愧于屋漏,而为正人也夫!

21、知子莫若父。

2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管仲的名言,出自《管子·权修》。

23、五、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24、人倍(违背)信则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25、认错、改错,才是成长契机

26、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顺境当中,大部分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忘记自省、忘记谨慎、忘记进取,在越来越大的松懈和得意忘形中堕落和垮掉,这是人性的必然。逆境则反而会激发人的潜力,并让人谨慎小心、步步为营,充满进取精神。所以吃苦是福,之所以觉得苦是心志还未磨炼成,修为还未修炼就。而吃苦,正是磨炼和修炼的最好方式。

27、《商鞅立木》译文

28、人无信不立(人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29、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推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了它。”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行刑法,就对他的老师公子虔处以刑罚,他的太师公孙贾也被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人都能遵守新法。新法实施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不拾遗物,山里没有盗贼,家家富裕,人人丰衣足食。百姓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因此乡村城镇都非常安定。

30、译文:人活在世上,应当追求内心的喜悦安详,内心的喜悦安详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境界。心中充满喜悦,就会产生善良美好的念头;心中充满忿怒,就会产生凶险恶毒的念头。所以,有句古话这样说道:“一个人只要产生一个善念,即使还没有去付诸实践,吉祥之神已在陪伴着他了;如果他产生了一个恶念,即使还没有去做恶,凶神已经跟上他了。”

31、译文:郑国原本是想要以修建水利工程来耗费秦国财力削弱秦国的,可是当渠修成反而使秦国得到利益越来越富强。

32、译文:作为人,谁能不犯错误?只是人们有了过失,犯了错误,大多自己不愿承担或承认自己所犯错误。我就不是这样。平常和人闲谈偶有因为自己遗忘而错怪他人的事情发生,事情过后,我一定会主动认错,并说:“这是我的过错啊!”正因为这样,竟使别人被我的行动感动而觉得不安起来,这种情况确实有过。大抵能够自己认错并能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多为德行高尚的人。

33、欢喜和善念,在我们身上所起的作用非常大。“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福禄随之,众神卫之,众邪远之,众人成之”。我们自己应该也有这样的感受,人有了善念,身心都会轻快欢喜;人有了恶念,心中就会充满愤怒怨恨。人活在世上,应当追求内心的喜悦安详,而达到这种美好境界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怀善念、行善事。

3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35、训曰: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

36、是的。出自《管子·权修》。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而且培养人才很不容易。复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37、祖冲之的名言有:

38、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39、聪明人,借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40、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说的是秦国在实施新法令之前,立木于南门,取信于民。新法实行后,太子犯法,刑其师傅。这两件事说明了诚信很重要。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自己必须先做到守信用。

41、祖冲之(公429年4月20日-公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二年。。祖父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4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43、无事如有事,有事如无事

44、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45、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46、二、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47、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48、发现自己的错误也许不难,但坦诚地面对它、改正它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自欺欺人。一个人,如果能够看清自己的错误,坦诚承认,并且积极改正,这个人在修养和事业上一定会有所成就。犯了错误不肯承认,更不会坚决地改正,这是一个很大的陋习。

49、数学家祖冲之的名言

50、管子治齐,寄令在民,商君为秦,设以耕战。终能申威定霸,行其志业,非苟任强,实由有数。2军国异容,施於封畿之内,兵农并,在於疆场之表。攻守之宜,皆因其习3.移远就近,以实内地。浚复城隍,以增阻防。纂偶车牛,以饬戎械。计丁课仗,勿使有阙。4.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辞虚贬,窃非所俱。5.昼战见貌,足以相识,夜战闻声,足以相救,斯教战之一隅,先哲之遗术也。

51、训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

52、慎独就是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良心、表里不一、没有素质的事,任何时候都绝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南宋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慎独之时,人主要面对的是自己,是与自己的内心赤膊相见。能做到慎独的人,是战胜了自己的人。老子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自胜,才称得上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

53、祖冲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54、译文:大凡一个人对于即将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是事大还是事小,一定要十分谨慎,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

55、“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56、《曾子烹彘》译文

57、意译: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58、译文:轻易许诺一定缺少诚信。

59、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6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名言警句,出自《管子·权修第三》。

61、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使培育一个人才。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树木失去根基就不会再生长,人没有志向是不会有大的作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62、于是太子犯法。卫鞅(姓公孙,名鞅,因是卫国人,故又称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继承人)也,不可施行,刑其傅(师傅,老师)公子虔(qián),黥(qínɡ,古代一种刑罚,在罪人脸上刺字)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归附,服从命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管子名言短句加译文

63、“曾子烹彘”的故事,所讲的是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这个故事从小的方面而言,所涉及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即:父母对孩子说话要算数,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守信的榜样;从大的方面而言,所涉及的是:有关处世为人要讲究诚信的问题。

64、商鞅立木

65、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

66、无转(改变)其信,虽危不动,贞信(正直诚信)以昭(显著),其乃得人。(《逸周书·大戒》)

67、曾子烹彘

68、成功者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69、继承先王的功业恩惠百姓啊,修明法度的缺陷和漏洞。

70、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管子》中说:“其所谨者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者大,则其所立亦大。”谨慎是成大事之人不可缺少的素质。诸葛一生唯谨慎,曾国藩以其为人生楷模,以“慎”字撑起了人生之舵,谨言慎行、谨始慎终,才让他能够从各种危机中从容度过,成为一代圣贤。

71、“【译文】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

72、管仲名言名句

73、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74、自律,才有生活品质

75、意译: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诚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谊桥梁。

76、经一番挫长一番见识。

77、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出自春秋·管仲《管子·治国》

78、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79、量力而知攻。

80、译文:我从来不敢轻视人,说人家无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识。我经常和各位大臣说,你们但凡知道什么、见到什么,都可以进奏,让我知晓;对于那些合理的意见,我将赞许并乐于采纳。

81、痛想当年曾受君王的信任啊,受王命草宪令使政事清明。

82、种谷,是一种一收;种树,是一种十收;培育人材,则是一种百收的事情。

83、译文:不要改变对臣下的信任,(这样)即使有危难臣下也不会动摇,用正直诚信来显扬,才能得到所求的人才。

84、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

85、二古代关于“信”的故事

86、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87、“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强。”宋·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

8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出自《管子·权修第三》的名言。该句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

89、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90、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91、新法已经制定,还没有公布,(商鞅)怕老百姓不相信,于是就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能够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给十金。百姓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搬它。(商鞅)又宣布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就赏他五十金,用来证明不欺骗百姓。终于颁布了新法。

92、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93、这两句诗是说侯嬴和朱亥,信守诺言,不顾生死,诺言为重,五岳为轻,现用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

9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95、一、古代关于“信”的名言

96、译文: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

97、“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

98、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9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100、三、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四、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0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102、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03、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104、———《史记·商君列传》

105、译文:儒者不以金玉为宝贵,而以忠信为宝贵。

106、《惜往日》

107、语出《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08、译文:《大学》《中庸》都把一人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作为训诫,这是古代圣贤视为第一重要的要节。后人把它引申解释为“不欺暗室”,也就是在别人见不到的地方,也不做那种见不得人的事。所谓暗室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隐秘。当一个人独处时,别人就看不到他的言行举动;深藏隐秘的内心深处,就使别人很难了解和看清楚。只有那些有德行的君子才能认识到,在这种时候,尤其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事事谨慎小心不越礼法,时刻保持警惕;即使任何事都不做,也保持一种令人恭敬的态度;即使什么也不说,也使人感到可以信赖;这才真正是不欺暗室的正人君子!

109、训曰: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矣。

110、谨慎,才能人生安稳

111、译文:当人们在没有事的时候,应保持一种有事在身的状态,时刻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意外之事发生。如果人们在有事的时候,要能够像没事时那样泰然自若,使种种忧虑平静下来,那么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自然消失。古人说:“心中越谨慎小心越好,在行事风格上则又要泼辣大胆、雷厉风行。”遇到事情都应该如此对待。

112、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113、国家富强法度建起啊,忠臣理事君王安乐自轻松。

114、如果我们注重培养人材,其效用将是神奇的;而如此举事收得神效的,只有王者之门才能够做到。

115、老子云:“其未兆易谋。”事物在还没有显示出明显征兆时,容易谋划成功。北宋苏辙说:“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事情没有发生时能深忧远虑,才能当事变发生时毫不畏惧。自古以来的大人物,都是这样的先见和大气之人,所以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谋定才能沉静,沉静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116、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并小声哭泣。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回来后,曾子就要捉猪杀掉。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等父母去教育他如何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煮肉给孩子吃。

117、———《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8、挫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深渊。

119、翻译:(做)一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种植庄稼;(做)十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栽植树木;(做)一生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培养选拔人才。一经培植收获一倍的,是庄稼;一经培植收获十倍的,是树木;一经培植收获百倍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人才。

120、管仲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担任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十分善用人才,所以他提出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21、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

122、译文:一个人(一旦)违背了承诺,那么他的名声就会不好。

123、古代关于“信”的名言和故事/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49页

124、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125、译文:节制饮食,严格起居,实在是消除病痛的良方。

126、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观察和见识。因此,学会聆听,你就相当于在借别人的眼睛观察世界,也包括审视自我,于是才能周全、有高度和格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聆听别人的建议是完善自我、事业进阶的必由之路。

12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