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孙子兵法与交易之道虚实篇摘录优选173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都是看穿了战争与政治的联系,知晓政治是战争的基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兵法五要素里,“道”排在了天、地、将、法的前面,只有政治澄明、号令统一,百姓才愿意与国家共进退,打仗才能有把握。所以,用兵的前提和目的都是国家利益。要先用正道把国家治理好,才能用军事来维护它。

2、a.2 地胜之道:地——用地形以立胜的“地利之道”

3、b.1 处军相敌、精兵治军——孙武行军相敌用兵规律概述

4、a.1 善战善守 胜于无形——孙武“军形篇”战争实力论概述

5、因此,用“奇正法”来指挥战争,要善于运用奇正的转换关系,不能固执一端的认为非奇即正。一般性的引兵作战要采用正规的做法来动员军队,投入到战争中;在战火烽起后,要能够化正为奇,把自己的做法从在敌人的预料之中转变为出敌意料,避免被敌人知彼知己,从而战胜敌人。

6、如何才能确保军队有效的运用奇正之术?

7、b.10 九地篇总结:进攻要掌握九地之变,人情之理和决胜之法

8、6 知彼之道:智——洞察利用的“智战之道”

9、《孙子兵法》经典语录: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娇子,不可用也。

10、b.2 行胜之道:处——适战适行的“处军之道”

11、a.5 形胜之道:算——形势判断方法的“镒铢之道”

12、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要用真情。其次,要从实际出发为他着想。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这个帮助我认为不一定是他想要的而是适合他的。就像学专业一样,大家刚开始有畏难情绪,但是如果你带着他学进去了,以后他也会感激你。

13、b.7 兵势篇总结:调控兵形、克敌制胜——作战指挥要造势用势

14、《孙子》认为要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能击垮敌人。立于不败之地,叫讲“奇正”;击垮敌人,则需用“虚实”。所以《兵势篇》讲明了“奇正”跟“虚实”的关系:

15、3 计胜之道:“经”——经胜之道 预测判断胜负可能的“五事”

16、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孙子兵法·计篇》

17、第七:孙武的“致人之道、争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六、七篇“虚实篇、军争篇”鉴赏

18、第九:孙武的“客胜之道、地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十篇、十一篇“九地篇、地形篇”鉴赏

19、a.2 致人之道:致——转变虚实要诀的“致人之道”

20、译文:谁因地势的高下而制约其流向,用兵则要依据敌情而决定其取胜方针,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能依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21、真正优秀的将领要有辩证精神,“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

22、李靖对奇正之术的运用

23、7 计胜之道:“算”——算胜之道 未战庙算、疏而不漏

24、唐朝名将李靖在《汉书》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划分,他在跟唐太宗问对时,说天下兵法理论虽然很多,但“大体不出三门四种而已。”

25、b.5 争胜之道:力——军争素养行为的“力胜之道”

26、6 速胜之道:足——胜敌而益强的“养战之道”

27、a.4 致人之道:察——虚实之秘的“察敌之道”

28、b.3 争胜之道:争——军争危险解法的“争胜之道”

29、7 谋攻篇总结:知彼善用、智谋胜敌——用全胜谋略、全知信息争胜天下

30、“三门”分别是:权谋之门,以《太公谋》为鼻祖,讲权谋、策略;用兵之门,以《太公言》为鼻祖,讲述战略、战术;致富之门,以《太公兵》为鼻祖。

31、所谓“正”就是正规、常道等,一般是在敌我以及第三方预料之中的策略;“奇”则是“正”的对立面,是指非正规的、出人意料的策略。“奇正”虽然对立,但它们又互相统一,互相转换。所以《孙子》说:“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李靖讲的“奇正之术”就是强调在作战中,正规与非正规之间的不间断转换。

32、b.4 客胜之道:决——攻其无备的“决胜之道”

33、a.3 形胜之道:保——攻守选择原则的“保胜之道”

34、唐太宗曾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是虚实理论,所谓的权谋就是要讲虚实。

35、a.1 致人而不致于人——孙武战争虚实关系论概述

36、a.5 九变篇总结:机变行事、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方法和原则

37、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

38、8 计篇总结:“校之以计”——方能更好运筹帷幄

39、李靖认为学习兵法,“先教之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虚实之形”是符合《孙子兵法》的。而他自己,也正是以奇正之术来作为用兵的根本原则。

40、b.3 孙武知己的战略战术

41、8 作战篇总结:唯在速胜、务食于敌——赢取生存发展主动权

42、b.8 争胜之道:治——军争心战夺气的“心气之道”

43、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44、《孙子兵法》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Artof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45、第十:孙武的“天胜之道、制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十二篇鉴赏及全十三篇鉴赏总结

46、1 速战速决、以战养战——孙武速胜战略思想概述

47、第一:谋略致胜之道——《孙子兵法》概述

48、第四:孙武的“速胜之道”——《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鉴赏

49、b.3 行胜之道:相——见微知著的“相敌之道”

50、第六:孙武的“形胜之道、势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四、五篇“军形篇、兵势篇”鉴赏

51、4 全胜之道:用——不同兵力对比情况下的“用兵之道”

52、a.1 因地制宜、因情而变——孙武通变灵活用兵原则概述

53、b.5 势胜之道:战——战势姿态和方法的“战势之道”

54、5 速胜之道:输——可继可为、保障供给的“备战之道”

55、认为虚实理论应该以奇正理论为前提,学习兵法,应当先学会奇正相变之术,然后才学习虚实理论。要先知道以奇为正,以正为奇,才能识别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奇正理论是虚实理论的基础。

56、这句话的原文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57、a.3 地胜之道:败——优劣强弱的“兵败之道”

58、什么是“奇正之术”?

59、b.2 客胜之道:地——明九地及战法的“九地战道”

60、《孙子兵法》的核心是什么?

61、b.6 势胜之道:任——善战者断势利势的“任势之道”

62、4 计胜之道:“校”——校胜之道 比较力量运用能力的“七计”

63、b.6 争胜之道:胜——军争后勤补给的“胜道之道”

64、1 计划、谋划与 “庙算” 决策——孙武计战思想概述

65、《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66、a.6 地胜之道:全——把握“四知”的“全胜之道”

67、a.2 机胜之道:机——九变之利的“机胜之道”

68、唐太宗问李靖,当年他攻破宋金刚时,采用先动员义军与敌人交锋,之后下令全军后撤,再命铁骑从南原突击,截断宋金刚军队的后路,以此来打败敌军,这种做战方式是正规作战还是出奇制胜?李靖按“先正后奇”的法则解释说,太宗能动员义军与宋金刚交锋,这是正规的做法,是先正;在交锋后,军队忽然违背常理,采用后退的策略诱敌深入,再派铁骑截断其退路然后歼灭之,这是出其不意的奇兵。

69、a.4 地胜之道:料——察敌知彼的“料胜之道”

70、李靖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说兵权谋的核心是“奇正之术”而不是虚实理论。李靖说:

71、“四种”就是《汉书》里的那四种:一、兵权谋,孙武、司马穰苴、吴起、韩信等属于此类,是正统兵家,主张以正守国,以奇用兵,以奇正为核心;二、兵形势,尉缭、魏无忌等属于此派,主要研究军事实力、阵法方面的问题,偏重形势;三、兵阴阳,传说中的黄帝、风后等人的兵法,张良、刘伯温等神乎其神的人也可包括在内,是与术数融合了的兵家学派,讲究运用天命、鬼神、吉凶等帮助作战;四、兵技巧,李广、伍子胥等人的兵法,着重研究作战的武器方面,诸葛亮因发明连弩也可归纳入此派。

72、4 速胜之道:速——用兵速决与持久的“辩证之道”

73、a.3 致人之道:转——转变虚实方法的“虚实运道”

74、“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乌有先后旁击之拘哉?”

75、a.1 利用地形以立胜——孙武地形与军事行动关系概述

76、《孙子兵法》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而且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人格、气质、修养、情感等基本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77、b.10 军争篇总结: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争夺有利制胜条件

78、3 知彼之道:类——五间俱起的“驭间之道”

79、a.7 地形篇总结:地形——兵之助,将之道

8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81、虚实的原则就是不让对方直销自己的实力、意图、动向。不如说想攻打别国,就表示自己很弱,在别人不提防自己的时,出奇制胜。

82、1 先间后计再战、用间是用计的基础——孙武用间思想概述

83、6 全胜之道:知——谋攻之秘在于审已料敌的“知胜之道”

84、b.6 客胜之道:置——深入敌境的“置死生道”

85、3 速胜之道:胜——兵贵胜不贵久的“决胜之道”

孙子兵法与交易之道虚实篇摘录优选173句

86、b.4 行胜之道:精——精兵建军的“精用之道”

87、a.5 地胜之道:爱——爱育士兵的“爱胜之道”

88、2 全胜之道:全——用兵最高境界的“全全之道”

89、b.1 掌握《孙子兵法》——拥有战争和竞争的制胜之道

90、a.3 机胜之道:利——杂于利害的“尽利之道”

91、a.5 火攻篇总结:火攻与兵攻相结合、慎重对待战争

92、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计篇》

93、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篇》

94、a.5 致人之道:因——虚实之用的“因制之道”

95、第八:孙武的“机胜之道、行胜之道”——《孙子兵法》第八篇、九篇“九变篇、行军篇”鉴赏

96、b.6 运用《孙子兵法》——谋略制胜、创造新天地

97、《孙子兵法》结构《孙子兵法》共分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十三篇。

98、a.1 孙武的火攻目标、条件及其法则概述

9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7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篇》 8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100、2 速胜之道:金——物资装备是取胜的“基胜之道”

101、3学习《孙子兵法》战略战术体系——让您全争天下

102、b.4 争胜之道:诈——军争兵以诈立的“诈胜之道”

103、兵阴阳有《神农兵法》《天一兵法》等,大多已失传;

104、a.3 天胜之道:水——借力致胜的“水攻之道”

105、b.5 客胜之道:一——同舟共济的“一心之道”

106、运用“奇正之术”,要分为兵和将两方面。

107、a.6 军形篇总结:军事实力——强形无形胜有形

108、2 计胜之道:“察”——察胜之道 研究战争和竞争的逻辑起点

109、要想让自己的士兵能够灵活及时的听从统帅的指挥,迅速地把正兵变为奇兵,奇兵变为正兵,就需要进行操练。统帅指挥士兵就像驱赶羊群一样,将之所指,兵必及之,整个军队组织间形成一种高度协调的运转机制。

110、b.3 客胜之道:夺——打敌要害的“夺爱胜道”

111、b.4 孙武知彼的战略战术

112、a.2 天胜之道:火——速决战事的“火攻之道”

113、a.2 形胜之道:守——兵力部署总原则的“守胜之道”

114、b.2 孙武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战略战术通论

115、a.6 虚实篇总结:避实击虚掌握主动——虚实篇核心是因敌制胜

116、《汉书》

117、b.1 活用巧用、因利制权——孙武“兵势篇”作战态

118、b.7 争胜之道:统——军争统一原则的“统帅之道”

119、b.3 势胜之道:运——形成和发挥强大战斗力的“运势之道”

120、a.4 形胜之道:道——战略控制总目标的“道胜之道”

121、这是能够采用奇正之术作战的军队的素质要求。故李靖曰:“善用兵者,奇正在人而已。”

122、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篇》

123、b.1 入敌决胜之法——孙武远程奔袭的战略进攻规律概述

124、李靖率三千骁骑袭击定襄,是“奇”。唐军接受突厥假意投降的请求,两军休战,又是“正”;但李靖和李世勣决定“化正为奇”,继续袭击突厥,一战而亡其国。这是奇、正交换的权谋之应用也。

125、3 全胜之道: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争之道”

126、b.9 客胜之道:千——随敌屈伸的“千里胜道”

127、对于兵士,要向他们灌输“正”的观念,使他们能够理解“正”的东西;而对于“奇”,对于非正规的策略,只要求他们懂得如何行动,不需要让他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兵法是诡道,在某些地方会违背仁义道德和伦理观念,破坏信义、盟约,是不宜将这些理念广泛传播的,否则会败坏社会风气,使军士及将领变得跋扈,不听调度;但在战争中又不能不使用这些违背道德的手段,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如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些东西只需要执行者知道如何去做,不必告诉其为何要去做。

128、第五:孙武的“全胜之道”——《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鉴赏

129、兵形势则以“形势”为用兵的原则,代表作有《尉缭子》《魏公子》《项王》等;

130、5 全胜之道:统——制胜万全之策唯在于将的“统御之道”

131、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132、4 知彼之道:道——用间使间的“间战之道”

133、第三:孙武的“知彼之道”——《孙子兵法》第十三篇“用间篇”鉴赏

134、李靖不顾受降诏书,发兵奇袭突厥

135、a.4 机胜之道:必——覆军杀将的“必败之道”

136、孙子兵法主要核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有就是以多胜少,以自己优势攻对方若是,引诱对方做错的决定赢得战绩

137、“先教之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虚实之形可也。”

138、b.2 势胜之道:造——完善组织力量系统的“造势之道”

139、5 知彼之道:系——谍报活动的“统战之道”

140、次月,颉利因屡战屡败,逃窜到铁山,尚有数万兵马。于是可汗假装派执失思力来求和,请求举国内附,身自入朝。在背地里颉利又打算等草青马肥后,再逃入漠北。于是李靖跟李世勣谋划,认为颉利虽然战败,但兵马犹盛,如果让他逃入漠北,以后就再也追不到了。“今诏使至彼,虏必自宽,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草往袭之,不战可擒矣。”张公瑾表示反对,说受降诏书已经送到了颉利,而且使者还在那,不应再战。李靖却说:“此韩信所以破齐也。”

141、第二:孙武的“计胜之道”——《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鉴赏

142、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143、1 欲攻先谋、全策取胜——孙武谋攻战略思想概述

144、b.9 争胜之道:戒——军争用兵八戒的“戒胜之道”

145、李靖是唐朝名将,指挥了消灭突厥的战役,那是他“奇正之术”运用的典型。

146、“奇正相生”灵活机动的军事战术,对应过来,就是要求学会变通,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和别人交往,必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听取别人的看法。

147、兵技巧包括《伍子胥》《李将军射法》《望远连弩射法具》等,现多不见。

148、武德九年颉利曾兵临渭水,唐太宗虑天下未定,与之讲和。过了五年,等国家安定,突厥内乱后,才出动大军讨伐,这是兵法中的“正”。

149、5 计胜之道:“制”——制胜之道 争取计划实施的主动

150、7 用间篇总结:“上智用间”——准确知彼争赢天下

151、2 知彼之道:知——以间侦敌的“成功之道”

152、《汉书·艺文志》把兵家分为四大派别,它们分别是: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和兵技巧。

153、《汉书》认为兵权谋是最高境界,它“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讲究权谋之术。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吴起》《齐孙子》《范蠡》《兵春秋》和《韩信》等。这类兵书的综合性很强,例如《孙子兵法》的《始计》《作战》《谋攻》《虚实》《九变》讲的是权谋;《军形》《兵势》《行军》《地形》《九地》说的是形势;《火攻》论及技巧;诸篇论述天时,讲到寒暑、时制的地方就是阴阳。

154、1把握《孙子兵法》核心思想精髓——让您致胜有道

155、判断“奇”与“正”的办法就是看是否合于大众的预料,在大众预料的范围内行动就是“正”,主将用兵出其不意、超出大众的意料之外就是“奇”,不能依出兵先后来划分奇正。

156、b.5 行胜之道:统——军队管理的“统御之道”

157、b.6 行军篇总结:行军有三——处军、相敌、治军

158、b.8 客胜之道:策——隐蔽准备的“策胜之道”

159、b.1 争胜方略和规律——孙武用兵战略战术思想概述

160、贞观三年十一月,唐太宗命李靖、李世勣、薛万彻等人统领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次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骁骑夜袭定襄,突厥颉利可汗知道后,大惊失色,说:“唐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举国惶恐,一日数惊,不得安宁,只得匆忙迁徙到碛口。

161、b.5 孙武知天知地的战略战术

162、《孙子兵法》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乃兵法中的一对基本的辩证范畴,曹操在《新书》里曾解释说“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他认为奇兵与正兵的区分,以先、出后出为准,这样就变成兵形势主张的“后发而先至”“以轻疾制敌”的思想,不是兵权谋。所以李靖反对曹操的划分标准,他认为

163、b.4 势胜之道:奇——奇正变化和作用的“奇胜之道”

164、a.4 天胜之道:慎——安国全军的“慎战之道”

165、孙武与老子都有“奇正”的观点

166、于是连夜发兵,使两百名骑兵做前锋,乘雾而行,距离牙帐七里,颉利才发觉,仓皇奔窜,突厥兵立即土崩瓦解。唐军斩首万级,俘虏男女十余万人,杀隋朝义成公主。李世勣在碛口设伏,俘虏了颉利,灭亡突厥,自阴山以北到大漠的土地,全部纳入唐朝版图。

167、b.2 争胜之道:迂——军争战斗总略的“迂胜之道”

168、2掌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内涵——让您纵横捭阖

169、6 计胜之道:“诡”——诡胜之道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170、b.7 客胜之道:结——因势因地的“结友邻道”

171、在将领方面,需要具有辩证思维,要求指战员不能偏执一边,不要迷信正规军,也不能总是冒险说用奇兵才能打胜仗。李靖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尚且未能达到这种辩证法的境界,而是有浓重的形而上学片面观,所以李靖评论,说他:“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耳!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172、出自《孙子兵法》第6篇《虚实篇》

173、7 速胜之道:善——务食于敌、善为己用的“胜敌之道”

128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