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史记中的好句好段摘抄大全精选159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屈原列传》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3、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主要来自于皇亲国戚的阻挠。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天雨粟,马生角。

5、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史记》

6、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

7、鸟尽弓藏

8、太史公自序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9、先发制仁,后发制于仁。

10、管晏列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史记》

11、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

12、高祖本纪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13、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司马迁《史记》

14、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5、第三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7、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18、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19、韦编三绝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

20、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时。

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2、《史记·报任少卿书》

2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24、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25、屈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26、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乌江亭》)

27、第二句话: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这句话就是告诉孩子,在没有取得成就之前,要学会脚踏实地的去学习,这样在学完了所有东西后,我们就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

2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9、《刺客列传》

30、完璧归赵好句:

31、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史记》

32、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3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司马迁《史记》

34、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司马迁《史记》

35、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36、诸儒坑尽一身余,始觉秦家网目疏。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经下邳明袁宏道)

3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38、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39、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40、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4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

4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坑唐。章碣)

44、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

45、《史记》好词好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

46、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4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8、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49、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司马迁《史记》

50、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51、第一句话: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52、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5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5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

55、《管仲列传》

56、摘(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57、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8、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史记》

59、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60、诸儒坑尽一身余,始觉秦家网目疏。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经下邳明?袁宏道)

61、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7.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63、高屋建瓴

64、运筹帷幄

65、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66、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7、积毁销骨

68、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司马迁《史记》

6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70、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71、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72、李将军列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3、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7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7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76、项羽本纪

7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78、《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下面是史记经典名句语句摘抄,如下

7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0、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史记》

81、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马迁《史记》

82、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司马迁《史记》

83、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84、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要学会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85、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司马迁《史记》

8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87、1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88、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89、优孟马谏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ren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史记》

90、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91、虽被万戮,岂有悔哉!

9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9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9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95、《滑稽列传》

9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9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98、招摇过市

99、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00、《孔子世家》

10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3、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104、鸿鹄之志

10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06、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司马迁《史记》

107、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10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09、《史记·秦始皇本纪》

110、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111、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112、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司马迁《史记》

1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

114、其志不在小。

115、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马迁《史记》

116、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117、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司马迁《史记》

118、感悟赏析(1):从这小节可以看出屈原绝不仅仅是个“书呆子”,他能对国家大事献计献策,还凭借出色的外交才能对各国诸候应对自如。这样贤能的大臣本应该成为楚王的左膀右臂,却没想到楚王一再听信谗言而渐渐疏远了屈原。这里不仅道出了屈原遭到贬官的真正原因,也为楚王受蒙骗以致国破身死埋下伏笔。

11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20、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史记·秦本纪》

121、《管仲列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122、《秦始皇本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23、1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124、倒行逆施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史记》

1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

126、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127、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史记》

128、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129、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

13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13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132、韦编三绝

133、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史记》

134、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弛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

135、这句话就是告诉孩子,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告诫孩子不要和那些没有志向的人去比,做好自己,然后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这样孩子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136、‘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史记》

13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38、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39、《廉颇蔺相如列传》

140、毛遂自荐

141、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142、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14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144、鸡鸣狗盗齐闵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史记》

145、《巨鹿之战》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遗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⑤质,妻子为戮乎?”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

146、"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史记》"

147、卧薪尝胆

148、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坑唐章碣)

149、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元胡天游)

150、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

15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152、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153、《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154、魏文王问扁鹊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史记》

155、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

156、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然后才是个人恩怨

157、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15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59、(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记》

13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