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格言联璧 全文译文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解释:发怒如猛虎伤人,欲念似深渊难填。

2、这句话清代袁枚也有记载。过润州,见僧壁对联云:“要除烦恼须成佛,各有来因莫羡人”。意即在润州的时候,看到一个僧人在墙壁上书写对联:要想去除烦恼,立地成佛,就不要去羡慕别人,因为一切都是因果报应而已。

3、这句话的意思是:鱼离了水就会干枯,心中没有书则没了寄托。

4、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5、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记也有记载:过润州,见僧壁对联云:“要除烦恼须成佛,各有来因莫羡人”。

6、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7、译文:想要去除烦恼就要先忘我,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和机会,不必羡慕别人。

8、感悟:善良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心存善念人生才能走得更远,后代也能因为你的善良而受益。

9、内心慎防杂念,会更加机敏,眼光审慎万物,则越加明亮

10、“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出自《格言联璧》,由清代金缨编著的一部格言汇编,

11、译文:内心慎防杂念,会更加机敏;眼光审慎万物,则愈加明亮。安静愉快的精神生活,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养心没有其他方法,只须做到尽可能少讲话、饮食适可而止和尽可能不发怒气这几点。

12、揭示了人们烦恼的根源和驱除烦恼的方法。人们之所以有种种烦恼,多由多欲贪求而来。

13、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14、“穷天下之辩者”,“穷”是穷尽、终结,能终结天下言论辩才的人。“不在辩而在讷”,不在于善于辩论,而在于说话谨慎朴实。“辩”是辩才很好,口齿伶俐,“讷”是言语迟钝的意思,引申指言语谨慎、质朴。

15、译文:路过润州,看见僧壁上有一对联写着:“要除烦恼须成佛,各有来因莫羡人”(想要去除烦恼就要先成佛,各人有各人的缘分,不必羡慕别人)。

16、原文:与除烦恼先忘我,各有因缘莫羡人。指遇事超脱一些,不老想着自己,就能去掉烦恼;世上的人,各有各的机缘,不要羡慕别人。人若要是没有烦恼,那必须使自己对物质等一切的欲望,杂想都消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姻缘,别人的姻缘好,没必要羡慕。该是自己的姻缘自己会到来。人生有因必有果,一切随缘。

17、“闲时莫论人非”典出《文子疏义》中的上义篇,文中提到“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人。”意思是说从古至今没有人能做任何事都不出错的,人无完人,所以有德行的人不应责备他人。

18、出自金缨的《格言联璧》,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为高

19、“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自己好的德行风范,成就孩子好的人格,他那颗心就种大福了,百世。你的风范,百世的后代都效法,他们都去力行、去耕耘,那你真是造福百世的后代。

20、就是“能终结天下言论辩才的人”。

21、又作“欲除烦恼先忘我,各有因缘莫羡人”(清·金缨《格言联璧》)。

22、出处:《格言联璧·接物类》解释:大喜之时不要向别人许诺什么,盛怒中不要与别人说话。作者: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23、摘自《格言联璧·学问类》

24、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25、译文:善良最为宝贵,一辈子由此得到的福泽无穷无尽;培养一颗善良的心,子孙后世代代受益。凡事能退让一步,则心中烦闷全无;心中存有善念,则儿孙代代相传。

26、原文: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格言联璧》(清)金缨

27、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恬澹虚无,真气从之。养心无别法,只寡言少食息怒数般。

28、各有因缘莫羡人,选自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记:过润州,见僧壁对联云:“要除烦恼须成佛,各有来因莫羡人”。

29、摘自《格言联璧·存养类》

30、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有时静念千声佛,无事闲看数卷经。理解如下:

31、意思就是:内心摒除杂念则自然清明。

32、静时常思己过,闲时莫论人非”出自于晚清学者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上联讲的是严于律己,下联讲的是宽以待人。

33、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原句为:欲除烦恼先忘我,各有因缘莫羡人。

34、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35、静时常思己过:典出《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指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论语·卫灵公》中也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意为应该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他人。这两句都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君子应该严于律己。

14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