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谚语格言名言优选239句
1、正义是什么?刚开始对人们有利的叫正义,不利的叫邪恶。到了最后,形成了主观。
2、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3、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
4、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5、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6、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7、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
8、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9、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0、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11、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1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3、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14、虽说只是虚伪的正义,但力量还是值得称赞的。
15、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16、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7、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8、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9、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20、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21、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22、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
23、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24、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25、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26、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27、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8、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王安石《范镇加修撰》
29、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30、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31、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3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33、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3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35、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6、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团结是坚强的。
37、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38、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39、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40、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41、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42、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43、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44、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45、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46、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47、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48、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49、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决不能取代正义。
50、五权宪法。——孙中山
51、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52、这个世界,是不会允许绝对的正义存在的,因为你,正义得连上帝都会心虚。
53、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5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55、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56、法律谚语
57、“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告诉人们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5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5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60、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61、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62、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
63、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6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65、奴隶开始要求正义,但最终则要求王国。
66、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67、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
68、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69、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70、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71、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72、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73、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74、你们所谓的正义能算是真正的正义吗?既然是,那让我变成邪恶,打败我!
75、“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出自《韩非子·饰邪》。常:经常,固定。译为家里有固定的收入就不会挨饿,国家有固定的法治就不会灭亡。
76、“强扭的瓜不甜”比喻条件不成熟而勉强去做,往往不会有满意的结果。瓜到了成熟的时候,就自然的“瓜熟蒂落”,瓜蒂部分变得干枯,自动脱落,摘得时候很容易摘。如果是瓜还没有成熟,那么瓜蒂部分长得很结实,要想把瓜摘下来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使劲“扭”,“强扭”一词也随之而来。所以说强扭下来的瓜都是没有成熟的,当然就不甜咯。因此"强扭的瓜不甜"就被人拿来形容"不顺其自然的事情不会有好结果"这个道理。
77、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7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79、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80、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8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8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83、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84、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8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86、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87、译为: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88、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89、——康德
90、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91、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92、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9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94、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95、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96、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97、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98、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能够自由地形成习惯的人,在一生中能够做更多的事。
99、正义像上帝的王国它不是我们身外的一个事实,而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热烈向往。
100、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101、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102、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03、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这两者常常统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104、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
105、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106、法律格言产生过程:在案件调查审理阶段,法律人士说出充满法律智慧的言语并对案件定性有很大的帮助,在此过程法律格言就产生了。
107、如果说弱小是邪恶,那力量就是正义吗?复仇是邪恶吗?那友情又可以称做正义吗?
108、真理是存在的顶峰,正义就是在实践中运用真理。
10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10、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
111、正义的法律格言:
112、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113、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114、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15、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116、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117、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18、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119、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20、人类的正义交给那苦刑的可怕的磨盘去磨的,是多么可怜的谷粒呀!
121、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122、——列宁
123、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124、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25、法者,定分止争也。——管子
126、谁不讲正义,谁就会向手拿武器的人屈膝投降。
127、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
128、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12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130、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131、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132、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133、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134、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135、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136、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137、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138、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139、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140、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
141、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142、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14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144、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145、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146、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
147、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148、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王符《潜夫论·断讼》
149、没有力量的正义是空虚的,可是没有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
150、正义的事业并不一定要地感情的冲动下才能完成,它能够在平心静气的辩论中坚持到最后胜利。
151、法不殉情。——《三国演义》
152、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53、强扭的瓜不甜。
154、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155、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156、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157、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158、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159、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60、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161、正义与公平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旷课。
162、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马总《意林·淮南子》
163、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164、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柳宗元《断刑论》
165、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166、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67、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168、“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反映了任何人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6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70、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171、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172、仓廪(lin)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
173、如果法律不能伸张正义,只是沦为有权有势者手中的玩具,那我就用自己的方式,彰显正义。
174、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7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76、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77、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178、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179、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180、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181、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182、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
183、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184、再没有比相信自己在从事正义事业的人更好骗的了。
185、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186、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87、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18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89、“正义”的胜利来自斗争。
190、永恒的东西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正义、多才和时间。
191、坚持已经做出的抉择,且勿打破安宁。
192、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193、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薛宣
194、人人都渴望正义,尤其在了解它的代价之前。
195、当公法则不阿亲戚。——武则天(武周)
196、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197、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98、我宣布,强权就是公理,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199、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20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0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202、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203、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204、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205、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206、臣闻圣主为政,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西汉《东方朔传》
207、昙花一现的感情,不能真诚地可靠地长期地相爱,是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208、彼窃国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
209、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210、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21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212、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13、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214、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215、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216、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217、事断于法。——邓析
218、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219、世间应该有那么一个人,你可以为他背叛一切,甚至于公理和正义。
220、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221、法令至行,公正无私。——《战国策·秦策》
222、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
223、习惯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
224、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225、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226、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227、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228、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229、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230、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23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尤其是面对日益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冒出来,其是与非,正与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这时候,大家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
232、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23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234、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235、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236、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
237、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238、法律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239、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