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格言联璧全文朗读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这句话的意思为:持盈保泰,自知满足,一辈子也不会遭到屈辱;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一辈子也不会蒙受羞耻。

2、清心指心境恬静,没有挂虑,如:清心修行,清心苦读。

3、白话释义:

4、出处:《格言联璧·持躬类》。

5、出自增广贤文。

6、晚清学者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11类,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可以说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对人们修身养性、处事做人、治家从政很有借鉴价值。

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8、换句话说,没有明白自己生命根源的心性以前,都是行尸走肉的凡人,也就是假象的人而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在说明“内圣”以后,才可以起大机大用之“外王”。

9、对此黑格尔早有断言:“一切人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利,甚至快乐、痛苦……皆有其确实的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毁灭。”

10、慎言指说话十分小心注意。出自《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1、作者介绍: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2、这个“王”字,“王者用也”,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不过是职务的不同,其实都是启动心性外用的行为。所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才是一个完成圆满人格的人,也可以叫他是圣人或真人了。

13、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各有三句话需要了解的,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说“修心炼性”。实际上,这就是生命的大科学。

14、此句出自清代学者金兰生先生《格言联璧》:“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15、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

16、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奇穷。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17、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意思是人生在世,要学会凡事都要留有余地,有所节制,适可而止,不要把事做绝了,这样终身都不会蒙受羞耻。

18、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胆做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9、意思是说: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接连受人指责。可见慎言的重要性。

20、浪费粮食,即使没有奇怪的灾祸,也会有极端地贫穷。爱惜纸张,不但能荣华富贵,也能益寿延年。持盈保泰,自知满足,一辈子也不会遭到屈辱;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一辈子也不会蒙受羞耻。自己身体正直不必求影子正直,则影子必然正直。名声好不求他人附和,名声自然远扬。道德崇高,不求声名远播,自然有人知道。

21、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

22、这告诫世人,对欲望的追求必须把握度,心怀侥幸必然付出惨重代价。要知道,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

23、成语“勤能补拙”

24、修己,指自我修养。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入道》:“士之谋身,得之者以才,失之者惟命,达失二揆,宏道要枢,可谓勤於修己者与!”

25、《勤能补拙,俭能养廉。》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26、人生在世,谁都有高低起落,如果在别人失意的时候,你在她面前炫耀你现在的成就,你这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你无疑是在无形中嘲笑了他。

27、扩展资料:

28、明朝时期由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菜根谭》一书中有文:“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29、这句话出自《格言联璧》。

30、儒家所谓的圣人,在道家老庄的讲法叫真人,一个人成年以后没有真正修养心性,都是不够成熟的,就不足以称为成年人。以真人这个名称来说,必须要有真正心性的修养,认得那个生命根本。道家所说的真人就是神仙,超乎一般平庸的人了。

31、意思是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行,便少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在这里面了。

32、意思就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33、这句古语出自清朝的古籍《格言联璧》,完整的原文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34、《大学》里头有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原则。中国自古的传统文化,六岁入小学,十八岁已成为成年人了,便进入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35、解释: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36、出处:最早出自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37、所谓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成年人的第一课,先要认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养。所谓“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问题。这个“德”字,“德者得也”,得到生命本有的学问,这属于内学,也叫内圣之学。

38、孔子说:“君子慎言”。慎言的重要性和不慎言的危害性,翻开历史或是古人的教导,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39、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40、《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41、意思是说,人要生存,有才能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不成功,就是命运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进行修身。

42、比如有个成语叫穷寇莫追,既然你已经打败他了,他已经跑了,就见好就收,不要再死赶猛打穷追了,俗话说得好,兔子急了也咬人,你把他往死里逼,逼急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必冒死反抗,回过头来,把你打死了,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呢。

43、意思是:面对不得志的人,千万不要表现出得意的的样子;称心如意的日子,不要忘记不得志的时光。谈你的得意时要看场合和对象,千万不要对失意的人谈,也不要在失意人面前窃喜,因为失意的人是脆弱,也最多心,你的谈论在他们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弄的味道,让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们。

44、如果不知足,对欲望不加克制,一个人就难以做到洁身自爱,其后果就是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

45、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出自《格言联璧》。

46、“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意思是说,人的一生,要学会适可而止,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改正。知止,对于常人来说知难行更难,欲望就像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人一旦坠入欲望的深谷,就永远都难以满足。

47、成语:“俭以养廉”

48、意思是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49、《格言联璧》

50、释义: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穷山距海,也不能限制。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有如何坚固的防御,他总能到达。精锐之师,也不能阻挡。

51、处世,指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语出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52、注释补:弥补。拙:笨拙。句意勤勉能弥补人的笨拙,节俭可以培养人的清廉。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俗语,意思是勤劳能弥补自己笨拙的不足,俭朴能培养自己廉洁的美操。指勤和俭不仅可以摆脱贫困,更可以培养美德。

53、意思: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教导子女。

54、所以不要在失忆的人面前却言,比如说他现在做事亏损的,心里闷闷不乐的,你就不要去告诉他你赚了多少钱。

55、《大学》之道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须从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内圣的静养开始,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教化的传统。

56、修己以清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的意思是:“修炼自己,以清心寡欲最为重要。在社会上做事,要以谨慎说话为首先。”出自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接物类》。

57、不可在失意人面前窃喜:人生在世,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失意在所难免。当人失意的时候,情绪本来就很低落,其实,得意之事人人有,炫耀显摆却没必要,尤其不可在失意痛苦之人面前炫耀,那就好比火上浇油,加深他人痛苦的同时,终究也会自取其辱。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把握好分寸,那些损人不利己、伤人又伤己的“得意”话可千万莫出口。

58、知足常足,终生不辱,意思是一个知足的人,无论拥有多少,他心里都会永远是富足的。知足的人,没有贪心贪念,就不会为了名利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正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自然就不会遭受侮辱了。

59、后来宋.黄庭坚《跛奚移文》:“持勤补拙,与巧者俦。”也提到,但黄庭坚不是首次。

14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