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法律条文警句格言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法律规则,即我国法律学界通常所说的法律规范,是指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设置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2、法令因此导民也,刑罚因此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3、我们在法律条文中所看到其表述法律规则的情况也是颇为不同的,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突出的情形:

4、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5、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6、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7、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8、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9、《合同法》:用于生活中购买房产、汽车等物品时签订合同。

10、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齐,但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1、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12、法律不负杀人的职责,也就像这职责不就应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13、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14、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15、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16、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礼貌的标志。——费尔德

17、法律条文可以分为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

18、法的精神:法律是最高的社会规则,掌控了法律就等于掌握了人类的命运。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应该由人民来制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应该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确保国家性质的纯粹性,调和社会矛盾的有效性。法律条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为了规范活着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法律工具主义者把法律当成了僵化的工具、不变的教条。它违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客体,也是人类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19、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20、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21、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

22、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因此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3、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24、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25、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26、法律的性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27、(1)命令性规则。

28、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9、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30、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我身上。——阿奎那

31、一是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七岁以下,九十岁以上,这一年龄段的人对个人罪行不负责任。《礼记·曲礼》载:“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对幼弱、年老的犯罪人予以刑罚宽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的“三赦之法”,即对“幼弱”“老旄”进行赦免。《唐律疏议·名例》曰:“悼耄之人,皆少智力。”古代刑律确定无刑事责任年龄,蕴含着“矜老恤幼”的刑事司法思想,与当代刑法中以认识能力作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规定,有着相通之处。

32、管制。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相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 ,刑罚中最轻的一种。

3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34、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就是政党,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35、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36、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37、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38、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

39、人民就应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4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正因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正因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41、这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42、二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七岁至十岁之间、七十岁至九十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是非观念,对其重大、恶性的犯罪“情状难原”,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但出于哀矜老小的缘故,在罪责认定和刑罚执行中可以给予一定的宽容。

43、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44、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45、法律就应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46、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5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是规定应当做什么;第21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这是规定禁止做什么;第10条:“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这是规定允许做什么。

47、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48、(三)法律规则的分类

49、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能够穿网而过,大的能够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申斯通

50、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51、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52、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53、如果咱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马克·吐温

54、一句话:并非一一对应!!

55、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可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

56、《周礼·司刺》记载:“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疏此条时曰:“幼弱、老耄,若今时律令,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二年律令》规定“有罪年不盈十岁,除;其杀人,完为城旦舂。”另《汉书·惠帝纪》载:“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孟康注:完之即“不加肉刑”。综合这几种情形可知,十岁以下、七十岁以上的人犯罪,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所犯为“杀人”重罪,仍然要负刑事责任,只是在量刑时予以优待。发展到唐代,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人需要追究的罪名种类有所增加,《唐律疏议·名例》规定:“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从杀人罪扩大到谋反、谋大逆,都需追责,但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请”程序享受优抚。后世朝代亦比照唐律的规定,实行宽刑。

57、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

58、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司法考试中采用新三要素说。

59、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60、汉代,在成帝鸿嘉元年定令:“年未满七岁,贼斗杀人及犯殊死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可见,从先秦至汉,七岁以下的孩童都是免予刑责的。及至唐代,唐律在《名例律》中明确规定:“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是为“爱幼养老之义也”。另外《宋刑统·名例律》在“老幼疾及妇人犯罪”门亦有“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的规定,明、清亦沿用此制。比如在嘉庆十七年,六岁的孩童用刀戳伤他人致其身死,刑部复核认为:“该犯年止六岁,与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之律相符”,该孩童被依律免罪。

61、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62、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63、《汉律》明确十岁以下的人要对杀人行为承担刑责;《唐律》在《汉律》基础上,扩大了追责范围,十岁以下犯反、逆、杀人,依律判处死刑。《大清律例》规定:“十岁以下,犯杀人应死者,上裁。”即上报皇帝裁定是否予以减刑。但最终能否减刑也不能一概而论,当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乾隆年间,发生九岁孩童刘糜子殴毙李子相案,上裁时皇帝斥责道:“若第因其年幼辄行免死,岂为情法之平?况九龄幼童即能殴毙人命,其赋性凶悍可知,尤不宜遽为矜宥!”刘糜子年方九岁,本来在依律减刑的范围之内。但考虑到情节恶劣,“赋性凶悍”,若被免除刑罚,可能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若不免死,应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裁量,合理量刑,既不突破“上裁”的原则性规定,又尽量减少不确定的社会危害因素,做到情法两平,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64、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愉悦。——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65、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愉悦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我就会消灭。——洛克

66、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67、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68、实际上,咱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6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70、它是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基础,可以说是连接理论法学和实践法学的桥梁。法学家对于法律规范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其本质并非仅仅是用以指导实践,而更重要的要是通过这种研究来加强法律人在法律实践中的论证,推理能力。

7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72、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务必为明天做准备。它务必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3、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英)《利维坦》

74、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75、(2)禁止性规则。

76、风俗能够造就法律,也能够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77、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78、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79、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80、(1)命令性规则。

81、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8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83、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84、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85、法者,天下之仪也。因此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86、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87、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

88、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89、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90、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91、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92、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93、法律只但是是咱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94、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95、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96、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也即没有期限的徒刑,是对罪行较重的人终身监禁的刑罚。

97、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98、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99、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00、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101、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10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103、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104、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105、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英国

106、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107、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08、法律规范通常由3个部分组成,即假定、处理、制裁。它们构成法律规范的3个要素。

109、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状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10、这部被称为“社会生活大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里每一条款,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婚姻家庭、生产生活……从“摇篮到坟墓”,这部鸿篇巨制、公民权利保护集大成的法典,堪称一部新时代大写的公民权利宣言书。

111、法条序号是立法者基于特定立法目的以及法条内容的逻辑关系,对法律文本中各个条文先后顺序所做安排的数字序号。法条序号属于法律数学的范畴,它是立法者理性的直接体现,是立法者运用逻辑形式把握界定法律,调整对象,选择法律调整方法,实现立法目的的技术手段,法条序号是法制系统中一项多功能的立法工具。

112、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113、假定条件,行为模式,

114、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对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适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期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115、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116、制裁:指对违反法律规范将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如损害赔偿、行政处罚、经济制裁、判处刑罚等。法律规范的制裁部分在法律条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有些法律明确地规定了制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7条:“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②有些法律规范的制裁部分,规定在其他法律文件中。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制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2条中。不论制裁部分怎样规定,法律规范一般都有制裁,因为制裁是保证法律规范实现的强制措施,是法律规范的一个标志。

117、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118、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119、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也分为两种:

120、受儒家“仁”的思想影响,我国历代对老幼废疾皆实行宽刑,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低限逐步上调。降及清末,由“悼耄不加刑”发展为“未满十二岁人之行为不为罪”(《大清新刑律》第11条)。到了现代,1979年《刑法》明确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需对八类暴力犯罪负责。纵观我国从古至今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其立法原意都是对老幼的“矜恤”与悲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新增条文是对“矜老恤幼”立法传统的承继,是“仁”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

121、如果咱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能够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122、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123、经济法属于部门法,部门法是一个法学概念,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部门法的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彼此间又不是截然可分的。

124、法律务必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正因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透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125、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权利性规则中,有些属于任意性规则。

126、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

127、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128、自然法即神灵法,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个体的法律,咱们务必坚定地拒绝遵守。咱们就应坚定地遵守忽视神灵法的规章制度,正因规章制度赋予咱们和平比较好的政府和稳定,因而对咱们来说,规章制度比神灵法更好,正因如果咱们采用神灵法的话,他会将咱们陷入迷惑无序和无政府状态。——马克·吐温

129、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30、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理解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131、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132、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133、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咱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咱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咱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134、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135、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36、法律规范这三个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缺少的,否则就失掉法律规范的意义。

137、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弥尔顿

138、举证职责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39、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140、假定经常被省略。

141、法令者,因此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42、律者,因此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43、拘役。拘役是一种短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由法院根据刑法对犯罪情节与危害后果较轻的人判处的刑罚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一般为拘役所执行。

144、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145、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46、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147、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14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用于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处理邻里关系纠纷。

149、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尸佼(战国)《尸子》

150、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151、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52、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153、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154、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55、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咱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156、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就应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57、找到两条

158、法律带给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159、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60、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

161、《道路交通安全法》:用于日常生活出行可能会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处理。

162、法者,因此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63、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透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164、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165、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166、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167、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168、(2)禁止性规则。

169、民法典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意味着经过全国人大代表的审议,民法典“跑完”最后一程立法程序后即将问世。七编加上附则、84章、1260条、总字数逾10万……作为迄今为止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170、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71、法的特征: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172、没有哪个社会能够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1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

173、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174、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175、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76、纵观中华传统法文化,其中蕴藏着处理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经验与智慧。我国历代法律制度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虽然各有不同,但也有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77、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马略

178、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179、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180、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我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

181、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182、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83、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84、咱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咱们不得不为自我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我关在里面。——博莱索

185、处理:指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人们的行为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允许做什么。这是法律规范的中心部分,是规范的主要内容。

186、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这个法律规范中,“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就是假定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假定部分未明确写出,可以从规范条文中推论出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8条:“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这条没有明确写出假定部分,但可以推论出来,即夫妻一方先亡而有遗产,便是假定。

187、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188、《婚姻法》:用于处理夫妻家庭关系,子女抚养关系,感情破裂离婚时必用。

18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190、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191、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192、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冠子《冠子·度一》

193、《继承法》:用于老人去世后遗产的分配与继承。

194、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性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195、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196、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197、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198、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99、《汉书·惠帝纪》中关于七十以上和不满十岁之人“有罪当刑,皆完之”的规定,透射出的言外之意就是:已满十岁未满七十岁的人自然是“有罪当刑”、无所宽宥。比如《南史·孔琇之传》载:“有小儿,年十岁,偷刈邻家稻一束”,孔琇之审案时将其定为盗窃罪,并说“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又如,《旧唐书·穆宗本纪》记有这样一个案例:康宪向张莅讨还债务,张莅拒不归还,还趁酒醉将康宪打得奄奄一息。康宪儿子康买德年届十四,为报父仇,用木钟打破张莅头部,三日后亡。康买德已超过十岁,达到了承担罪责的法定年龄,依律“杀人当死”,但为表彰其“能知子道”的孝心,皇帝敕令“减死罪一等”处理。

200、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201、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刻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202、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203、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咱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204、一般法律规范又称为法律规则,是指通过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法律上的某种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特殊行为规则。

205、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因此法律本身务必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206、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207、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208、《刑法》:用于受到伤害,如家中被盗、路遇抢劫等犯罪情况,如何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209、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1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11、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212、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213、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

214、我不一样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15、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216、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217、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咱们只潜质求为每种礼貌带给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218、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219、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220、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221、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哥尔德斯密斯

222、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223、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坚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就应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224、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225、假定:指适用规范的必要条件。每一个法律规范都是在一定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而适用这一法律规范的这种条件就称为假定。

226、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227、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228、三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十岁至七十岁的人,应对其所犯罪行承担刑事责任。《礼记·内则》篇云:“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年满十岁之人,可以外出就学、独立起居。从法律意义上考察,其对自己的行为已具备认知和控制的能力,自当对个人所犯罪行负责。

229、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230、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

231、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232、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233、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234、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14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