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金缨在《格言联璧》优选99句
1、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设时期,毛泽东都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2、到了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唐代,勤俭节约的观念依然受到提倡。李绅从“四海无闲田”的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将“盘中餐”的粒粒粮食与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教育。
3、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能行。即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无愧父母,无愧兄妹,无愧夫妻,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5、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6、一、言行如一,为情操
7、在清代学者金缨编著的《格言联璧》中的“持躬”章节里,也阐明了“俭”与“侈”对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影响:“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跟从。
8、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9、选自清·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格言》、金缨《格言联璧》。
10、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11、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恐惧乎其所。
12、译文: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
1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提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韩非子》说“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荀子·天论》讲“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14、: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15、:所谓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她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16、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最终带领人民战胜贫穷、走向富裕。
17、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
18、白话文释义: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19、《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
20、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21、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22、始终如一,为坦荡
23、无论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元代时许衡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他们做到了始终如一。
24、书中其他格言节选:
25、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奇穷。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26、出处:出自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
27、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28、这句话的意思为:持盈保泰,自知满足,一辈子也不会遭到屈辱;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一辈子也不会蒙受羞耻。
29、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要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巧言令色,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
30、帮君子必慎其独也。
31、同样,人生在世,不可不忙,不得不忙。然而,人生又不可没有休闲,不可不懂休闲。没有闲暇的人生就像永远拉紧的弦,从不加油的车。
32、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想事谋事干事成事。
33、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缨《格言联璧•处事》
34、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35、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36、厉行勤俭节约,周恩来总理也是榜样。他的饮食同样清淡,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37、三、始终如一,为坦荡
38、言必信,行必果。———(春秋末期)子路
39、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4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41、释义:大喜之时不要向别人许诺什么,盛怒中不要与别人说话。盛喜时经常会随口承诺别人一些东西,等到平静下来就后悔了;盛怒之下说话容易伤人,给别人写信容易将满腔怒火发泄到别人身上,会伤害别人,自己的言行也会不得体。
42、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
43、做人一定要讲诚信,这辈子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赚到了陌生人的信任,久而久之成为了朋友,并一直信任你,支持你,选择你。这是用再多的金钱都买不到的人格魅力,做人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
44、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45、:如今社会上,信用越来越受人关注。而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诚实信用的力量似乎越来越渺小。作为一代青年,必须坚守诚信的阵地,只有用诚信的美酒来酿造生活,才能活出无悔的人性。
46、吃完饭后,他还题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47、慎独是儒家的曾子提出来的。出自曾子的《礼记.大学》。慎是指小心谨慎,随时保持慎重。独是指独处,独自一个人。慎独意思是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保持谨慎,不用别人监督,自己一个人时也严格要求自己!慎独讲求的是个人道德品行修养的养成,包含了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严格要求自己。
48、这句话出清朝金缨的《格言联璧》。一整句话是“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事情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以便去挽救已成败局的事情,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好像划着在滩涂上的船,不要且不能稍停一桨。
49、语出晚清学者金缨所著《格言联璧·学问类》。
5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少文人墨客将勤俭节约融入到家风家教当中。
51、诚信是金,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眠灭的心灯。
5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荀子·劝学》
53、此联教人在生活和物质享受上要随遇而安,无求过美。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满足感是相对的。“知足者常足,不知足者无足也。”(晋·葛洪《抱朴子·知止》)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呢?能适可而止,知道满足便是足。正如英国作家豪厄尔所云:“适可而止是最大的财富。”
54、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
55、——《礼记·中庸》◇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56、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于书房悬挂。
57、《论语•为政》记述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58、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一员,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身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的饮食可谓简单随意,一日两餐或三餐,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吃饭时不小心掉到桌面上的饭粒,他都一粒粒夹起,送到口中,从不浪费。
59、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60、而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
61、在清人金缨编的《格言联璧》中,有“人生四看”之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说的是在人生各种关口,颇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胸怀、修养和境界。
62、译文:小小的信诚建立大大的信誉。
63、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生也十分俭朴,并把节俭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训俭示康》便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所作。在文中,他自述“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受后世称赞。
64、崇德效山,藏器学海。群居守口,独坐防心。——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
6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6、小信诚则大信立。———(战国)韩非子
67、理学家朱熹历仕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儿留他吃午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开开心心地吃了,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
68、译文:内心里不欺骗自己,外在上也不欺骗别人,即使有时是善意的谎言,却也是欺人。
6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在《咏史》中告诫当朝者应勤俭爱民。诗人纵贯历史长河,从前贤治国理家事件中,得出经验教训:勤俭节约与奢侈浪费为家国兴亡之关键。
70、《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该书刊行之后,民间有异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讹压滋多,附刻喧宾夺主,传本各异”。潮阳郭辅庭有感于此,取旧所校定《格言联璧》,“就正通人,复加雠勘,端楷书写,重付精刊”。
71、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72、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73、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
74、在遇到诱惑之时,要慎欲防诱在工作顺利之时,要慎微防变在职务升迁之时,要慎独防傲在为民掌权之时,要慎权防滥。
75、节用裕民、俭以养德。今天,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历程,但戒奢以俭的道理并未过时。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继续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76、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职责,是义
77、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7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末期)孔子
79、其中“群行群止看识见”,说的是当大家都这样做(想)或都不这样做(想)的时候,看你是怎样做(想)的。
80、这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特立独行的精神品性、独立不依的价值判断和别开生面的思维路径。鲁迅在这方面无疑最有代表性。
8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82、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鄙夫胸怀苛刻,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
83、白话释义:在别人面前受称赞,不如背后没有人说坏话。与人相处能使人获得短暂快乐,不如与人长久相往而不使对方厌恶。
84、译文:自己不诚实的面对自己,就是自欺欺人并且放弃自己的行为,对待别人不诚实,就会丧失道德进而增加别人的怨恨。
85、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86、崇俭戒奢、勤俭节约之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就倡导勤俭节约。
87、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88、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89、他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饭菜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那该多好。”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被也打了54个补丁。
90、在古代,勤俭节约常与社稷兴衰相联系。据《二十四史·晋书》,晋武帝时曾任御史中丞的傅玄看到时俗非常奢侈,便上书朝廷说,粮食和绢帛的生产很不容易,人们不注意节约,必然会出现断粮缺绢的时候。傅玄还表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91、二、心口如一,为良知
92、扩展资料:
9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战国)孟子
94、白话释义:修养自身的德性要效法高山,内心宽广要像海一般辽阔。与人在一起要谨慎说话,自己独处要防胡思乱想。
95、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
9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97、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9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多少名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让我们重温那些厉行勤俭的故事,传承这一美好德行。
99、白话释义:有仁心的人,心胸宽广,凡事都有宽舒平和的气象,所以福气聚集而仁泽广泛。鄙俗的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所以福薄而恩泽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