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100句文案摘抄】
1、他还被人说为最大的背锅侠,哪里有不平等条约,他就去哪里签,他跟人谈判跟人争,其实很危险,去到日本,还被打了一枪。但是他还是去,为了自己的国家,他甘愿被人骂,甘愿去做,但是他无力回天。
2、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清朝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3、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4、学术界之所以用“据说”,自然是因为没有确凿的材料可以证实该诗是李鸿章所写。该诗被当成李鸿章的作品而被广泛传播,大约始于1960年代——1965年出版的《北洋军阀史话》,将该诗说成李鸿章在前往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遭日本刺客狙击后所写的“马关纪事诗”。⑦掌故学家高拜石同年出版的《南湖录忆》,则称该诗是李鸿章“呕血死于燕都之贤良祠”时“老泪纵横”所吟⑧。
5、后戴逸、顾廷龙主编《李鸿章全集》,收录李鸿章的奏折、电报、公函、私人信件、诗文等,内容较前书更为丰富。
6、由《申报》的介绍还可以知道,在“仙籁氏”的《古诗录》之前,《李鸿章》一诗必有更原始的出处,只是限于史料,今人已不得而知。
7、第李鸿章与秦桧。中国那些迂腐的儒士骂李鸿章是秦桧的最多。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两场战役爆发的那段时间,这样的言论尤其盛行。这种话语若是出自于市井小人的嘴里也就罢了,士君子说出这样的话,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他们,只能说他们是在像狗一样狂吠吧。
8、【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此次伯父书怂恿趁今年山向大利卜葬,余惟恐赶不及……风水之说,吾不甚为然,只求无水无蚁,以安体魄。今世所云地师者,言人人殊,各挟小术以欺世射利,而置先人遗体悬搁不葬,于心忍乎?
9、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剩此身。
10、李鸿章临危受命,北上调停。李鸿章首先致电英、法、德、俄、日五国公使,提出“先靖内乱,再议善后”的解决方案。列强表示同意李鸿章北上。李鸿章垂暮之年,看到熟悉的天津城如今残破不堪,不禁放声痛哭。
11、本书尽可能多地使用新近公布的档案、书信、日记、诗歌,乃至旧影像和国内外报刊,解决了许多史学界关注却未作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研究晚清著名“清流”张佩纶与洋务派大老李鸿章、与军机大臣、“清流”的后台老板李鸿藻之间的往来书信,从中发掘出大量沉睡的历史秘辛,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丰富了今人对晚清政局和人物的认识。书名取自李鸿章——这位中国近代最重要也最具争议的政治家——临终的诗句,全诗如下:
12、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效作贤臣。
13、关于甲午战争:“是役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有丝毫不能假借者焉。无论政治学术商务,莫不皆然,而兵事其一端也。日本三十年来,刻意经营,上下一心,以成此节制敢死之劲旅,孤注一掷以向于我,岂无所自信而敢乃尔耶?故及其败然后知其所以败之由,是愚人也,乃或及其败而犹不知其致败之由,是死人也。然则徒罪李鸿章一人,乌呼可哉?”
14、全诗哀怨沉痛,令人扼腕。在李鸿章死后近十年,他为之操持一生的大清王朝也随之灭亡。
15、这首诗是临终之际的李鸿章口占七律中的一首。
16、(赏析)这首诗思乡之情写得很优美动人。
17、到了向日本割让台湾的时候,朝廷又命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前去办理。据议和使团顾问、美国前国务卿科士达(JohnWatsonFoster)披露,李“对此非常生气和吃惊,这表明北京感兴趣的是把人们对条约的全部憎恨都加在他和他的亲属身上”。
18、信中提到的大伯,为李鸿章大哥,时任两广总督的李瀚章。而从信的内容看出,李鸿章不太迷信风水,这同他请西医看病一样,在当时的官场,是很罕见的脾气。
19、李在遗书中解释了自己为何要写这首诗:
20、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21、并且耗费最后的心血说出了自己的最后的遗言:
22、劳劳车马未离鞍,一生在车马上东奔西走(为国家操劳),也没有离开过马鞍(也是说在车马上度过)
23、光绪二十七年暨公元一九○一年十一月七日,北京城内贤良寺门庭冷落,暮秋时节,凄风簌簌,大半辈子“内悦昏君”的晚清重臣李鸿章因病垂危。油尽灯枯之际,恍惚间一个甲子之前进京应试的场景浮现脑海,那时的李鸿章还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京城的繁华喧嚣深深的吸引着这个来自安徽的少年,二十余岁的李鸿章面对这个充满了无限可能的都市挥毫而就:“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此时少年得意的李鸿章,恐怕很难想象一个甲子之后的面对同一个都市,他流露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24、往日家园皆梦里,中年哀乐到心头。
25、多番恳求后,李鸿章最后勉强留在老师身边,做了随身秘书。可他素来不是个听话的主,几次和老师意见不合,甚至一度负气出走,被外面打击后又主动认了错回来。曾国藩不计前嫌,更加用心良苦。曾国藩统筹平乱十年无成,李鸿章跟着东奔西走,办团练、草奏折、出谋略,偃蹇颠沛十年,心中块垒也大,但其才气识见亦随之沉敛郁积。纵观“曾规李随”故事,都可见老师练其气、老其才的用心。
26、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27、结论:“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谚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虽然,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此则吾所敢断言也。嗟乎: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28、海外列强入侵朝鲜的想法从未平息过请不要像闲着一样看着,冷眼看着!这句话表达了李鸿章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这些告诫是老人临终时唯一能做的事。
29、李鸿章的作品,收录于桐城吴汝纶主持编纂的《李文忠公全书》(亦称《李文忠公全集》),全书一百六十五卷,六百余万字。
30、“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鸿章临死之后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书写了李鸿章这一生的经历,表现出李鸿章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李鸿章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不是徒有虚名的,李鸿章一直在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只是当时的国家实在是落后,弱国无外交啊,李鸿章用多少力气也挽回不了天下大势。
31、再来看“海外干戈犹未息,英雄莫作等闲看”(申报版)这两句,抑或“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流行版)这两句,它们恰与李鸿章这封遗书中“谏”的内容,构成了一种非常直接的呼应。说后者是前者的用典所在,当不算过度解读。
32、第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朝政、平定祸乱的功劳,和郭子仪非常相像,而且他们所享有的福气和运气也不相上下。然而郭子仪在平定祸乱之外,就再没有做过其他更有影响的事,但戎马生涯对于李鸿章来说,却不过是他终身事业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假如让他们俩的位置互换一下的话,郭子仪未必会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33、他死后,各路大腕给他写的挽联如下:
34、海外干戈犹未息,英雄莫作等闲看。
35、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36、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37、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38、《入都》是清朝大臣李鸿章的组诗作品,共十首。这十首诗是作者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李鸿章的胸魄气略。其中的名句为: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39、其实,《申报》所选《古诗录》诗作,有部分是可以查到原作者的。如《洗耳池》一首,即明代人赵璧的《洗耳芳池》;《九日游蜀山》一首,即清代人李天馥的《九日游蜀山》;《金山寺游客》一首,则与传言中乾隆所写的《游中岳嵩山》诗极为相近(也不知道是谁在抄袭谁)。
40、临终之时,他让人代写遗嘱,鼓励慈禧奋发图强:“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41、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42、荷衣读诗兮·听珠玉之清扬
43、未料想少年时候许下宏愿,写下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年轻人现在却拖着老朽的身躯为买国条约签字。那是五十多年前,奉父命入京师的皖乡人还是一个慷慨激昂的黄金青年。
44、 1900年8月15日,清朝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45、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ú),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46、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47、国难未除家未复,此身虽去也踟躇。
48、浮生萍梗泛江湖,望断乡园天一隅。
49、李鸿章吐紫血,于11月7日郁郁而终。临死前,他悲愤的在临终诗句中写道:
50、【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是出自唐·沈如筠《闺怨》。伏波营:汉代马援为伏波将军,伏波营代指军营。这两句大意是: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流泻到军营中亲人的身上。这首诗是:“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鸿雁难托,传书无人,愁多不寐,难以成梦,无可奈何之中,思妇只有寄情于明月,让它跨越时空的阻隔,把相思传递到亲人那里去。~两句生动细腻地表现了思妇的心理活动。
51、精装版:原价:128/套,上下册;
52、明眸桂女夜读诗,一曲读罢河星稀。
53、李鸿章生不得时候,他的才能,到哪个朝代不是封侯拜相,只可惜他舍不下晚清这一艘破船,当然,他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将他能做的都做了
54、简装版:原价:98/套,上下册;
55、「唐代女性以胖为美」是个天大的误解
56、“西哲有恒言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若李鸿章者,吾不能谓其非英雄也。虽然,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吾故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57、想起西太后那副邹巴巴的尊荣,李鸿章有些懊恼。但不久他又喜形于色,兴奋地对人说“此行所见过于所闻”,“博考诸国政治之道,他日重回华海,改弦而更张之”,“生今之世,善教发为善政,其明效大验,有如是哉”……看来他是不想退隐林泉了。他还提出,中国之事,不仅是器物,根本是“政教”不如人,这在当时实在惊人之语。
58、心欲奋飞随塞雁,力难返哺恋慈乌。
59、在日本受尽屈辱之后,李发誓终生不再踏入日本土地,或许是为了应证李之誓言,在《马关条约》签署后的第二年,李鸿章出使俄、英、法、普鲁士、美国等8个国家,回国时其所乘坐的美国轮船因航线原因必须在日本横滨换成中国的轮船,为了履行诺言,时年73岁的李鸿章,命人在两艘轮船之间架起跳板,冒着生命危险,颤颤巍巍的从美国的船走向招商局的船。
60、“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是出自唐·李白《古风》其十二。这两句大意是:松柏的本性孤傲、耿直,不会像桃李那样用美好的颜色去招蜂引蝶。在此二句中,诗人已将松柏和桃李完全人格化了。前者为孤高、正直、有气节、有情操的人的象征,后者则象征卑躬屈膝、献媚取宠的小人。既有以松柏自比,又有以二者类比的含意。以此二句赞松言志,或将两类不同的人加以对比,都十分恰切。
61、海内尘氛犹未靖,中国的战乱还没有完
62、意即,这位“仙籁氏”手中收藏有一卷名为《古诗录》的书籍,其中有不少好诗,可惜没有留下作者信息。
63、晚清名臣,政治家,军事家
64、欢迎置顶,或将诗放在生活的桌面
65、惟有娇痴小儿女,几时望月泪能干?
66、诸君莫做等闲看:万望同仁同胞不可心存妄想,狼子野心并不是投之以食就能抚其胃欲。临死唯此憾事忧心,恳求国民切莫要等闲视之啊!
67、海外尘纷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68、大清这个将倒的大厦如果没有李鸿章这些有救国之心的晚清重臣的扶持,也许可能更早便会灭亡。当李鸿章去世的时候,慈禧太后也明白,她的身边虽然没有了太平天国的乱贼,也得到了些许西方列强的和平相处,可是当时清朝也再没有人可以帮她去扛起大清王朝这幢即将倾倒的大厦。
69、三百年来伤国步,一直为了清朝这三百年的基业而忧伤
70、1919年11月10日,《申报》“自由谈”栏目刊有一首题为《李鸿章》的诗作,内容是⑨:
71、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
72、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
73、年迈如他,却到老了,一直在为大清这艘破船缝缝补补,殚精极虑。梁启超评价李鸿章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是个英雄。”
74、出自清代李鸿章的《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75、二十四史中,这样的人物何至成百上千?他们死后,朝廷照例“交国史馆立传”,然后就湮没在浩如烟海的列传中,再也无人理会了。然而,李鸿章生逢中国历史的最大变化时代,他注定要成为重要人物。他创建淮军,恢复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他创办中国最早的近代工厂、铁路、矿山、学校,建立西式装备的海陆军,以图自强;他主持对外各项交涉,签订了许多条约。
76、不要再污蔑「锄禾日当午」的作者
77、配图:蔓草如刀|选曲:李荷衣
78、(赏析)读罢掩卷,感慨万千。大概只有像李鸿章这样叱诧风云于乱世,文治武功震惊世界的老臣,才能饱蘸一生的血泪,在生命临终之时,写出如此恢弘而又苍凉感人的诗篇!
79、梁启超对此做了精确的总结:“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曰责人昧于大局,而己于大局先自不明。
80、撰文:蔓草如刀|编辑:蔓草如刀
81、他送儿童去美国留学,希望能学习更多先进的科学知识,让这些人才来振兴自己的国家。
82、历来文武兼备的士人少,清末乱世则为这种人才提供了土壤。李鸿章平生以“书剑”自喻,这“一书一剑”相得益彰的魅力在其后来的仕途进取中大放光辉。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李鸿章意识到洋枪洋炮的利害。1864年,他写下长达三千字的奏折,详述西洋子弹枪炮的制造之法及其原理,精细到对子弹、枪炮的材质、尺寸、结构、引线以及工匠多少,铸炉多少等细节描述,并以“理事相通”的理学精义从学问道德层面反驳了顽固派的挞伐,伸张了自己洋务御侮的主张。
83、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丧权辱国史。当年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每每看到那些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无不深感锥心之痛,彼时年幼,看到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心中愤懑不平,每读至此处,皆欲扔书拍案而起,痛骂这些条约的签署者李鸿章。自然与这些遗臭万年的条约一起,李鸿章成了书史者笔下的千古罪人,朝廷也斥责他办事不力,免去了他的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职务,“李鸿章”三个字也成为“刽子手”、“卖国贼”的代名词。当时的民众深以为耻,甚至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84、晚清重臣除却曾国藩不说,一个晚年逢人便谈西征事只活在过去的左宗棠,一个沽名钓誉好大喜功的张之洞,还有一个因个人恩怨处处刁难李鸿章做事的翁同龢,看来看去也就李鸿章有些作为,搞洋务,建铁路,外派留学生,修电报线,甚至出使国外也念念不忘打广告,让人来中国投资。只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牢牢扣在他的头顶,盖住了他所有的一切,那些靠他折冲樽俎才苟全性命之人,因其作为所受益之人,因其屈辱所能挺直腰背之人,从来都不屑多看他一眼。似乎他生来便是奴颜媚骨,十恶不赦之人。这不由让我想我想起李鸿章临终前之遗作:
85、慈禧看了以后,嚎啕大哭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无人分担了”。可以看出李鸿章在晚清的分量,李鸿章是顶起了晚清的脊梁,离开了他整个大清将何去何从。慈溪本身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她也清楚来自国外的虎视眈眈,但是有李鸿章在的时候她能够安心一点。
86、另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李鸿章《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87、江山如此一登楼,万象无声铁笛幽。
88、然而朝廷不允,诏命“李经方迅速前往,毋许畏难辞避。倘因迟延贻误,惟李经方是问,李鸿章也不能辞其咎”。翁同龢在日记中记载:“面奉谕旨,总署致李鸿章电信一件,为李经方事也。”淡淡的语气背后,隐含了多少诡谲的政海波澜?在离开广州,北上与各国使节开展议和谈判前,他对送行的朋友说:“我已垂老,尚能活几年。总之,当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钟不鸣了,和尚亦死了。”说罢涕泪长流。
89、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90、十六个月后,李鸿章被安葬于安徽合肥东乡夏小影。夏小影就是现在的大兴集。这一带安葬着宋代名臣包拯和朱元璋部下大将张得胜。待到李家墓地落成,当地就有了“一里三公”的说法,三座墓地处在一平方华里之内。这是李鸿章生前认可的墓地。1892年,李鸿章夫人赵小莲去世后,他在给儿子李经方的家信中,曾谈到对身后丧事的安排:
91、后来他在用兵方面的成就,又远远超过了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治理道路崎岖的蜀国时,能够使得官员都不怀奸险,百姓都自强自立,但李鸿章做了几十年的重臣,不能使国民团结友爱,让他们为己所用。诸葛亮死的时候,所有财产只有成都的八百株桑树,李鸿章却以豪富闻名天下,怎么差距就这么大?至于他们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的忠诚,也倒是很相似。
92、李鸿章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推广军事近代化进程,建立属于自己国家的北洋舰队,展开近代化的军事变革,培育新时代的军事人才。《辛丑条约》是李鸿章代表清朝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李鸿章就一病不起,李鸿章在79岁时病死在北京。李鸿章这个人饱受争议,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见仁见智。这是李鸿章的一首临终诗。全诗如下: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临终诗》
93、三百年来伤国步:三百年来国家衰败缓慢发展,回望无限悲伤。
94、此时,他完全知道自己是在为不可为之事。唯有北京人在期盼他欢迎他,等待他了结残局。著名戏曲作家齐如山先生回忆说:“他来的那两天,北京所有的人,可以说是狂欢。”
95、绿鬓渐凋旄节落,关河徒倚独伤神。
96、因该诗极为凝练地概括总结了李鸿章一生的事功与成败,故流传极广,已成为署名李鸿章的诗作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许多历史爱好者甚至只知晓有这么一首“李鸿章的诗”——毕竟,在涉及李鸿章的当代通俗历史读物中,这首诗的引用率,远远超出了李鸿章其他的诗作,且多以肯定的语气称该诗是李鸿章的临终绝命诗。
97、⑦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7页。丁书所录诗作,文字略有差异:“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98、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临终前赋的一首诗。
99、劳劳车马未离鞍: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
100、公元1858年,35岁的李鸿章眼看着功名无望,再去投奔这位授业恩师。他这一生,堪称得一个“大”字,才大、志大、功大、业大,为人谋事也气象大、格局大,都与这位好师傅的栽培分不开。但此时曾国藩认为,李鸿章虽说才堪大用,却性情不稳,向来妄自尊大,好大喜功,必须折他的锐气,方能成就栋梁材。于是他对投奔他的这个弟子说,我这里是浅沟,容不下你这大船,你另往别处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