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格言有哪些精选好句311句
1、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爱德华.S.考文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3、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
4、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5、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7、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8、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9、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0、仓廪(lin)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
11、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12、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4、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15、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著名的法律学者
16、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7、语•晋语七》
18、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19、诚信塑造美丽人生法治铸就平安中国。
20、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21、)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22、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2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24、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25、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26、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
27、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28、(汉)《盐铁论•疾贪》
2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0、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31、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32、《孟子》中经典名言名句
3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34、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35、《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6、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37、)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38、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39、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40、文武艺智德仁义礼智信龙虎狮豹狼
4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42、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43、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44、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45、一《管子•明法》
4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47、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48、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49、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50、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51、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52、不体现民意的法律是绝对行不通的。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
53、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5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55、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56、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西塞罗
57、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8、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59、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60、)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61、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62、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63、当公法则不阿亲戚。——武则天(武周)
64、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65、37、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66、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67、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马总《意林·淮南子》
68、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69、)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70、)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7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韩非子有度》
72、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73、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74、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如果法律没有恐惧之仇,他绝不能生效。
75、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76、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是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因素。
77、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道格拉斯
78、这对于照亮他们双方的事业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因为这类哲学家就其本性不会进行阴谋诡计和结党营私,所以也就不会蒙有宣传家这一诽谤的嫌疑了。
79、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80、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
81、)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82、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83、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84、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85、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86、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87、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88、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89、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90、)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91、不能期待国王哲学化或者哲学家成为国王,而且也不能这样希望,因为掌握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败坏理性的自由判断。但是无论国王还是(按照平等法律在统治他们自身的)国王般的人民,都不应该使这类哲学家消失或者缄默,而是应该让他们公开地讲话;
92、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93、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94、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95、事断于法。——邓析
96、)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97、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
98、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99、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00、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波洛克
101、)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02、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103、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04、《管子•法法》
105、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
106、)有治人,无治法。
107、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108、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
109、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110、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111、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12、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柳宗元《断刑论》
113、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114、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15、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王安石《范镇加修撰》
116、)五权宪法。——孙中山
117、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118、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119、)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20、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薛宣
121、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122、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安提戈捏
123、解释:(君主)光有善心却不去施行,是不可能达到仁政的目的;仅有法律而不想办法推广,书面上法律是不可能自己去实施的;这里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124、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125、)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26、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27、仁义礼智信贪嗔痴慢疑喜愁哀伤悲惧走说怒骂怨
128、)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29、《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130、)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131、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132、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133、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34、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135、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36、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 ——古罗马格言
137、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13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39、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140、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141、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142、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143、仁义礼智信,勤俭善学思。
144、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作家达雷尔
145、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146、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7、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148、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149、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150、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151、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152、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153、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54、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
155、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156、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王符《潜夫论·断讼》
157、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158、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159、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160、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16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162、)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163、法者,定分止争也。——管子
164、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65、《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66、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167、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168、非子•饰邪》
16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170、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作家哥尔德斯密斯
17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72、)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73、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174、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75、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176、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177、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178、)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79、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80、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
181、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
182、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83、五权宪法。——孙中山
184、-沈家本
185、-欧阳修《魏梁解》
186、)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87、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188、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189、一一桓宽
190、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191、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9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193、心地下开当存仁义礼智信。处她年中宜慈悲戒定慧。
19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195、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
196、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197、)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198、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
19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韩非子有度》
200、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201、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202、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203、)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
204、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205、)宥过无大,刑故无小。一一《尚书•大
20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207、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208、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209、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10、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211、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212、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213、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214、彼窃国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
215、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216、以长短,
217、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218、)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219、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220、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221、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222、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223、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224、一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225、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226、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227、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228、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229、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30、)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231、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作家丁尼生
232、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33、法令至行,公正无私。——《战国策·秦策》
234、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235、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236、-一慎到
237、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238、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美】霍姆斯《普通法》
239、摘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240、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241、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242、一一荷子
243、)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244、)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245、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24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247、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248、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249、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250、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251、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252、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253、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254、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255、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离娄上
256、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257、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258、)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259、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260、)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261、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262、)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263、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264、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265、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266、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267、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268、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26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70、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30、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271、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72、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
273、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274、保护恶就是侵害善。
275、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276、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277、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卢梭
278、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279、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280、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281、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282、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283、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284、以身试法者愚,以法维权者智。
285、《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86、仁义礼智信,比学赶帮超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人生。
287、臣闻圣主为政,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西汉《东方朔传》
28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289、《孟子·告子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290、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29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92、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293、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294、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295、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296、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297、《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98、法不殉情。——《三国演义》
299、)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00、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301、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302、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303、——孟子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04、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305、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306、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307、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308、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309、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31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311、)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