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紫砂壶的赞美【100句文案摘抄】
1、均陶“堆花”装饰堪称一绝。艺人以大拇指的功力将各种色泥在坯体表面堆贴出花鸟、走兽、山水、人物。近年来又借鉴其它工艺手法,把堆花技艺推向新的高峰。
2、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
3、美人在壶中,壶如美人,温润透亮的胎骨浮现出几分华丽雍容的曲调,静若处子,而圆器风骨,更温婉动人。“美人肩”的美不仅表现在题材、造型,其内在的气质意境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她温暖、平和、谦恭,没有线面分明的轮廓,只有一气呵成的自在,给人以好修养、好性格的感觉,这种中庸儒雅的气质,恰是整壶传递出的一种精神境界,给人以一份冷静的心态,在壶的意境中反观人生、反思自我,在品壶的机会中获得一场灵魂的觉悟。世事物欲横流,品茗而心静,紫砂壶是泡茶利器,能令茶汤之回甘、回韵悠长,而“美人肩”的器形特征、气质风格更能为品茗之事增添几分风情雅致,使人品茗赏壶更觉迷人静思,从而深深地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4、宜兴紫砂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经历代艺人的辛勤耕耘,日益精进,承载了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荣耀。
5、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6、(由于人工制作、泥料收缩等因素,不可能每一把壶都是以上尺寸,但差距不大。)
7、关于欧阳修的介绍:
8、合向吴侬彤管说, 好将书上玉壶冰。 咏紫砂壶清·高江村规制古朴复细腻, 轻便可入筠笼携。
9、关注▲“紫砂壶收藏”紫砂爱好者聚集地
10、作品:山色空濛雨亦奇千筒挂盘
11、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制壶赏壶,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观其神韵。至于细节的处理到显得不过尔尔。传炉壶的特点正是如此!传炉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它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
12、⬆︎若是看不懂这张图,没关系,能看到用心处就可以了。
13、《说文》:“从包从瓠。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芦,一种圆大而扁的葫芦,即匏瓜。匏尊:以干匏制成的酒器。苏东坡《前赤壁赋》的“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一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黄州生活和“匏尊”的命运,何其相似?紫砂“匏尊”壶的形象,创意来自这种有苦意的匏瓜。陈曼生设计的十八式中有四款壶是有关匏瓜的,经典的“匏尊”壶,就是他“匏壶”的升华。
14、庐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西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陶瓷的造型、釉色、纹饰和铭文,展示着人类文化艺术活动的飞跃,寄托着先人的美好憧憬和情思。
16、看鸱彜扑满,磊磊邱樊。而我偏怜茗器,温而栗,湿翠难扪。
17、壶钮、壶流、壶把采用明接的手法,处理细致到位,其壶器的轮廓由方向不同和曲线不同组成,骨肉亭匀,比例恰当。
18、【古人对紫砂壶的赞美】作为“中国四大美女”之首,西施这位曾浣纱于溪边的女子,以其沉鱼之容、响屐之舞为世人追寻,更将复国重任一肩扛起。
19、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
20、白陶茶壶肚子上一只翠绿的蝈蝈
21、紫砂莹润如和玉,香雾纷藤茗初熟。
22、紫玉风骚,显神韵,端庄无限。
23、释义:欢喜的和你吟诵并一起品尝紫砂壶泡出来的茶,羡慕你的潇洒和余情。
24、再加上它是我国重要文化的体现,所以常常被用于贸易往来,很多外国人都购买紫砂壶,在英国本土都有我们国家的紫砂壶,这些外邦人士甚至还仿着紫砂壶的样子来做壶。可见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一件器物,而且它也体现出了一种文化层次。它的壶外表有诗文、印章,雕塑甚至是绘画,这些艺术的结合,无一不反映了中国古人的丰富文化内涵。
25、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26、“乳鼎壶”,壶体简洁腴润,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体现了乳鼎壶的含蓄美,壶盖与身截成一体,壶钮、嘴、把采用暗接过渡,整壶更显秀润雅致,充分的体现了紫砂的特质。乳鼎有时候又被称之为“玉乳”,与乳鼎不同之处在于底为平底,无三足而立,依然显得端庄典雅,不失风韵!
27、解码,一把紫砂茶壶的源流演变
28、⬆︎探究每个角度的纯粹,是做壶,也是做自己,这就是书院的学风之一。
29、规制古朴复细腻,轻便可入筠笼携。
30、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
31、宜兴青瓷如碧玉雕琢,青翠而静穆,被西方陶艺家誉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
32、自古至今,紫砂手艺人均热衷于创作具有一定精神气节和信仰内涵的壶艺作品,综观经典佳作,其中很多紫砂壶不仅本身就具备丰富的象征寓意,也映射着创作者的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创作者不凡的心路历程。
33、千竹石瓢选用正山黄龙山泥料,不需神传“豆腐、甘蔗皮”之类煎炒烹炸大法。只需要用烧开后冷却的温水洗干净壶即可。这样能使泥料和茶水更容易交融。
34、⬆︎看到由明朝一直燃烧到现在的龙窑,似乎明白了什么叫薪火相传。
35、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36、笑樱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壶型之流传甚广,皆因其张力十足,为人所喜爱。看外表也许你会觉得平淡无奇,但由于形体轮廓,结构比例,尺度的细部处理安排得当,恰如其分。据说“笑樱壶”的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笑樱壶以交融而又谐调之态漫流的几种色彩,恰如“婴宁一笑”,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内质。
37、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38、“形易成,韵难得”这便是紫砂界对于西施壶制作的界定,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具备圆润丰腴的外形,更要将其韵味散发出来,视觉结构完美呈现的同时,还要有内涵神韵,妩媚娇俏,大气简约,方能体现西施壶的极致韵味。
39、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40、释义:泉水加热,生成波涛,研碎的茶叶产生香气,从紫砂壶里飘出来。
41、就会倒出一圈一圈乡愁的涟漪在茶杯中徘徊,
42、龙旦壶(龙蛋壶)是紫砂壶器型中的经典一类,其圆滑可爱的造型深受壶友喜爱。作品做工小巧精致,壶身通体为蛋状,壶身光滑圆润,短嘴为直流状,倒把拿捏方便,扁圆珠纽。关于龙旦壶的起源,有这样的记载,清代吴鼎梅《阳羡茗壶赋》:“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这是最早的龙蛋壶式。龙旦壶的造型是取于蛋型。
43、说到周桂珍老师制作的这把大彬如意,就必须再扯的远点,说一下紫砂大师时大彬了。上面说到大彬如意就是时大彬创作的,他制作大彬如意的时间很早,是明朝的时候。也就说时大彬是比紫砂七老更早的明朝的紫砂艺人,当时有“明代良陶让一时”之说,时大彬设计此壶既有“事事如意”的寓意,又有以三足撑体寓意“鼎立”之势。
44、迷茫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
45、微博:@宜兴市赵洪福紫砂艺术馆有限公司
46、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47、顾景舟先生的学生葛陶中有一篇文章讲到关于养壶,大意是:好的泥料也需要有一个月的养壶周期,因为一个月的退火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不能急于求成。
48、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49、“巨轮珠”壶,以壶型简洁著称,壶流均为炮管直流,大都为小品壶,有多种款式。壶型圆润而敦厚,与泥料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了古朴的美。炮管流,出水有力,水流如柱,气势磅礴!
50、【古人对紫砂壶的赞美】而是在于打好一手烂牌。
51、它,习惯了旧时那廉价的砖茶
52、江苏省无锡市宜兴丁蜀镇那里出了中国大部分的真紫砂去镇上就能批发了,满街都是做紫砂壶生意的可以多跑几家,估计会挑花眼的
53、话说清代紫砂宗师陈曼生在做官之后,被安排到溧阳上任,因为妻子家眷不能随行,每到千家万户其乐融融的时候,陈曼生便会思念自己的家人。
54、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55、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56、呈铁栗色,表面细润,是以优质紫砂泥制作。壶身呈莲子式,平肩高颈,压盖微穹,三弯嘴粗大,把环而方,扁珠状钮,为典型清中期手工制作特征。加底向内包卷,大平底,做工精细,形制敦实古朴。
57、冬天你就会把倒入茶杯中的收获一点一点慢慢品尝。
58、 欲听鱼眼沸,移就竹炉边。
59、你把诚信和宽容装进茶壶,
60、宜兴均陶,古时称“欧窑”、“宜均”。她始于宋而盛于明,素以形制端重,浑朴妍整,釉色绚丽而著称于世。
61、思亭壶的壶嘴自壶腹向上胥出,采用细长的三弯纤长柔美,恰如美人的纤纤玉手,令人赏心悦目。壶身如葫芦瓢,壶把蜿蜒秀丽,高截盖与壶口相切,形成一个完整的葫芦;子母线切合严密,气密性极好,圆球形壶钮,干净利索,壶底采用一捺底,整器均匀。
62、上古有大德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有以一瓢饮而不改其乐者,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者,是故以道成轨,明六识,解八苦,是瓢非瓢,瓢者,明心见性之根所寄也。
63、供春壶造型古朴精工。温雅天然,质纯薄坚实。负有盛名。供春之壶,胜于金玉。周澍《台阳百咏》:“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传世的供春壶极少。1928年,储南强在苏州搜集到一把供春壶,壶把的款识“供春”二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做。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供春所制砂壶,款式不相传他制作过“树瘿”、“龙蛋”、“印方”等壶式。其中以“树瘿壶”最名贵。清末民初,仿制品甚多。供春树瘿壶简称供春壶。
64、景舟先生去世前曾专程赶至上海再看一眼此壶,足见其珍贵。
65、瓷器茶具:保温,传热适中,能较好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形之美,而且洁白卫生,不污染茶汤.紫砂茶具:用它泡茶,既无熟汤味,又可保持茶的真香.加之保温性能好,即使在盛夏酷暑,茶汤也不易变质发馊.但紫砂茶具色泽多数深暗,用它泡茶,不论是红茶,绿茶,乌龙茶,还是黄茶,白茶和黑茶,对茶叶汤色均不能起衬托作用,对外形美观的茶叶,也难以观姿察色.
66、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67、细看西施壶,线条光滑细腻、无一棱角,将华夏文化中对于女性柔美融圆的性格特征完美展现。同时,自上行下细细端详,仿佛古代帝皇的华盖,又如浩瀚无垠的苍穹。
68、弱水三千非吾饮,君子恬啜石瓢露.
69、“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这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江亭夕望》中的景象。如此让人回味无穷的氛围,在一把壶中诠释无遗,它就是思亭壶。
70、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拿了一副好牌,
71、西施壶是唯一一个以女人名字命名的壶,正如这撩人心弦的名讳一般,西施壶型也形神兼备。
72、粗胚淬火后,把把显峥嵘。貌似泥为骨,敲之金玉声。
73、思亭,其实是人名。姓陆,清代初期的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与惠孟臣、惠逸公等清代制壶好手齐名,闽南俗谚更是有:“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的说法。陆思亭所制壶型被众多茶客青睐,久而久之便有了思亭壶之称。
74、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75、紫笋碧炉时候,溪桥上,市贩争喧。
76、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77、“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出处:米芾的《满庭芳》
78、周桂珍大师的这把壶创作于1994年。像世上所有好的东西一样,周桂珍临摹的这件“大彬如意”壶也是付出很大辛苦。能够把一件前辈大师的作品临摹的这样好,其实很难。这个壶乍一看,就是一把传统的再传统不过的光素器。许多人认为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壶型有何难度?殊不知,临摹创作中“继承和发扬”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说怎么把壶做的“神似但又不是”是最难的。这不仅做工上需要老师有更加高超精湛的技术,制作整体布局上既要严守绳墨,但在个别技巧处理上又可以不守绳墨。严守与不守绳墨都是因为艺术的需要,为的是突破常规,独辟新径。周桂珍老师不愧是顾老的嫡派传人,她所制做的大彬如意既唯妙唯肖,又标新立异,是对常规的发展、创新、突破,最后达到超越。
79、美人肩壶流传到今天,随着人们在该壶型上的创新实践和不同制壶者对美人之肩的不同理解。美人肩壶有的丰腴饱满,有的肩若削成,在不同的艺人手下幻化出不同的风韵。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美妙的弧度,柔顺怡人的线条和珠圆玉润的气质,缺一不可。
80、秋天你就能倒出你理想的收获来,
81、 团圆双日月,刻画五文章。
82、宜兴紫砂起于宋元,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作为一门优秀的手工艺,它包罗万象、流芳溢彩,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艺术瑰宝,每一把优秀的紫砂壶都是兼具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的艺术品,带给人强烈的美的感知。明代文人周高起著有《阳羡茗壶系》一书,书中提到“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这是对紫砂壶的一种赞美,可以说,它是中华茶文化与紫砂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对文人雅士而言,紫砂壶更是一处精神依托之所。
83、此壶是顾景舟先生根据传统壶体演变所创作品,名为华颖。在古字中没有“花”字,“花”为后世字,故而古时“花”亦用“华"”代之,华颖的“华”意为“花”,华颖所表达的意境为:招展的花意。作品摘手圆、盖圆、壶身圆、三圆垒叠在圆壶底上,分外精神,遥望犹如花苞初绽。从“掇球”变形而来。
84、精陶陈设艺术品以瓶、钵、盘为主,陶艺家运用清刻技法,饰以山水、花卉图案,诗词名句等,极具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精陶胎体精细,形美质坚,各式器皿采用手绘及化妆土装饰,经过刻、雕、堆、描,使精陶表面呈现出各种图案,增强了装饰艺术效果。
85、白天你把太阳装进了茶壶,
86、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87、大亨所制鱼化龙,泥色深沉纯正,整个壶身呈扁圆形,饰以水波纹线条,江水翻涛,壶盖与壶身的水波纹紧密衔接,无一丝错位。
88、泥质细腻,色泽极美,整款壶形如神灯,刚柔之意融入神灯这款传统壶型中,更具意境。光洁圆润、典雅喜人,对立面均衡,顶钮、虚盖、直颈、敛肩、鼓腹,线条疏朗。口、盖、沿、钮几近完美。
89、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90、百和丹砂百炼陶,印床深锁篆烟销。
91、悠悠几千载,文人自古多风流,描绘世态万千,展抒励志情怀,托寄闲情逸致,多离不开文学与书画,或字字珠玉,或精描细琢,得以绵绵无绝于博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林,紫砂壶就是很好的载体。
92、在茶壶的影子,我走过的
93、他想到母亲的哺育,妻子的辛劳,孩子的可爱,于是将情感寄托于笔墨中,绘制出草图后立刻开始制作,几经周折,终于得到一把壶,并取乳汁甘露,滋养生灵万物的意境,给这把壶取名乳瓯壶。
94、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紫砂壶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所记载。明清两代人们认为茶壶之所以“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关于“越宿不馊”的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95、凡事简单些,岂不更纯粹。
96、秋月茶香万古吟,紫砂竹林情意深。
97、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98、作为茶壶基本用途外,还在结构、内容反映了易学哲理,以龙与八卦丰富的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
99、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100、一直觉得青花茶器像极了一个不谙世事、纯洁清新的少女。青花瓷的白皙能够更好地反衬茶汤的颜色,更快地让人们看到茶的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