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头造句子六年级戏曲30句
1、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2、花旦,是中国戏曲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多称“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
3、圆场[yuánchǎng]戏曲舞蹈的一种程式动作。剧中人在舞台上按规定环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根据路线的长短和方向,又分为大圆场、小圆场、正圆场、反圆场等。”
4、行头、青衣、丑角、生行、花旦。
5、唐纳德真令人刮目相看!他演唱一支鸟类的鸣叫和树蛙的颤音相结合的曲调,作为压轴戏,然后从树上跳下,落到他的青苔的草坪上。
6、郭德纲戏曲演的也非常好,他经常身着行头在一场演出的压轴戏中亮相。
7、与戏曲有关的两字词语有:亮相、台步、软靠、硬靠、扎靠、靠旗、走台、叫板、文场、武场、行头、凤冠、头饰、武生,行当、丑角、青衣、老旦、老生、小生、花旦。等等。
8、造句:李雷的这身行头很时髦
9、行头,古代对戏曲服装的称谓,沿用至今。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出自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十二出:“延寿马,我招你自招你,只怕你提不得杖鼓行头。
10、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把、衣服、靴子等。
11、捧场[pěngchǎng]原指特意去剧场赞赏戏曲演员表演,以抬高其身价。今多指为别人活动吹嘘。引证:老舍《四世同堂》六三:“虽然捧场的不少,若霞可是有真本事,并不专靠着捧场的人给她喝采。”
12、亮相、台步、软靠、硬靠、扎靠、靠旗、走台、
13、传统戏剧服装凭借和依赖物态化了的服装美学意蕴,与传统戏剧表演的程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相匹配,以“为人物的传神抒情”服务为最高的美学追求目标。具有程式之美、律动之美、装饰之美和符号之美的意蕴。
14、行头,代表衣服,不是方言,而是戏曲用语,只表演需要穿的衣服。在许多地方,都借用它来表示衣服、装备。
15、泛指服装(含诙谐意)。
16、像唱戏这种行当,最后一出,一定是压轴大戏,主角穿上那身行头只要一亮相绝对惊艳全场。
17、三字:回龙腔,急急风,慢三眼,打龙袍,二进宫,三岔口,女起解,捉放曹四字:生旦净丑喜闻乐见唱念做打有板有眼余音绕梁字正腔圆粉墨登场锣鼓喧天感人肺腑动人心弦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南腔北调
18、叫板、文场、武场、行头、凤冠、头饰、武生,
19、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
20、行头的意思:
21、行头指的是京剧中的戏装。
22、二字:叫板,台布,软靠,硬烤,开场,谢幕,垜头,二黄,西皮,昆曲。
23、中国传统戏剧服装俗称“行头”。从属于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戏剧服装,属于“写意艺术体系”,是一种由生活化服装加工提炼而成的艺术化服装,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历史生活服装又并非历史生活服装,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化服装。
24、行当、丑角、青衣、老旦、老生、小生、花旦。等等。
25、京剧戏装的类别大致可分为六类:第一类是长衣类,包括蟒袍、披、褶(读xué)子、开氅、官衣、箭衣、宫装、旗装等;第二类是短衣类,包括短打衣(含抱衣抱裤、侉衣侉裤)、马褂、裙袄、茶衣等。第三类是专用类,比如孙悟空专用的直裰衣,哪吒专用的莲花甲等;第四类是铠甲类,主要是将军穿的靠;第五类是盔帽类,包括冠、盔、巾、帽;第六类是靴鞋类,有靴、鞋两种。另外戏装中还有辅助性、装饰性的附件,包括水袖、靠旗、翎尾(含雉翎、狐尾)、胖袄、玉带等。
26、丑角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和净角中的三块瓦之间的区别不明显。
27、板眼[bǎnyǎn]我国传统音乐和传统戏曲唱腔的节拍。每一小节中的强拍,多以鼓板敲击按拍,称“板”;次强拍及弱拍,则以鼓签或手指按拍,称“眼”。合称“板眼”。引证:老舍《四世同堂》十九:“﹝晓荷﹞右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都富有弹性的在膝盖上点着板眼。”
28、与戏曲有关的两字词语有:
29、他穿着旦角的行头,压轴亮相赢得一片喝彩
30、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