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本恶精选21句
1、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2、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伪”不是“真伪”、“虚伪”的“伪”,而是“人为”之义。荀子一针见血地指出:饥欲饱、寒欲暖、耳好声、目好色等都是人生儿具有的天然之性,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天然之性加以人为的节制和引导,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暴乱和相互残害。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想达到儒家追求的至善,就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
3、一、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即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4、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5、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方面是人为的。
6、我说:“像这样讲就更离谱了!迄今为止的人性,如果人生下来就脱离他的本质,脱离他的本体,那么他就不仅迷失而且没有生命了,由此看来,更加是人性邪恶明显了。我们所说的“本性善良”这个东西,是指不离开自己的本真就美好了,是指不离开自己的本体就有利了,能使得人的本体与本真对于美好有利,人的心意对于善良,如同可以看见的视力离不开眼睛,如同可以听见的听力离不开耳朵一样,以致人们通常会说“耳聪目明”,(即人性之善本身就意味着人性有自足之善)。可是迄今为止的人性,肚子饿了却要去吃饱,身上冷了却要去穿暖,觉得劳累了却要去休息,这才是人的真实性情,(人性总是往自身性情的反方向去求善)。迄今为止的人们,看见长者不敢于去先吃饭,是因为他认识到该去谦让;劳累了不敢于去马上休息,是因为他认识到他需要替代别人的劳作,以至于儿子对父亲谦让,弟弟对兄长谦让,儿子替代父亲的劳作,弟弟替代兄长的劳作。这两种行为,都是违背人的本性与本情的,也就是说孝悌之道,不过是礼仪对于人的文饰啊。所以说顺从人的本性本情就不会有谦逊辞让,有谦逊辞让就违背人的本性本情了。从这种意义而言,人性是邪恶的更加明显了,所谓善良的方面都是人为的。
7、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荀子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8、我说:“这不对!这是还没有足够了解人的本性,而没有清楚人的本性与人为之间的区别。一切本性的东西,是上天造就的,不可以是学得来的,不可以是做得成的。礼仪这个东西,是从圣人的创设而来的,是人们学了就能做,做了就能成的东西。不可以学得会、不可以做得成的东西,才能叫做本性;而可以学了能做、可以做了能成的,叫做人为。这是本性和人为的区别所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本性,如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而可以看见的视力离不开眼睛,可以听见的听力离不开耳朵。眼睛的视力和耳朵的听力,不可能学到是明显的。”
9、三、荀子的社会道德观,隆礼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级而治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张。
10、荀子治国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11、孟子说:“迄今为止,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作恶都是迷失他的本性的缘故啊。”
12、以下为译文:
13、人的本性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因循着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人一生下来就好忌妒仇恨的心理,因循着这种本性,于是就会发生残害忠厚善良的事情,这样忠诚信实就丧失了。人生来就有爱好声色的本能,喜好听好听的,喜欢看好看的,因循着这种本性,就会发生的事情,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都丧失了。既然这样,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就会违反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事,从而引起;所以,—定要有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能确立合乎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所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14、故而,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器进行薰蒸、矫正然后才能挺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能锋利;迄今为止的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然后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调服。迄今为止,人没有师长和法度,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仪,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古代的圣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的、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为人建立了礼义、制定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的性情而端正他,用来驯服人的性情而引导他,出发点都是为了追求社会安定而上合于天道啊!今天的人,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知识、遵循礼义而成为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违反礼义则成为小人。由此看来,人的本性邪恶的也是明显的,那些善良的方面也是人为的。
15、孟子说:“迄今为止的那些学习(礼仪)的人,是因为他本性善良。”
16、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17、二、荀子的天人论,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18、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
19、迄今为止的人性,一生下来就喜欢财利,顺应这个,故而争夺产生而辞让就没有了;一生下来就有憎恨,顺应这个,故而残害产生而忠信就没有了;一生下来就有耳眼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顺应这个,故而淫荡混乱产生而礼仪法度就没有了。也就是说,放纵人的本性,顺从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夺,一定会和违背名份扰乱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于暴乱。所以一定要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有辞让,遵守礼法,而趋向于安定。由此看来,人的本性邪恶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方面是人为的。
20、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天”,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的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正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
21、荀子在政治上提出“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旬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