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优选45句
1、青少年时代的徐光启,聪敏好学,活泼矫健。他曾说道“文宜得气之先,造理之极,方足炳辉千古”。这是由神童到才子的形象。聪明好学和素有大志是所有事业有成者所必须的条件。
2、科普类(综合型):沈拓、宋应星
3、医学:葛洪、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王清任
4、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国家,直至清初、中期,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仍然全面领先于世界。
5、《齐民要术》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6、他著有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成书于公元533~544,至今已有1500年。
7、张衡,天文学家,发明了能探测地震的地动仪
8、以上等中国历代著名农学家,都是站在世界农业科学的最高端的人物,都具有着划时代的历史贡献。
9、人物三:王祯(1271年--1368年),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著名古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
10、成书于1313年,至今已有700年历史。
11、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中游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总结推广了区田法、种麦法、种瓠法、穗选法、种瓜法、调节稻田水温法、保墒法、桑苗截干法等,总结了冬麦、春麦、大豆、桑等13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使农作物获得高产。他发明推广的"溲种法"(在种子上粘上一层粪壳作为种肥),其原理直至今天还在应用。《氾胜之书》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12、作为继承中国悠久、深厚的农业科学技术与文化思想的优秀代表人物袁隆平院士,以其泽被天下的发明创造和对世界水稻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定然会被中国历史铭记。
13、人物一:氾胜之,氾水(今山东省曹县北)人,西汉著名农学家。
14、天文:张衡、袁天罡、僧一行、郭守敬、苏颂、梅文鼎
15、该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树、树木、畜产、酿造、调味、调理、外国物产等各章构成,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16、农学家:贾思勰、王祯.
17、中国古代科学家,除了鲁班、张衡、蔡伦、毕升、李时珍、沈括、郭守敬、祖冲之,还有:
18、人物四:徐光启(1562年--1633年),上海人,明代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中国著名古代科学家和农学家。
19、棉纺织专家:黄道婆。
20、中国历史上划时代贡献的农业科学家,指的是具有专门科学文著、能够对所处时代及后世的农业生产都产生巨大贡献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21、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从有文字记载的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横跨历史3500年。
22、《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23、中国古代并不重视科研,尤其是在“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之后。
24、地理:裴秀、郦道元、徐霞客、王士性;
25、农学家:贾思勰、王祯。
26、徐光启精晓农学,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年历史。
27、如果说有科研机构,估计也只有唐宋之后的太医院、钦天监之类的“末流官署”。
28、人物二:贾思勰,青州益都(今山东寿光市)人。北魏、东魏时期大臣,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29、数学:刘徽、祖冲之、梅文鼎
30、数学:刘徽、梅文鼎,李淳风、刘洪;
31、不过历代史书里面好像都有天文志之类的部分,应该算是科学的地位的一种体现吧。
32、科普类(综合型):沈拓、宋应星;
33、书中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
34、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广义的农业,对南北农业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有比较完备的"农器图谱",在"百谷谱"中对植物性状的描述。书中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同时将农具列为综合性整体农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王祯农书》开始的,书中的"农器图谱"是王祯在古农书中的一大创造。对中国南北方农业技术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5、徐光启生平与近代西方科学徐光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一个小商人的家里。
36、天文:袁天罡、僧一行、郭守敬、苏颂、梅文鼎、李淳风;
37、医学:葛洪、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王清任;
38、发明家:墨子、蔡伦、诸葛亮、毕升
39、地理:裴秀、郦道元、徐光启
40、至于科学家,更加不会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直到大清,还把科技研究斥之为“奇技淫巧”,以至于清末国家要设立“同文馆”,要求正途出身的官员参与选拔、考试,还遭到激烈的反对。
41、书中提出水利为农之本,无水则无田,专门讨论开垦和水利问题。同时根据多年从事农事试验的经验,极大地丰富了古农书中的农业技术内容,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并积极进行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对甘薯的栽培与推广,写下了详细的生产指导书《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用来备荒。同时对于其他一切新引入、新驯化栽培的作物,无论是粮、油、纤维,也都详尽地搜集了栽种、加工技术知识,有的精彩程度不下棉花和甘薯。这就使得《农政全书》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
42、所著《王祯农书》在中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兼论了当时的中国北方农业技术和南方农业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方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43、他所编著的《氾胜之书》,成书于西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专著。至今已历2000多年。
44、发明家:墨子、诸葛亮;
45、在古代,其实人们还并没有所谓的科学这个概念,所有发生在大自然的一些超乎人们的认知范围的东西在今天被称为科学,但在古代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被人们当做类似于神仙,巫术之类的东西,也因而有了神话故事,有了修坛祭祀。因此,很多古代的称谓都可以认为是科学家,比如说炼药的炼药师,掌管祭祀的大祭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