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
1、陈陶的《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2、相和歌辞.陇西行不是李世民写得,李世民写的是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3、此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有关解释如下:一、原诗如下: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二、这首诗表现的情感解释如下:这首边塞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与紧张,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所以有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信不减太白”之誉。
4、陇西行四首
5、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6、一、这首边塞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与紧张,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所以有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信不减太白”之誉。
7、“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
8、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此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诗人赞美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行为,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深闺中妻子们的遭遇深表同情。全诗含义深刻,感人至深。供参考。
9、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10、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11、创作年代
12、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13、作品出处
14、《陇西行四首》是唐代诗人陈陶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二首诗广为传诵。该诗借咏叹汉代李陵伐匈奴而全军覆没的史实,深刻地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寄托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15、文学体裁
16、七言绝句
17、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8、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19、《全唐诗》
20、二、补充翻译这一首诗: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这是西北的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军中的烽火联系中断了
21、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22、作品名称
23、作品别名
2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5、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26、陇西行的艺术手法是虚实对应,比如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相对照,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的同情。
27、这首诗表现的情感解释如下:
28、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29、《陇西行》是唐代诗人王维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
30、这首诗虚实结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河边骨”和“梦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31、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32、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33、意思是: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