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甘露寺多景楼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2、城南二首

3、刘皇叔东吴娶亲,刘备娶孙权的妹妹。

4、当日公主孙尚香在楼上布置洞房,梳妆打扮,楼下列刀排枪保卫刘备,刘备一见担战心惊,孙尚香见此情景,只好下令撤了刀枪,刘备才敢上楼进入洞房。

5、作者:陈亮

6、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7、下片抨击空论清谈。作者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当象东晋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反顾。全词议论精辟,笔力挺拔,大有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刘熙载曾在《艺概》中将陈亮与辛弃疾相提并论:“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8、“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做出”一语,表达了词人目击山川形势时兴会淋漓的感受。在词人眼中,山川仿佛有了灵气和生命,活动起来了。

9、及觉一礼亡,翩然遂违鲁。

10、首联总写多景楼的形胜,提挈全篇。多景楼屹立北固山上,凭高远眺,水色山光,风月胜景,无不尽收眼底。

11、【赏析】

12、歇拍二句,承上“长驱”,进一步抒写必胜的乐观信念。“小儿破贼”见《世说新语。雅量》。淝水之战,谢安之侄谢玄等击败苻坚大军,捷报送达,谢安方与客围棋,看书毕,缄默无语,依旧对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强对”,强大的对手,即强敌。《三国志。陆逊传》:“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作者认为,南方并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象往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作者《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曾言:“常以江淮之师为虏人侵轶之备,而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荆襄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词中之“势成”亦同此意。作者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可以置而不论,但这几句豪言壮语,是可以“起顽立懦”的。到这里,一开头提出的“今古几人曾会”的“此意”已经尽情发挥,全词也就在破竹之势中收笔。

13、甘露寺多景楼

14、派大将赵云陪刘备过江到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策动乔国老来促使权母吴国太到甘露寺多景楼相看刘备,吴国太一见刘备“方面大耳,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为喜悦,故允许将女儿孙尚香嫁给刘备。

15、【简评】

16、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7、莫问吾亲在何处,举头东岸是新罗。

18、全身有逊接,直道无苟处。

19、出自宋代曾巩的《甘露寺多景楼》

20、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孝宗淳熙十五年春天,陈亮到建康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词的内容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正是与此行目的息息相通的。

21、以后,人们就传说多景楼叫相婿楼,或梳妆楼。这样,孙刘联姻的事便弄假成真,最后周瑜的“妙计”落空,不但没有能索取荆州,却反而将孙权的妹妹赔给刘备做夫人,弄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22、送春无限情惆怅,身在天涯未得归。

23、同样是登临抒慨之作,陈亮的这首《念奴娇。登多景楼》和他的挚友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便显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辛词也深慨于“无人会登临意”,但通篇于豪迈雄放之中深寓沉郁盘结之情,读来别具一种回肠荡气、抑塞低回之感;而陈词则纵论时弊,痛快淋漓,充分显示其词人兼政论家的性格。从艺术的含蕴、情味的深厚来说,陈词自然不如辛词,但这种大气磅礴、开拓万古心胸的强音,是足以振奋人心的。

24、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25、曾巩〔宋代〕

26、答:是209年。

27、可是这一阴谋却诸葛亮(孔明)所识破,就将计就计。派大将赵子龙陪刘备过江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策动乔国老来促使权母吴国太到甘露寺多景楼相看刘备,吴国太一见刘备,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为喜悦,故允许将女儿嫁给刘备。

28、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29、刘备“借”东吴的荆州后,没有归还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计,企图乘刘备过江之机,把刘备扣留起来作为人质,以夺取荆州。

30、乱山深处转山多,此地栖身奈远何。

31、全诗以淡雅之笔写出少华甘露寺的高峻清幽的环境,并暗示作者久经世乱后远离凡尘、归隐山林的愿望。首联总揽全篇,写甘露寺的地形与环境。首句是视觉意象,次句为听觉意象,绘形绘声,境界真切自然。这是一座建筑在高山之上的幽静寺院,院门用山石垒筑而成,门前的山间小道因平日行人稀少,长满了茂密蜿蜒的藤萝。寺院的四周屏翳着挺拔的桧树与蓊郁的竹林。每当雨打风吹之时,树林里就传来阵阵枝叶相击的有韵律的响声。这响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随处可闻,犹如一部在半空演奏的山林交响曲。这两句诗中,首句着意表现静态,决句努力写出动感,一静一动两相映衬,山寺的超绝尘寰、安谧幽邃的独特地理环境全给烘染出来了。颔联承首联意脉而来,分写山间僧人与动物的活动,以进一步具体而生动地表现山寺的清幽与高绝。出句以双涧之分流来映衬山寺周围环境之美,以野鹿之自由来往、尽情饮水和欢快鸣叫来表现山间日常安静清雅,连禽兽也相安无事。这里一个“喧”字,兼指涧水之声与野鹿之鸣,既有“鹿喧”,亦有“水喧”,两种声音交相鸣响,愈发反衬出寺院与山林的寂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描写同一机杼。更妙的是“上楼僧踏一梯云”一句。一般诗人写楼之高、山之峻,总不外乎“上摩青天”、“插入云端”之类,或者最多拉飞鸟和天仙之类来陪衬。这样写成熟套了,就不能给人以新警生动的感受。即如郑谷本人的另一首五言排律《华山》,其中状写山之高峻,也只说:“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虽然颇有气势,但意境的创造未免落套,显得一般化。此句却不但形容夸张十分具体,而且翻新出奇,道前人所未道。他不说山在天外,寺在云端,而说云彩缭绕楼梯,寺僧上楼都是一步步踏云而上的。这样,寺院地理位置之高和寺僧之离地入天就给人以可信之感,几乎没有让人觉察出这是诗人的夸张。晚唐诗写景述事往往在细微处争奇斗巧,于此可见一斑。

32、所以刘备过江娶亲是209年。

33、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34、甘露寺这一阴谋,被刘备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所识破,就将计就计。

35、将计就计

36、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37、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38、开头两句,凌空而起。撇开登临感怀之作先写望中景物的俗套,大笔挥洒,直抒胸臆: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因为所感不止一端,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南宋乾道年间镇江知府陈天麟《多景楼记》说:“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对于以经济之略自负的词人来说,“恢复意”正是这首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围绕这个主题思想的还有对南北形势及整个抗金局势的看法。以下抒写作者认为“今古几人曾会”的登临意。“今古”一语,暗示了此词是借古论今。

39、刘备借东吴的荆州后,没有归还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计,企图乘刘备过江之机,把刘备扣留起来作为人质,以夺取荆州。

40、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41、离齐州后五首

42、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43、上片借批判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左,谴责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一水”三句,指出地形对南宋有利,应当北上争雄。但是,南宋朝廷颓靡不振,紧步六朝后尘,“只图门户私计”,同样苟安于一隅。

44、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45、中间两联是写多景楼上所见景象:云气和水光氤氲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晚霞同山峦于夕阳下青红相间。镶入远处的天空;月光下淮南原野传来了佛寺的钟声梵歌;江面上强劲的海风送来了远方的航船。

46、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47、刘备(161年-223年)娶孙夫人是在209年,当时刘备48岁。

48、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49、一亩萧然须暂得,欲偷闲日长精神。

50、接下来两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抨击。“鬼设神施”,是形容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简直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致。然而这样险要的江山却不被当作进取的凭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设的南疆北界。当时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将长江作为拒守金人南犯的天限,作者所抨击的,正是这种藉天险以求苟安的主张。“浑认作”三字,亦讽亦慨,笔端带有强烈感情。

51、赵云护送刘备到南徐州,折开第一个锦囊,教刘备先拜见乔国老,刘备牵羊担酒,拜见乔国老,说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然后,叫五百军披红挂彩,买办物件,张扬此喜事,让全城百姓知道。乔国老向吴国太道喜,吴国太悲伤地问孙权,你嫁妹,自己为何不知?孙权只好将事情阴谋说出来,国太怒道,骂周瑜无用,无本事取荆州,利用她女儿来擒刘备取荆州。吴国太想见刘备,看刘备人品如何,如果她不中意,由孙权处置。最终吴国太看中刘备。

52、(宋)曾巩

53、故事说的是刘备按诸葛亮的安排,将计就计,到东吴招亲,吴国太在甘露寺相亲,将孙尚香许配刘备。

54、甘露寺可是这一阴谋,却被蜀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孔明)所识破,就将计就计。派大将赵子龙陪刘备过江到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策动乔国老来促使权母吴国太到甘露寺多景楼相看刘备,吴国太一见刘备“方面大耳,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为喜悦,故允许将女儿尚香嫁给刘备。

55、皇皇谒荆人,伈伈遵阳虎。

56、刘备过江之后,吴国太设宴在甘露寺面相刘备,旁有孙权和贾化暗中作梗,幸得国老乔玄从中周旋,为刘备说好话,使得国太进孙尚香配与刘备。

57、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刘备借东吴的荆州后,没有归还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计,企图乘刘备过江之机,把刘备扣留起来作为人质,以夺取荆州。

58、惟将菽藿还求志,未有丝毫可为人。

59、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60、换头“因笑”二字,承上片结尾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顺势而下,使上下片成为浑然一体。前三句用新亭对泣故事,“王谢诸人”概括东晋世家大族的上层人物,说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借以讽刺南宋上层统治集团中有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辞,而无北伐的行动。“也学英雄涕”,讽刺尖刻辛辣,鞭辟入里。

61、他在《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中写道:“京口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所谓“虎之出穴”,也正是“做出争雄势”的一种形象化说明。这里对镇江山川形势的描绘,本身便是对“天限南疆北界”这种苟安论调的否定。在作者看来,山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问题在于统治者缺乏争雄的远大抱负与勇气。因此,下面紧接着就借批判六朝统治者,来揭示现实中当权者苟安论调的思想实质:“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前一句是愤慨的斥责与质问,后一句则是对统治者划江自守的苟安政策的揭露批判,——原来这一切全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打算!词锋犀利,入木三分。

62、本出戏的高潮部分在于乔玄的大段唱功,已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的演出堪称经典,至今尚无人超越。其中的唱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成为名段,至今广为流传

63、水满横塘雨过时,一番红影杂花飞。

64、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65、“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这是对统治者“只成门户私计”的进一步批判。“管不到”三字,可谓诛心之笔。到这里,由江山形势引出的对当权者的揭露批判已达极致,下面转面承上“争雄”,进一步正面发挥登临意。

66、城南二首·其一

67、甘露寺这一阴谋,被刘备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所识破,就将计就计。派大将赵云陪刘备过江到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策动乔国老来促使权母吴国太到甘露寺多景楼相看刘备,吴国太一见刘备“方面大耳,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为喜悦,故允许将女儿孙尚香嫁给刘备。

68、三国演义。

69、从此,刘备“招亲”的故事就被传为千古佳话。

70、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71、尾联以唱叹的语调,抒写了个人的感受和襟怀。

72、公元1188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作者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观察形势时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

73、自怜野性生来拙,谁许交情晚最亲?世路因仍忧槛阱,他乡衰暮傍风尘。

74、“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中流誓,用祖逖统兵北伐,渡江击楫而誓的故实。在词人看来,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象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这几句词情由前面的愤郁转向豪放,意气风发,辞采飞扬,充分显示出词人豪迈朗爽的胸襟气度。

75、刘备和孙尚香结婚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76、《三国演义》刘备过江娶亲

77、故称圣如龙,屈伸兹可睹。

18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