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破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4、魏国:初期由于连年战争导致国力衰退中期以后被齐秦两强打残后期没有重用人才导致人才逃往别国。
5、缺乏足智多谋的軍队将领
6、苏洵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7、③”此言得之。
8、“六国灭亡”之根源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六国为秦所灭,是“弊在赂秦”。苏洵写此文目的在于借古鉴今,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步六国破灭的后尘。从作者写此文的用意及议论文的角度看,苏洵以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9、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10、国家缺乏抵御外部侵蚀的危机感
11、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12、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13、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4、苏辙观点: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残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致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
15、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
16、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17、楚国:国君昏庸被张仪玩弄拆散齐楚同盟导致楚国被齐秦两强夹击。后期大批领士被秦所占。楚国国力虽不及齐国但只要和齐同盟定能打残秦国。
18、《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0、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1、六国论六国灭亡得出的结论是六国灭亡不是被秦国灭亡而是被六国自己灭亡的
22、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23、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24、节选如下:
2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26、韩国:国力弱小,周围全是强国,沒有生存空间,对秦国一味地退让。
27、齐国:可以说齐如果不犯战略错误其综合国力不一定会比秦差多少,齐在很长的时间里是超级强国。没有把秦作为主要对手来看虽打败秦并沒有打残秦。灭燕引发了燕国的报复。攻打三晋进攻楚燕为后面的五国合纵伐齐埋下了引患。趁各国伐秦单独灭宋导致齐国衰弱。晚期不修武备结交秦国借死不救五国导致最后被秦所灭。
28、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29、赵国:赵王昏庸重用奸邪小人,逼走忠臣良将。长平之战重用赵括导致赵国惨败埋下了赵国灭亡伏笔。后期坑杀大将李牧导致赵国灭亡。
30、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1、各国缺乏合力御敌的智慧和聚集力。
32、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34、六国之所以破灭。不在于兵事不利,而在于希望单独与秦国交好,独善其身。秦国志在天下,而六国不知唇亡齿寒之理。
35、缺乏一个雄才大略的领袖级人物
36、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六国的失败,还在于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37、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38、苏洵的开篇就说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苏辙的《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
39、得,获得,旦夕:早晚也表示时间短安,安逸。寝。睡觉,休息,整句需要结合上下文是获得早晚安逸休息的地方还是获得短暂休养安宁。
4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41、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4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43、苏轼的巜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指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4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45、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47、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8、燕国:对于齐秦两国的威胁燕国对齐国的打击没把握好尺度导致后期作为唯一可以抗秦的齐已无力抗秦。疲赵赵国长期抗秦燕却在后面打他。
49、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50、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5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5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之所以破灭,不在于兵事不利,而在于希望单独与秦国交好,独善其身,秦国志在天下,而六国不知唇亡齿寒之理。
53、元代李桢的《六国论》也是一篇探讨六国败亡原因的专论,但他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他认为六国和秦一样,都是暴虐无异。六国之亡,就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而要想免于灭亡,只有行仁义。
54、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5、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