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文天祥传40句
1、只有把道义做到了极点,那么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了
2、全文翻译: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德祐元年,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召集郡中豪杰,有万余人。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向北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原文: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出处:出自元代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的《宋史》中扩展资料:人物背景: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3、宋史文天祥传,是一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是关于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生的传记;较为详尽的介绍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
4、国乱岁凶,文相公毅然毁家纾难,募兵勤王,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拯救这个已经奄奄一息的国家。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竭尽全力逃走奔赴流亡小朝廷。此时连最傻的白痴都能知道,小朝廷已经无力回天。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督军江西,终因寡不敌众被擒。最为不幸的,文天祥在崖山亲眼目睹小朝廷的崩塌,自己夙兴夜寐终究换不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按说此时君(宋恭帝)已降,国已灭,作为臣子已经无所效忠,即使投降也无可指责。对于文天祥,忽必烈有意延揽,甚至开出为相的高价,也体现了难得的耐心,三年多的时间各种招降手段,宰相,同殿旧臣,已经投降的南宋小皇帝,甚至忽必烈本人亲自出马;用文天祥妻子,女儿来威胁,文丞相始终没有屈服。
5、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宋史·文天祥传》
6、“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衣带文
7、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8、以-释义:来。
9、引文中“召”是“传、传召”。“逾”是通假字,同“谕”,说的意思。“汝”是你。
10、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文天祥《正气歌》
11、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时毕。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一之。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阳九。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河羞。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当。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得睹。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人擒。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奋搏。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蝟交沧溟。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鹬蚌。南人志欲扶昆仑,北人气欲黄河吞。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兹有船在。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12、出自《宋史·文天祥传》: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
13、忽必烈召见文天祥,问到:“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身受大宋恩德。荣任宰相,我怎能再侍奉第二个主人?我的愿望很简单,让我安心死掉,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忽必烈不忍心把他处死,挥挥手,叫文天祥赶快退下。
14、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宋史·文天祥传》
15、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逾之曰:“汝何愿?”
16、此句意思就是:令士卒来监守他。
17、译文:到达燕京,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文天祥没有入睡,坐待天亮。于是移送兵马司,令士卒监守他。当时元世祖皇帝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王积翁说:“南宋人中没有谁比得上文天祥的。”
18、忽必烈身边的大臣极力主张答应文天祥的请求,把他处死,忽必烈答应了。不久忽必烈又下诏不让处死文天祥,可惜文天祥已经被处死。临刑前,文天祥态度十分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已经办完,你们可以动手了。”
19、朝代:宋朝
20、出处:《绝命词》
21、作者:文天祥
22、世间奇男子,堂堂伟丈夫。一个几经宦海的青年官僚,锦衣玉食,纸醉金迷,一如末日王朝的官员们。
23、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佑亡矣,文天祥往来兵间,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无成,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兵败身执。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宋史·文天祥传》
24、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意思是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只有义尽,才能仁至。读了古代圣贤的书,做什么用呢?从今以后,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了。
25、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26、问题中的“召入逾之曰:‘汝何愿?’”的意思是:(于是)传召文天祥入朝进见,对他说道:“你有什么愿望?”
27、此诗作于文天祥亲眼看见崖山海战宋军战败之后。能深深体会文相公的悲愤与绝望,读之掩卷落泪。
28、问题中引文出自于《宋史·文天祥传》中,原文是:
29、出处:元阿鲁图《宋史·文天祥传》原文:
30、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始终不忘初心的人。至于评价的话,个人认为暂时还没有超过宋史的。
31、召入(忽必烈)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
32、意思是只有义尽,才能仁至
33、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34、他的衣带上,写着这样几句话:“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只有义尽,才能仁至。读了古代圣贤的书,做什么用呢?从今以后,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了。”
35、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宋史·文天祥传》
36、他朝南跪下,向南方的祖国故土拜了几拜,即从容就义了,几天后,文天祥的妻子欧氏前来收尸,只见文天祥面色如生,当时年仅47岁。
37、孔子教导成仁,孟子教导取义,只要把道义做到了极点,那么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极致。
38、孩提时,文天祥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39、暴力可以消灭肉体,但是永远也无法征服信念。在这场火与剑的厮杀中,历史证明,文丞相才是最终不折不扣的胜利者!--------------------------------------------------------------------------------------------------------------------------------------------附上个人最喜欢的文丞相诗两首。(广为人知的《过零丁洋》就不贴出来了)
40、这段文字是元世祖劝降文天祥的一段话,从“凡三年”可以看出文天祥对于大宋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