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赤壁赋翻译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44)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2、(84)其:船的背面,船底。

3、(76)端:正。

4、(43)而:表并列,并且。

5、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6、如怨如慕(像)

7、(98)而:表转折。

8、(24)可:大约。

9、(109)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大苏,苏轼。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为“大苏”、“小苏”。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作品。

1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11、⑤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2、(28)为:是。

13、举酒属客(“属”,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人饮酒”)【注:高中课本上没有标明“属”通“嘱”】

14、(5)之:的。

15、(22)有奇(jī):有,念yòu,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意思同“又”。奇,零数。

16、(30)覆:覆盖。

17、(10)象:模似,仿照。

18、《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19、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20、(33)启:打开。

21、(14)态:姿态。

22、(88)了了:清楚明白。

2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出自《赤壁赋》。

24、渺渺兮予怀,这句话意思是我的心怀悠远。渺渺:悠远的样子。这句话出自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原文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5、(65)可:可以。

26、(38)则:就。

27、(21)约:大约。

28、(45)居:位于。

29、(41)糁:涂染,名作动。

30、(104)为:做,这里指雕刻。

31、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32、(26)轩:高。

33、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3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35、(48)执卷端:拿着画卷的右端。执:拿着。卷端:画卷的右端。

36、(73)攀:扳。

3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

38、(15)尝:曾经。

39、(9)势:样子。

40、(81)其:那。

41、(34)而:表修饰。

42、⑤托遗响于悲风(给)

43、(61)诎:同”屈”,弯曲。

44、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45、(77)容:神情。

46、(50)卷末:画卷的左端。

47、(46)为:是。

48、(27)敞:宽敞。

49、③先达德隆望尊(名词,声望,名望)

50、(56)比:靠近。

51、(19)泛:泛舟。

52、何为其然也(这样)

53、(49)抚:轻按。

54、(32)开:开设。

55、(54)侧:侧转。

56、(93)丹:朱红色。

57、(85)曰:刻。

58、②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59、(90)墨:黑。

60、(62)而:表并列,并且。

61、(53)现:露出。

62、(83)题:题写。

63、(96)并:和。

64、(95)为:刻。

65、(29)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66、(87)钩画:笔画。

67、(102)简:通“拣”,挑选。

68、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69、(11)具:具有。

70、(16)贻:赠。

71、①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72、(31)之:代词,代指“船舱”。

73、(58)类:像。

74、(6)为:做,这里指雕刻。

75、(37)之:代窗。

76、(36)焉:语气词。

77、(70)其:那。

78、一词多义

79、(13)各:各自。

80、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81、折叠通假字

8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83、(51)如:好像

84、(20)云:句尾语气词,无意。

85、②歌曰(名词,歌词)

86、(82)夷:平

87、(86)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称。

88、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89、字词注释:

90、(10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91、(18)盖:大概,原来是。

92、(8)因:依据。

93、(40)石青:一种矿物质的蓝色颜料,这里译为用石青。

94、(59)矫:举。

95、(52)语:说话。

96、(80)然:的样子。

97、①壬戌之秋(结构助词,的)

98、(99)计:计算。

99、(55)其:他们的。

100、(57)绝:极,非常。

101、(35)相望:左右相对。

102、(64)之:代左脚。

103、(1)奇:奇特。

104、(101)盈:满。

105、④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106、(2)曰:叫。

107、③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108、(12)情:神情。

109、(60)属(zhǔ):相类似。

110、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乎的意思是:古形容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111、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

112、②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113、纵一苇之所如(往)

114、(105)之:代“核舟”。

115、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116、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117、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118、(94)通:总。

119、(7)罔:无,没有。

120、(75)视:目光。

121、(69)状:的样子。

122、(71)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名作动词。髻,在脑上或脑后挽束起来。

123、(89)其:代字。

124、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125、③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126、(91)用:刻着。

127、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12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29、③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130、(47)阅:阅读,看。

131、(79)若:好像。

132、(100)曾:尚,还。(读“zēng”,见古文字典)

133、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34、(42)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135、(23)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

136、(4)径:直径。

137、(78)寂:平静

138、(67)楫:船桨。

139、(66)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40、(103)修狭:长而窄。

141、(17)余:我。

142、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143、①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144、(3)以:用。

145、(74)若:好像。

14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147、(97)有:同“又”,连接零数和整数。

148、(72)衡:通“横”,与纵相对。

149、(63)倚:倚靠。

150、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51、(92)篆章:篆字图章。

152、(106)以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153、(25)许:上下。

154、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55、(39)徐:缓缓地。

156、(68)舟子:撑船的人。

15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158、(108)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

159、相当于是然,用在形容词词尾这句话呢,是出自于嗯苏轼的赤壁赋,赤壁赋里面写到了作者和他的几个朋友一起同游于赤壁之下,然后呢,欣赏着里说一下的美丽的优美的宁静的景色,觉得自己好像快要升仙了,遗世独立,这里的飘飘乎就是飘飘然的样子,相当于是形容词的一个词尾

18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