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行路难其一李白精选好句64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生于中亚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4、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5、玉盘珍羞直万钱。

6、停杯投箸不能食,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

8、《行路难·其一》

9、“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que)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10、其二开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简单粗暴,就是说世道不行了。后来举了那么多例子,收尾于那句“君不见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但这样还是流露出他难遇明主的感叹,心里还是对政治还抱有侥幸。

11、忽复乘舟梦日边。

1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3、将登太行雪满山。

14、拔剑四顾心茫然。

15、是多么样黑暗绝望的经历才能让那么豪迈潇洒的一个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16、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1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才学识见如李白,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从此险山恶水,天各一方。  未来的生活中,闲来垂钓,宛如昔日垂钓而受周文王之聘,助文王打下江山的姜尚(姜太公),而历史上又有的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有了对未来的新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路多艰,虽然未来还会有机会,但是万般的艰难险阻、矛盾,都闪现在诗人的脑海中。最后,出于诗人本身积极入世的愿望和毅力、决心,他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18、其三最后一句是“且乐身前一杯酒,何用身后千载名?”

1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0、行路难!行路难!

21、前四句,李白使出了擅长的夸张与逆转的手法:黄金酒器,高档美酒,顶级佳肴,好友为他设下豪奢的饯别筵席。但是“酒仙”李白没有“一饮三百杯”,而是放下杯筷,拔剑四顾,一脸的苦闷。为什么苦闷?因为他遇到了非同寻常的艰难险阻。

2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3、《行路难·其一》创李白年龄43岁。因为李白701年出生,此诗写于744年。

2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26、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7、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8、唐·李白

2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0、诗的最后,再次来个情绪上的大逆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令人想见诗仙自信而豪迈的风姿。整首诗跌荡腾挪,纵横开阖,极富感染力。

31、长风破浪会有时,

32、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唐宋诗醇》以及《行路难》三首皆公元744年(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选集》以为“作年莫考”。

33、行路难·其一

34、直挂云帆济沧海!

35、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36、诗中用“冰塞川”、“雪满山”这两个鲜明的意象,极写行路之难。接下去“闲来”二句,交代了自己行路的目标和内心的希冀:期盼着像姜尚、伊尹这两位大贤,一朝被君王发现,从草野直上庙堂,建立绝世功业。

37、欲渡黄河冰塞川,

3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39、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40、其一。李白心里还有希望残留,所以才会写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42、这首《行路难》,用“最李白”的表达方式,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44、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的心理,急遽变化交替。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45、其三就不一样了。开口就是莫洗莫食,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然后那些雄才伟略的,死的死,归隐的归隐,反正就是反向安慰自己人间不值得不值得。

46、多歧路,今安在?

47、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朝廷里受到同列者的嫉妒、诽谤,自知不为当权者所容,乃愤然辞别朝廷而去。辞别朝廷后不久,作《行路难三首》,此即其一。《行路难》原为古乐府杂曲歌辞,大都写世路艰难或离别悲伤一类的主题。

4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9、闲来垂钓碧溪上,

50、金樽清酒斗十千,

5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2、原句是李白三首<<行路难>>第一首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指李白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里是指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5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54、李白〔唐代〕

55、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5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直同:值)

57、写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30岁

58、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59、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60、此诗作于公元744年,李白当时43岁。

61、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6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64、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8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