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精选好句113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3)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名词做动词,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2、(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3、(8)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4、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5、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6、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7、(2)判断句

8、⑤失其所与,不知

9、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10、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第2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12、“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这时,郑国的命运将取决于烛之武此行的成功与否。一般说来,敌我谈判,双方都有戒备,只有尽快消除对方的戒心,才有可能使对方坐到谈判桌前。烛之武能否成功,就看他说什么和怎样说了。这段说辞只有一百多字,却包含以下四层意思。

13、(1)行李之往来(行李,阙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14、②敢以烦执事(拿,来,介词)

15、波澜起伏

16、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7、壮士不遇,英雄末路,是中国士人对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和感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情真意切。但是,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而是欲扬先抑,接着指明,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你烛之武也没有任何好处。郑伯可谓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秦伯。

18、(4)宾语前置

19、(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20、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1、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使者”)

22、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23、第4段,晋师撤离郑国。

24、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25、详略得当

26、④吾其还也(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27、③以乱易整,不武

28、(8)且贰于楚也(贰,古义:动词,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29、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30、三、人物个性鲜明。烛之武面对国君敢于直言自己的政见,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成功劝退秦军。

31、(2)而

32、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33、②(烛之武)辞曰

34、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的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说服力,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35、(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6、(7)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37、(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38、语言特色:

39、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40、(3)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41、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指示代词,那)

42、(2)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43、第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44、第二自然段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的壮年不遇之感和郑伯的勇于自责和善于做人思想工作在这段里得到充分体现。3、第三自然段烛之武说退秦师:体现了烛之武的雄辩之才。4、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郑国,一箭双雕,达到目的。

45、第1段,秦、晋围郑。

46、首先,讲述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

47、⑦阙秦以利晋(用来)

48、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49、③(烛之武)许之

50、词类活用:

51、(11)若不阙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

52、⑥以乱易整(用)

53、三、人物形象

54、(5)之

55、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56、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57、特殊句式:

58、(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59、⑨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60、(7)今急而求子(今,古义:如今今义:今天)

61、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62、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秦、晋两个强国的围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晋军函陵,秦军南”,既然两国的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占领,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着郑国有机可乘。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63、⑦阙秦以利(于)晋

64、课文按故事情节分为四段。

65、二、情节环环相扣。比如,郑国被秦晋围攻,情势危急。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郑伯于是亲自去请,烛之武却不给面子,满腹牢骚。郑伯站在烛之武角度反思自己,打动烛之武,使之出使秦国,成功退敌。

66、(1)省略句

67、(1)以

68、(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69、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70、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

71、①是寡人之过也

72、(4)其

73、(4)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74、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75、、关于课文

76、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77、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部分:1、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的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78、(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79、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80、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81、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

82、一词多意:

83、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84、二、结构层次

85、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兼词,从哪里)

86、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87、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

88、(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掌管事务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89、(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90、古今异义:

91、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92、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93、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94、(12)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95、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连词)

96、首先,秦晋联合攻打郑国,而秦国与郑国不接壤,因此,即使攻打胜利,秦国也得不到好处,而好处被晋国得到。。

97、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

98、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99、郑国君臣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如果说佚之狐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那么担此重任的就是千里马了。所以,烛之武还未出场,已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

100、(3)焉

101、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目的连词,来)

102、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103、伏笔与照应

104、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105、(9)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6、④敢以(之)烦执事

107、⑥(晋)许君焦、瑕

108、一、文章构思巧妙。秦晋联盟的实质是秦为了扩张领土,才帮助晋国包围了郑国,秦国与郑国并无恩怨纠葛。“夜缒而出”对应“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为烛之武见秦伯做了铺垫。

109、(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110、其次,摆明晋的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11、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112、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风云突变。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至此,说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全都如愿了。

113、夫晋,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18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