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忽见陌头杨柳色46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博学宏词科。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二十七年,被贬岭南,途经襄阳,与孟浩然见面。开元二十八年-二十九年(740-741年)迁江宁丞。

2、泛指道路:巷~。

3、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来到江宁,天宝十四载十月至至德二载(757年)之间被刺史闾丘晓所杀。据说高适曾为此而为王昌龄伸冤。

4、比喻,移情这是王昌龄最为人称赞的闺怨诗将自己丈夫的移情别恋比做春抚杨柳将自己的怨恨寄托给杨柳

5、“忽见陌头杨柳色”出自王昌龄的《闺怨》。原诗是“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意思是:处在深闺中的少妇不觉得有什么忧愁,春光明媚的日子穿上华丽的衣裳登上涂有绿色的高楼,忽然看见路边杨柳呈现绿色,方才悔恨让夫婿出去“觅封侯”。

6、后文中:杨柳色,杨柳是春天的象征。杨柳色就是美好的春色!

7、《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8、释义:1.田间的小路:阡~。

9、类似诗文: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另,故人送别的时候喜欢折柳枝相赠,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留下,留人的含义!

10、[作者]

11、王昌龄(唐)

12、【陌路】在路上遇到的生人:形同~。

13、芙蓉楼送辛渐

14、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5、这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16、当然是指人安全,和动物没半毛钱关系,这首诗的重点是要体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动物没一点关系。出自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闺怨》

17、闺  怨

18、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9、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行大,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曾任龙标县尉。唐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

20、《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1、与窦娥一陌八。——关汉卿《窦娥冤》

22、【释义】①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陌头杨柳|形同陌路。②生疏:陌生。

23、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24、【诗文解释】

25、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第三句是全诗“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不是,可以理解“忽见”是“猛然间”的意思,所以“忽”不是虚词..

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8、#mòshēng不相识;不熟悉。

29、“不知愁”曰:“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即先着意写“不知愁”,然后跌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虽然仍不写愁,然而蕴涵的离愁别绪却倍增其中。

30、陌是小路的意思,陌头,小路的尽头,

31、《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2、全诗意谓:闺阁里的少妇不知愁,浓妆之后兴高采烈登陆翠楼;忽见得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夫君长年征战为封侯。

3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4、【陌生】不熟悉,不认识。

35、长信秋词(三首之一)

36、王昌龄父母家庭已不可考,只知其早年生活较为贫困。在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在进士登第之前或任校书郎期间,王昌龄很可能去过西北地区,这对他的边塞诗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37、通“百”〖hundred〗

38、闺怨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体裁:七言绝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39、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40、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41、天宝二年(743年)至天宝十二载之间(753年),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

42、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写一位少妇登楼为春色所感,巧妙地而细腻地从情绪的骤变表现出春闺之怨。有后人评论此句:“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希望能帮到你。

4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44、阡陌,指田间小路。陌头,指路上,路旁

45、【陌生】

4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