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优选74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烛之武:灭郑,如踩死一只蝼蚁而已。

2、烛之武:大王乃重情意的仁义之君,对晋国几代君王都非常照顾。就说晋惠公吧,大王将夷吾推上王位。夷吾曾答应割让焦、瑕两地作为报答,但是最终背信弃义。大王宰相肚子能乘船,但旁观者实在看不下去了,痛恨这种忘恩负义之徒。晋国子孙必定会继续晋惠公的老路。

3、烛之武(大惊):老臣不知大王深夜来访,罪该万死!(行拜礼)

4、烛之武(推辞):臣年轻力壮时,尚且能力有限。如今体弱多病,风烛多病,承蒙大王错爱,惟恐力不从心,耽误国家大事。

5、郑伯(圆瞪着眼睛):什么事如此之慌张?

6、郑伯:但不知此人是否愿意前往,为寡人解围。

7、郑伯:武爱卿,近来可好?

8、烛之武(迷迷糊糊):这大半夜的,谁找我啊?找我也没好事!谁?

9、郑伯(连连摆手):请爱卿不必谦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外敌入侵,恐遭生灵涂炭,寡人曾未重用爱卿,是寡人之过也。若爱卿能协助本王击退敌军,必有重赏!

10、郑伯(缓缓坐下):唉,寡人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哎(叹气),你下去继续打探吧!再探再报!

11、佚之狐:之武兄,就这么定了!今夜子时,在城门东,你偷偷溜出去,直奔秦营。成败就看你的了。

12、烛之武(打趣开门):开啥玩笑,大王何等之尊贵,还有空来我这儿?

13、郑伯:甚是,甚是!

14、(夜访烛之武)

15、(秦王大笑)

16、那个更恰当。

17、佚之狐:属下不才,,非能担此重任,臣以为若能派烛之武去,一定能说服秦国撤军的。

18、结束语:烛之武,一个不受重用的大夫,受命于危难之时,利用自己机智善辩的口才,在对外的利害关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了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为国解了围。正如孙子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19、(到了秦营,探子楸住烛之武,带到秦王面前)

20、佚之狐:之武兄,在这节骨眼上,旧账就莫要翻了吧?大王乃仁厚之君,日后定不会亏待。

21、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3、郑伯(起立,惊愕):啊?那现在怎么样了?

24、意思是: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5、今天,我们一起回到尘封的岁月,重新演绎当年中原大地发生的那次刀光剑影、唇枪舌剑的一幕。

26、郑伯(摇了摇头,唉声叹气):差之远矣,无非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27、秦王:目前,郑国若不答应寡人的要求,势必亡国。众将下去打探郑国虚实。这样一来,寡人的担心就没有了。(大笑)郑国,可全在我的掌控之下,还可以削弱晋国的势力。

28、郑伯:爱卿言重了,快请起!

29、郑伯:如今国难当头,晋秦结党,入侵我国,望爱卿能为国效力,献计献策,解万民于水火之中,功不可没。

30、郑伯(面露喜色):如此之甚好,那爱卿前往何如?

31、烛之武退秦师的剧本

32、佚之狐:我啊,佚之狐。边关告急,你还睡?大王亲自驾到,开门啊!

33、烛之武:大王,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按晋国目前的局势,其争霸天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晋国在东以郑国作为自己的边境,西边进一步扩展的疆界。西边的扩充,只能以侵略秦国为代价。老朽恐大王养虎为患啊。

34、(三人耳语,嘀咕了一会儿)

35、春秋,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年代。精明的外交家或说客深谙此道,穿梭往来于各国之间,或穿针引线、搭桥过河,或挑拨离间、挖人墙角,或施缓兵之计,赢得喘息之机,一国的命运便决定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上。

36、探子(急匆匆):报(延长),启禀大王,大事不妙!

3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8、探子:启禀大王,臣无意间逮到一名郑国奸细。

39、(烛之武引大王和佚之狐上座,三人落座)

40、探子:大王,秦军开始从氾南撤离了。(与晋侯对话)

41、郑伯(感慨):哎,真是的!当初真应该好声待晋文公。如今他和秦国走得是越来越近,两人居然合伙来整治寡人!(站了起来,背手踱来踱去,十分气愤)还判了寡人“无礼”之罪,欲治寡人之死地啊!众爱卿,这可如何是好啊!

42、秦王(大笑):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43、晋侯(摇头):不可鲁莽。想当初,秦王有恩于寡人,怎能违背仁义?这种局面甚得我心。虽然秦国提前撤退,并未与表示和寡人绝交,何必自寻烦恼,惹祸上身?我们也班师回朝,另做打算。

44、(佚之狐上场)

45、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46、记载郑国的奸诈阴险《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47、烛之武:我虽乃郑国人,并非奸细。草民多年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草民如今观星象,占卜未来局势,郑国是无法对抗的,此乃天意。

48、子犯:大王,秦王太嚣张,分明不把大王放在眼里,自行撤退。不如我军在他们归国途中设下埋伏,杀他个措手不及,如何?(与晋侯对话)

49、郑伯:来人啊,宣文武大臣进殿,有事要相商。

50、(探子匆匆离去)

5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52、佚之狐:你这斯,放肆!怎能埋怨大王?

53、秦王:先生多虑了,我可是他老泰山啊!

54、烛之武:秦国是泱泱大国,而且国力一天强盛一天。若攻下郑国后,得利最多的肯定是晋国。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55、意思是: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

56、烛之武:大王英明神勇,日后必定一统大业,千秋万代。

57、秦王(直摇头):往事不要重提了,罢了,罢了

58、烛之武:此行长途跋涉,还要越过晋国,难处颇多。

59、探子(气喘吁吁):大王,晋、秦两军向我国打过来了!

60、烛之武:大王,若舍弃亡郑的念头,保住郑国,让郑国为您进贡称臣,贵国的使者来来往往,食物和住宿岂不是更加方便?郑国乃一个小国,势单力薄,无法威胁秦国,对大王而言,只有百利而无一害。望大王好好再此斟酌再三。

61、佚之狐:大王不必担心。臣以为派说客前往秦营,劝说秦退兵。

62、秦王:看来先生此言甚得我心。

63、秦王:那你回去传个话,若让寡人退兵可以,但是寡人要在郑国建立军事基地。

64、烛之武(拜了拜):大王言重了,老臣多年怀才不遇,正如千里马难遇伯乐。如今心结已解,定当效犬马之劳。

65、烛之武:尊旨。

66、秦王:我知道,我国有此财力、人力。

67、郑伯:爱卿之任,重如泰山,此行吉凶未卜,保重!

68、现在的高中语文老师是不是越来越弱智了?我看还不如用宋襄公的“仁义之师”来分析呢。

69、佚之狐:若两军联合,我军抗敌,可有把握?

70、探子:晋军驻扎在函陵,而秦军驻扎在氾南。倘若这两国结盟,对我国不利啊!

71、佚之狐(敲门):之武兄,之武兄,在家吗?

72、《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体例是编年体著作;《鸿门宴》出自《史记》,体例是纪传体著作。

73、(烛之武退下)

74、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文中烛之武说理透辟,善于辞令

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