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己亥杂诗 龚自珍优选好句91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剑气箫心一例消。

2、“谁分”,谁料。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仇兆鳌注:“谁分,犹云谁料。”

3、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

4、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更应笑我非计。

5、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6、我劝天公重抖擞,

7、《己亥杂诗》第二首

8、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萝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9、末句说,不再写那些像抒写君子不被君主见用的《惜誓》那样的文字了!

10、己亥杂诗

11、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12、“哀乐”,哀与乐。清顾炎武《路光禄书来感叹成篇》诗:“中年早已伤哀乐,死日方能定是非。”

13、此年的《漫感》诗也云:

14、此句所写,是龚自珍回想自己一生,自觉自己具有双重的性情,从行为上来说,就是既喜欢侠客似的豪气万丈的击剑行为,也喜欢仙人月夜清风的吹箫行为;这、从内心的性情来说,就是下句的既有“剑气”,又有“箫心”。

15、原文:己亥杂诗

16、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17、此诗前两句写景。

18、长铗怨,破箫词,两般合就鬓边丝。

19、道光十年(1830),三十九岁时,他在《纪梦七首》诗的第五首曰:

20、万马齐喑究可哀。

21、九州生气恃风雷,

22、万千哀乐集今朝。

23、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七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

24、国赋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

25、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26、首句写道,我年少时就有“击剑”之志,更有“吹箫”之情。

27、《己亥杂诗其四》

28、按剑因谁怒,寻箫思不堪。

29、龚自珍的这种自觉,其实早在二十一岁时的嘉庆十七年(1812)他就西湖之上填词抒发自己的胸怀,就憧憬此种境界,词牌《湘月》,并有小序曰:“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词曰:

30、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1、少年击剑更吹箫,

32、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33、我的马有病,盼着快到黄昏,以便休息。自己的出行,不像李广那样受窘,关河之处不受阻拦。

34、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铁盐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3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6、“箫心”,幽怨之心。常用来比喻文人的哀怨、悲凉的心境与文心。如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说:“横笛短箫悲远天”。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洞箫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7、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38、一箫一剑平生意,附近狂名十五年。

39、第四句接着写出了很出意外的事:

40、“百年”,一生。“百年心事”,就是龚自珍一生心中挂念的事、念之在斯的事。现在要“心事归平淡”,可见原来的“心事”是很不“平淡”的。

41、此诗描写自己遇到灵箫前后的心境变化。

42、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过镇江时为道士们所撰写的祭玉皇大帝与风神、风雷的“青词”。

43、百年心事归平淡

44、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又在北京考中进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理想所在。现在,他被迫离京,心情是多么复杂呀!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诗的后两句,诗人将笔锋一转,即景抒情,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多么新奇的诗句。在古人眼里,凋谢飘零的落红,总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的“无情物”;然而作者却看到它有情的、积极有为的一面,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再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己亥杂诗(315首)(清·龚自珍)全部内容:

45、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46、谁分苍凉归棹后,

4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8、排比起这些字句,可见龚自珍早就自觉以“箫”“剑”来描述和塑造自我的性情与文字写作的风格,也就十分清晰了。

49、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50、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51、他们对死气沉沉的社会。

52、《己亥杂诗》第九十六首

53、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5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写此诗后,次年在《鹧鸪天·题于湘山旧雨轩图》词云:

5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56、此句是写,龚自珍的悲哀和欢乐,悲伤与喜悦,这些极端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今天同时来到。可见,此日的酒席宴上,灵箫的出现对于已心境“苍凉”的他,是何等的震撼与冲击!在他的心里,已不知这是喜还是悲?是哀还是乐?或者哀中有乐,抑或乐中有哀?总之是使他“苍凉”的心,不在“平淡”,而是分不清了是“哀”是“乐”,涌起了波澜。

57、不拘一格降人才。

58、“剑气”,剑的锐利光芒。常比喻豪侠之气。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剑气凌云,而屈迹于万夫之下。”

59、第三句说,谁想得到,我回乡的船上,心境苍凉——

60、在诗歌的艺术上,龚自珍自称“庄骚两灵魂,盘踞肝肠深”,其诗歌多用象征隐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色彩、构思神奇、想象丰富、奇特,文辞魁玮,接受庄子和屈原的影响较大,其中贯穿一种诗人独有的凌厉剽悍之气,谭献的《复堂日记》说其诗:“以霸气行之”,因而其诗晶光外射,飞动郁勃,富有力度。是对古代理想化诗歌艺术的总结与发展。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影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61、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写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诗,并总命名为《己亥杂诗》。

62、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

63、己亥杂诗第九十六篇原文是用繁体字来书写的文章。此文中能用繁体字来书写的字有:杂、诗、九、十、六:杂的繁体是左右结构的雜。诗的讠字旁繁体写言,诗应写詩。九、六和十按照数字繁体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写法写作玖、陆和拾。因此,此文译文为:已亥雜詩第玖拾陆篇。

64、龚自珍己亥杂诗共有315首。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本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

65、道光六年(1826),三十五岁的他在《秋心三首》中又写道:

6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67、“一例”,一样,同样。宋胡中功《野烧》:“枣丛怕有芝兰种,莫把芝兰一例焚。”

68、在回顾了自己的箫剑平生后,龚自珍想到自己现在辞官南归,不禁又感到今不如昔了:我剑似的豪侠之气,箫一般的幽怨之心,如今都一同地消逝了!

69、首二句,是写自己如今的心境已不同以往。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那是如何的状态呢?其实他自己早在《己亥杂诗》的第二首中就说过:“百年心事归平淡”了。这样理解,那么第三句的“苍凉”,第四句的“哀乐”就更好理解了。

70、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71、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

72、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73、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7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5、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

76、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77、此一句,语意未完,需要连读下句,才能体会出“谁分”的意料之外的含义。

78、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

79、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80、【笺说】

81、道光三年(1823),三十二岁《丑奴儿令》云:

82、作者借题发挥,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材多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作者解放人材,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83、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组诗,以诗人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时弊,表达其反对侵略、呼唤变革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84、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85、此句的“苍凉”,可以形容环境,也可以形容心境,想来时在夏五月,用来形容江淮气候环境,未免勉强;但形容龚自珍辞官回乡,只身南渡,“苍凉”二字,还是恰当的。而且可说,“苍凉”二字,在龚自珍此行中可说多时萦绕其心中,《己亥杂诗》诗中六用此二字,除此外还有:“簴苍凉行色晚”(第十四首)、“册府苍凉六幕孤”(第五十五首)、“谁分苍凉归棹后”(第九师留守)、“野烧苍凉悼达公”(第一百四十五首)、“座客苍凉半酒醒”(第二百一十七首),可知龚自珍的心境却是如此。

86、这种“箫”与“剑”的意象,经常出现于他的诗中。如此后,嘉庆二十五年(1821)二十九岁《又忏心一首》有句:

87、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88、《己亥杂诗其四》,写于离开北京城之时。开篇即明揭归隐之志,诗人崛强而又带有一些伤感地宣称:我的青春还在,还大有可为!其“强半”、“尚”几字颇堪玩味。三四句引陶潜语意,自比无心出岫、独往独来的白云,一种刻骨的傲态,一种嵚崎磊落的人格风范凸起于字里行间。

89、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90、风格是雄奇与哀艳并存。本文就谈谈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9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19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