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有关地球的资料精选好句47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物质实体。狭义的国土资源只包括土地、江河湖海、矿藏、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广义的国土资源还包括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2、农业资源

3、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水产)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研等。

4、地幔下面就是地核了,地核平均厚度约为3400公里,又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这里是地球的中心,也是地球热量最高的地方,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一般认为是可流动的液态物质,地震的横波不能在这里传播,过渡层的厚度约140公里,而内地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公里的球心,一般认为这里的物质是固态的。

5、地幔(Mantle)是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6、构成地球的主要化学元素有铁(32.1%)、氧(30.1%)、硅(15.1%)、镁(13.9%)、硫(2.9%)、镍(1.8%)、钙(1.5%)、铝(1.4%);剩下的1.2%是其他微量元素,例如钨、金、汞、氟、硼、氙等。

7、地球资源通常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至2050年,人类将需要额外的1.3个地球才能提供足够的供可持续使用的资源。土地资源:地球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其中人类可利用的耕作土地14.5亿公顷,牧场34.2亿公顷、森林与林地38.8亿公顷。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土地退化全球大约20亿hm2,相当于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矿产资源:全球使用的90%能源取自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80%以上工业原料取自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资源都属于用一点少一点的耗竭性资源。目前地球上探明的可采石油储量仅可使用45~50年,天然气储量总计为180亿立方米可使用50~60年,煤炭可使用200~300年,主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可使用几十年至百余年。按照目前的开采规模,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数矿产资源包括铜、铝、锡、锌、金、银等都将被开采完毕。海洋资源:海洋和海洋区污染严重。由于陆地和海洋资源压力不断增大以及不断开采海洋沉淀物,导致海洋和海岸不断退化;由于向海洋排放的氮过多,海洋和海岸带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但是只有2.5%为淡水,实际上可供利用的淡水仅占世界淡水总量的0.3%。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全球有12亿人用水短缺。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森林资源: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39.52亿hm2,占陆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积0.62hm2,单位面积蓄积110m3/hm2。1990~2000年,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890万hm2。2000~2005年虽然全球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280万hm2,但是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730万hm2。生物资源: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生命之树”项目的统计,目前可能有500万~1亿种生物生存在地球上。然而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气候资源:空气污染严重,气候变化明显。工业革命以后,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大幅度变化的土地利用、水泥生产和生物燃烧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了地球的臭氧层破坏,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到本世纪末,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将使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一倍,最终将导致全球的平均温度上升6℃。

8、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9、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10、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震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这一类比单位让人更加摸不着头绪)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扩展资料地球的内部结构发现的背景: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

11、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12、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

13、但是我们不能再无节制得向地球索取,能源终有一天会枯竭。

14、扩展资料

15、赤道周长:4万千米

16、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17、森林资源

18、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19、经典的生物资源是指当前人类已知的有利用价值的生物材料,泛义而论,对人类具有直接、间接或具潜在的经济、科研价值的生命有机体都可称为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等。

20、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21、由于质量层化(质量较高者向中心集中)的缘故,据估算,构成地核的主要化学元素是铁(88.8%),其他构成地核的元素包括镍(5.8%)和硫(4.5%),以及质量合共少于1%的微量元素。

22、地球的内部构造分为,地心,地幔,地壳,内部有炽热的,熔岩岩浆,地壳板块儿在漂移运动。地球表面有水和大气层。

23、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气层和磁场,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是一个蓝色星球。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已有45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24、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25、地核主要由铁、镍、铅、金、银、铀、钨等金属元素构成,以黄金为例,地球上99%的黄金都集中在这里,这是由于地球刚形成的时期是一颗熔岩星球,重金属元素更容易下沉,而较轻的元素只是浮在表面上,时间长了之后,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都集中到了地核及其附近,就拿地球上的黄金来说,地质学家们认为地表上的可开采黄金量不足地球黄金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而如果能将地核部位的黄金拿出来的话,那么地球上每个人将可以分到1000吨黄金。

26、构成地幔的主要矿物质则包括辉石、橄榄石等。至于地壳的化学构成,氧是地壳内丰度最高的元素,占了46%。地壳中的含氧化合物包括水、二氧化硅、硫酸钙、碳酸钙、氧化铝等,而地壳内含量最高的10种化合物、绝大部分构成地壳常见岩石的化合物均是含氧化合物。

27、因为对地球来说人类就像襁褓里的婴儿,那么的脆弱,是地球孕育了所有的生命,地球就像摇篮,我们赖以生存。

28、平均半径:6371千米

29、国土资源

30、海洋资源

31、拓展资料

32、到了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也存在着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确认那里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地质学上称之为“古登堡面”,而这两个地质层面就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了。

33、地核部位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这里的物质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平均温度在5000℃左右,核心温度约6600℃,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上1000℃左右。

34、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

35、化学组成:

36、地壳的厚度平均达17公里,其中海洋部分地壳厚度大部分在10公里以内,而大陆地壳厚度平均达33公里,最厚的地方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壳厚度可达70公里左右,但是相对于地球的整体厚度,它还比不上蛋壳对比鸡蛋的厚度比例。

37、简单来说,地球的构造从外向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层面,这并非科学家们主观的臆测,而是科学探测的结果,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在1910年就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约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于是他推测也是地壳的底层,下面应该是和地球不同的物质,而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下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这里被确认为地幔的上边界,地质学上称之为“莫霍面”。

38、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地球已有44~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39、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40、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温度非常高,有4000~6800℃。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2%。根据地震波的变化情况,发现地核也有外核、内核之别。

41、地球是宇宙爆炸产生的星体。距今已经有45亿年,在磁场引力的作用下,不断的吸收其他的小的星体,而最终形成的并且本身是在自转,而且在太阳系围绕着地太阳公转。

42、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43、地壳的下面就是地幔了,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最上端为岩石圈,下面为软流层,它的厚度约为2800公里,是地球分层构造中质量最大的部分。

44、生物资源

45、地球内部结构可以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46、主体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内地核。拥有由外地核产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气体包围,称为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氮、氧、氩。

47、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9.17~1935.9.19)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19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