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学58句
1、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2、第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将落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晨见”或“朝觌”;
3、在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的结构,主要有三派学说,即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下面我们分别解释一下:
4、古代观测二十八宿出没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5、浑象。模拟“浑天说”宇宙模型。按照已经掌握的天文资料,模拟天地结构、日月运转。基本形状是一个象征着天球的大球,
6、简仪。浑仪的简化改良版。去掉了环圈重叠系统,又把赤道坐标和地坪坐标分开,方便观测。
7、盖天说,浑天说,昼夜说
8、所以他重视的天区,他所重视观测的天区,只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北天极所在的北天区,还有一个就是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星。
9、镇星:土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体(类木)巨星。古代中国亦称之镇星或填星。
10、《史记·天官书》中说道:“月食始日,五月者六,六月者五,五月复六,六月者一,而五月者五,凡百一十三月而复始。故月蚀,常也。”这一段文字中的数字由于千百年流传中的讹误而有矛盾,但,月食是有规律的,月食是件正常的天象,这却是叙述得十分明白的。
11、星宿观测方法:
12、向北的这部分所指的方向就是北天极的位置,另一侧对应的当然就是南天极了。但是,我们在北半球的祖先只能看到北天极。
13、在《灵宪》中记载了日、月角直径为整个天周的“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广二百四十二分之一”。“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化成现代通用角度单位即为29'21",如此得到日、月的角直径当为29'35.3"。这和近代天文测量所得的结果误差只有2'左右。
14、仰仪。跟贵州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外观是一样一样的。
15、水运浑天仪,豪华版的浑仪。
16、第四是在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旦中”。
17、第一是在黄昏日落后的夜幕初降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昏见”;
18、木星为岁星(不是太岁)
19、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20、火星为荧惑
21、古代天文仪器种类很多,但归总起来大概可分为四大类:观测类、记时类、模拟类、综合类。
22、二十八星宿:
23、水星为辰星;
24、夏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北点,太阳的周日平行圈一大半在地上,一小半在地下,表示着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多,在地下的时间少,日出在东北方,日落在西北方。冬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南点,周日平行圈有一大半在地下,一小半在地上,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少,而在地下的时间多,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25、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26、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以北天极为中心,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
27、他们还主张,太阳只能照射16.7万里,超过这个距离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白天就是太阳走到距离我们16.7万里以内的范围,而晚上则在该范围之外。
28、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1231-1316,图4)在授时历中对天文数据进行重新测定,他改革的天文计算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全面用内插法三次差计算,即所谓“垛叠招差”。二是引进了球面直角三角形法,即所谓“立浑比量”。图5左侧是郭守敬研制的天文观察仪器“简仪”。
29、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30、南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图2)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过去使用的《元嘉历》存在很大误差。于是祖冲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至公元462年编制成了《大明历》。并于公元510年开始正式颁布施行。
31、名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32、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33、浑天说还认为天球北高南低,绕通过南北天极的轴旋转。垂直于南北极轴把天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的大圆就是天赤道。与赤道斜交成大约24度角的大圆是黄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过日心并与天赤道平行的圆是太阳的周日平行圈,它代表着太阳每日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天球绕南北极轴旋转一周就是一日。
34、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是我国古代对星空的划分,它们的起源远在周、秦以前。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35、唐朝天文学家张遂(僧一行,公元673-727,图3)青年时代到长安,研究天文和数学,成为著名学者。他为修订历法,测量日、月、星辰在其轨道上的位置并掌握其运动规律,他改进了张衡的“浑天仪”,制造出“浑天铜仪”。他使用“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观测天象时可以直接测量出日、月、星辰在轨道上的坐标位置。他推断出天体上的恒星是移动的,这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公元1656-1742)早了一千多年。
36、在盖天说和浑天说中,日月星辰都有一个可供附着的天壳,盖天说的附着在天盖上,浑天说的附着在像蛋壳一样的天球上,都不用担心会掉下来。但是后来人们观测到日月星辰的运动各自不同,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甚至在一段时间中停滞不前,根本就不像附着在一个东西上。所以就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宣夜说”。
37、四象分布于黄道和白道近旁,环天一周。每象各分七段,称为“宿”,总共为二十八宿。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38、浑天说也是古代人讨论的天地结构说之一。浑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鸡蛋,大地像其中的蛋黄,天包着地如同蛋壳包着蛋黄一样。
39、历法是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方法。简单说,历法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历法改革史。
40、宣夜说打破了天的边界,为我们展示了依托,因此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运动规律。宣夜说打破了天的边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宇宙空间。
41、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天文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在这段时期内,涌现出了许多讨论天地结构的学说,盖天说就是其中一种,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
42、计时类:
43、在中国天文学史上,浑天说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浑仪和浑象的结构就和浑天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天文学的有关理论问题的解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44、盖天家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运动一年中有七条道路,称为“七衡”。最内一道叫“内衡”,夏至日太阳就沿内衡走一圈;最外一圈叫“外衡”,是冬至日太阳的路径;其他节气里,太阳沿中间的五道运行。这就是盖天家的“七衡六间”。
45、漏刻。据说是原始社会,烧纸的陶器漏水了,嘟滴嘟滴的就来了灵感。
46、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倒扣着的大锅,它覆盖着像棋盘一样的大地。这样的天地形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疑问:圆形的天怎么能够与方形的大地合拢呢?因此,后来的盖天家们又主张,天好比是圆形的斗笠,地就像扣着的盘子,两者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的拱形。这种盖天说既能克服“天圆地方”说的缺点,也能解释很多天象。
47、金星为太白,亦称启明(清晨所见),长庚(清晨所见);俗指太白星宿,又称金星、启明、明星、长庚。土星为镇星,亦称填星,古罗马人称作维纳斯。
48、第二是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昏中”;
49、天文学与历法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我们只有确定每一天在其中确切的位置,才能记录历史、安排生活。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对每一天的日期都有几位详细的规定,这实际上就是历法在生活中最直观的表达方式。
50、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是我国本土天文学创作。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具体如下:
51、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日食和月食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天变现象。而司马迁根据历代月食,总结出月食现象的发生存在一种周期性的规律。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交食周期的数据。
52、中国古代天文学,最辉煌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1、天文观测与记录;2、是历法授时;3、天文仪表器具。
53、浑仪。是用来测量天体坐标和两个天体之间角距的。浑仪在汉代时候叫做“浑天”,这跟当时的“浑天说”天地结构有关。
54、中国古代的星受区划历史悠久,在方法上自成一体。中国的古代天文学有这样的特点,因为观测者地理的纬度是在黄河流域,也就是北纬35度左右。
55、所谓的北天极也就是地球的正北的方向,我门可以想象,将地球的北极点和南极点用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直线连接起来。这条直线从地球的南北两极分别伸向无穷远。
56、东汉天文学家张衡(78-139,图1)从小在数学、地理、文学等诸方面,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他在担任太史令时主持观测天象、编订历法、候望气象、调理钟律(计量和音律)等事务。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重要贡献,即发表著作《灵宪》和制作浑天仪。
57、这种学说认为,天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没有任何形质,因为天离我们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它就是一种苍苍然的感觉。日月星辰自然地漂浮在空气中,不需要任何依托,因此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运动规律。
58、历法能使人类确定每一日再无限的时间中的确切位置并记录历史。历法以使用方便为目的,按一定法则,科学地安排年月日。日以上的时间系统计量与安排属于历法范畴。历法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年、月、日都直接与天体运行周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