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管理制度精选200句
1、(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2、未按照设计要求对生产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处理。
3、(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4、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的矿山关键巷道防水门设置与设计要求不符。
5、五、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6、(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
7、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依据以下步骤制定:考虑存在什么风险,需要从哪些方面控制风险;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流程;考虑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将法律法规的条款转化为制度的内容;考虑制度中需要被追溯的内容,设置记录。
8、(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9、(4)电气系统;
10、六、例会制度。
11、八、告诫制度。
12、(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3、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申报和监督管理情况;
14、相邻矿山的井巷相互贯通。
15、(3)盛装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未定期进行检测。
16、检查考核的标准:依据相关省市的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现场管理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打分;
17、确定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开展常态化事故隐患排查;
18、有以下八项:
19、地表水系穿过矿区,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防治水措施。
20、三、必须按标准选用、安装电气设备设施,规范敷设电气线路,严禁私搭乱接、超负荷运行。
21、本判定标准适用
22、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等。
23、一事故隐患分类。包括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二,排查。
24、六、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
25、可以根据隐患内容和部位确定排查时间,一周排查几次,一个月几次;还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
26、安全出口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要求。
27、对于企业而言成立专门的安全隐患排查班组,及时进行企业生产作业中的安全隐患排查,一旦发展或检查出有隐患苗头,立即组织安全专业或特种岗位安全作业人员进行隐患消除整改,并达到安全生产作业耍求。
28、上山道路坡度大于设计
29、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表与井下形成贯通,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30、在突水威胁区域或可疑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进行探放水。
31、(5)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铸造、浇铸流程未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32、(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3、对事故多发部门,由监察部门与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告诫谈话,限期整改,促进安全生产。
3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5、(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36、(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37、(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38、(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39、七、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40、根据本企业生产装置的特点,隐患排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1、建材行业。
42、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43、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44、每月定期召开安全例会,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对重大安全事项建立会商制度。
45、开采错动线以内存在居民村庄,或存在重要设备设施时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46、(4)铜水等高温熔融有色金属冶炼、精炼、铸造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存在非生产性积水;熔体容易喷溅到的区域,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
47、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48、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措施及实施;
49、(11)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50、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系列为了保障安全而制定的条文。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将危害降到最小,安全管理制度也可以依据风险制定。
5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52、(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53、(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
54、(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5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制度
56、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
57、四、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制度
58、你好,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一般是多久一次?
59、(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60、边坡存在滑移现象。
6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62、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包括具体包括:
63、(6)高温工作的熔融有色金属冶炼炉窑、铸造机、加热炉及水冷元件未设置应急冷却水源等冷却应急处置措施。
64、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
6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6、(6)氧枪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及温度监测,未与炉体倾动、氧气开闭等联锁。
67、四、应急救援制度。
68、(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9、七、报告统计制度。
70、二、必须确保生产工艺布局按规范设计,严禁安全通道、安全间距违反标准和设计要求。
71、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72、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及复杂的矿井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探放水作业队伍或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
73、地下转露天开采,未探明采空区或未对采空区实施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74、成立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队伍,制定预案,添置设施,建立起应急救援体系。
75、(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7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77、(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78、(9)使用煤气(天然气)的烧嘴等燃烧装置,未设置防突然熄火或点火失败的快速切断阀,以切断煤气(天然气)。
79、本判定标准适用于判定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80、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81、检查记录应当有检查人员的签字,定期自行检查报告应当存入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82、(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83、没有及时填绘图,现状图与实际严重不符。
84、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1、在各作业班组进入工地后正式上岗作业前,项目部必须对班组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班组教育、项目部教育、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并建立教育记录挡卡;如果由于安全技术交底不清楚、不全面,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必须追究教育或交底人的责任。2、各级安全教育具有针对性,对待各班组不可千篇一律,应付差使。3、项目部要经常组织干部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规范和标准,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通过学习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目的。4、要坚持开展每周星期一安全活动日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组织、有内容、有目的、有要求,一般可小结上周安全工作情况,根据本周工作情况提出和强调搞好安全
85、未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采场边坡、排土场稳定性进行评估。
86、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87、(5)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查,出现严重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砖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等未报修或报废,仍继续使用。
88、为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品种和特性,按照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时间、频次和内容进行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一般分为日检、周检、月检和年检等。
89、四、必须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规范液氨、燃气、有机溶剂等危险物品使用和管理,严禁泄漏及冒险作业。
90、(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91、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92、(10)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未设置可靠的切断装置;车间内各类燃气管线,在车间入口未设置总管切断阀。
93、有色行业。
94、擅自开采或破坏设计规定保留的矿柱、岩柱和挂帮矿体。
95、事故隐患排查与日常巡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96、(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97、(1)吊运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
98、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山,未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采取防火措施。
99、进行风险识别和事故隐患排查重点部位;
100、(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101、工作帮坡角大于设计工作帮坡角,或台阶(分层)高度超过设计高度。
102、广泛开展“查隐患、堵漏洞、保平安”活动,对排查出的隐患,严格按定人员、定项目、定时间、定经费的“四定”要求,限期整改,
10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办法
104、(1)水泥工厂煤磨袋式收尘器
105、这个没有具体规定,关键看你单位的管理水平决定,可以一个月检查一次,也可以二个月检查一次,由各单位的管理制度规定.
106、(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107、(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108、(7)冶炼炉窑的水冷元件未配置温度、进出水流量差检测及报警装置;未设置防止冷却水大量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如:快速切断阀等)。
109、进行事故隐患治理的验收和效果评估;
110、高度200米及以上的边坡或排土场未进行在线监测。
111、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112、(8)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113、具有严重地压条件,未采取预防地压灾害措施。
114、(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115、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16、排水系统与设计要求不符,导致排水能力降低。
117、冶金行业。
118、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119、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120、五、目标管理制度。
121、(2)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122、(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123、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
124、提升系统的防坠器、阻车器等安全保护装置或信号闭锁措施失效;未定期试验或检测检验。
125、(4)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存在积水,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金属铸造、连铸、浇铸流程未设置铁水罐、钢水罐、溢流槽、中间溢流罐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126、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127、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128、安全隐患排查,没有固定的排查时间。对于监督管理部门而言,即发现即排查即督改,将安全隐患整改消除。
129、细化明确了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层层落实了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
130、将安全生产纳入全厂综合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责任,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实行“一票否决”。
131、一级负荷没有采用双回路或双电源供电,或单一电源不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需要。
132、一、必须证照齐全,确保厂房符合安全标准和设计规范,严禁违法使用易燃、有毒有害材料。
133、(一)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34、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规章制度;
135、未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或分层的方式进行开采。
136、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137、对部门内安全工作建立备案报告制度。
138、(9)高炉、转炉、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等设施的煤气管道未设置可靠隔离装置和吹扫设施。
139、进行事故隐患分类分级及上报;
140、定期自行检查
141、一、安全责任制度。
142、建立健全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43、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包括的内容有:
144、(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145、(二十)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146、(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14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48、相邻矿山开采错动线重叠,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149、地面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或井下使用的普通变压器采用中性接地。
150、是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生产经营单位度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151、(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152、检查内容:安全生产意识和思想、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检查安全设施和隐患、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开展、安全事故的处理等;
153、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制度
154、检查频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自查与他查;
155、擅自开采各种保安矿柱或其形式及参数劣于设计值。
156、矿井未按照设计要求建立机械通风系统,或风速、风量、风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157、(7)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未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附属设备设施未按防火防爆要求配置防爆型设备;柜顶未设置防雷装置。
158、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159、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
160、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161、(3)消防设备;
162、二、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和使用制度
163、(10)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164、一、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65、(8)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查,出现严重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砖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等未报修或报废,仍继续使用。
166、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进行统计分析。
167、广泛宣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每月定期举办分类培训,使各部门相关安全人员受教育面达100%。
168、三、教育培训制度。
169、(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170、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对企业有哪些规定。
171、未配齐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和自救器。
172、(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173、隐患整改八定原则指的是:
174、(3)盛装铁水、钢水与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未按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17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76、事故隐患排查方式
177、(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178、(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179、(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18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管理制度;
181、井口标高在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米以下,未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82、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
183、(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
184、(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185、二、隐患排查制度。
186、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和职业卫生制度;
187、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188、(1)安全基础管理;
189、巷道或者采场顶板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支护措施。
190、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91、(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吊运影响范围内。
192、受地表水倒灌威胁的矿井在强降雨天气或其来水上游发生洪水期间,不实施停产撤人。
193、(2)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
194、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195、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
196、(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197、三,报告四,整改及结果。
198、是明确法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答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199、(2)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00、五,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