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古诗三首上册教案精选好句74句
1、《夜书所见》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作者:苏轼
5、欲把西湖比西子,
6、第一首诗山行。深秋寒意的山路上,小路曲折,诗人走着走着就停下了,被眼前的风景所吸引,那就是枫叶红了。
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8、全是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潭面无风镜未磨。
11、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12、作者:李白
13、作者:刘禹锡
14、第2首赠刘景文讲的是秋天的荷花凋谢,荷叶枯萎。只有开败了的菊花还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要记住啊。
15、这首诗描写景物的诗句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6、孤帆一片日边来。
1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8、《赠刘景文》是一首勉励诗,诗歌在前两句描写了萧瑟的秋景,可在后两句,画风一转,末句的硕果累累,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生机勃勃。
19、三年级上册古诗《古诗三首》应该分别是《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20、【翻译】: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21、赠刘景文
22、天门中断楚江开,
23、【唐】刘禹锡
24、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25、水光潋滟晴方好,
26、④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
27、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8、【翻译】:
29、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0、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1、饮湖上初晴后雨
32、《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白话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2、《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话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白话文: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识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白话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5、《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白话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33、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4、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35、【宋】苏轼
36、山色空蒙雨亦奇。
37、望天门山
38、《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描写景物的诗句。
39、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40、望洞庭通过谢秋天月下洞庭湖美景,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宽广豁达的胸怀。
41、②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42、描写景物的诗句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43、《山行》中的深秋景致,在诗人眼中充满生机,特别是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用鲜明的色彩驱散了首句“寒山”带来的清冷,反而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生机盎然。
44、①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45、【唐】李白
46、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47、《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48、古诗三首》所选取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大家在学习时可以尝试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借助课本中的插图,自主地进行学习。
49、白银盘里一青螺。
50、遥望洞庭山水翠,
51、夜书所见
5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53、《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新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54、《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55、碧水东流至此回。
56、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5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8、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9、淡妆浓抹总相宜。
6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5、三年级上册语文17了古诗三首有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66、《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
67、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8、两岸青山相对出,
69、③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70、湖光秋月两相和,
71、第3首。夜书所见。色色秋风吹动梧桐叶,江上吹来的晚风让我思念起了家乡。夜深人静,远处亮着灯,小孩玩着蛐蛐还没有睡觉。
72、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73、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74、《夜书所见》描写的是寒凉的深秋景色,烘托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