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古诗三首上册
1、反义词:肥——瘦雪白——乌黑
2、唐代·胡令能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游山西村: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美酒浑浊不澄,
5、《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萧萧”两字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 “送”字引出”寒声”。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6、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在内容和情感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7、清代·高鼎
8、四年级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近义词:
9、小学二年级】
10、【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11、《舟夜书所见》
12、【橙黄橘绿】表面意思“橙子将黄,橘子犹绿”,指秋季景物。
13、诗意: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1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5、这三首古诗的共同之处在于所描绘的都是深秋时节的景色。三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山行》描写了寒山、石径、人家、枫林、霜叶;《赠刘景文》描写的是荷、菊、橙、橘四种季节性景物;《夜书所见》则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篱落、灯火。三首诗在情感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山行》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和寂寞的心情。
1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7、肥——胖雪白——结白
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露似真珠月似弓。
20、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中心意思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
21、【宋】苏轼
22、《小儿垂钓》
2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4、课文主题:
25、【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26、一道残阳铺水中,
2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8、横看成岭侧成峰,
29、《望洞庭》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30、《咏柳》
31、【篱落】篱笆。
32、唐代·贺知章
3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5、《题西林壁》宋苏轼
36、唐代·王之涣
37、《宿新市徐公店》
38、只缘身在此山中。
39、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40、回乡偶书贺知章
41、《山行》的注释是:登上秋天的深山,小路弯弯曲曲,白云缭绕的深山之间,隐约可看见有人家居住。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大喜欢看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42、梅雪争春未肯降,
43、作者介绍:
44、【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是写景,表现了诗人久久站立在黄鹤楼上,深情地目送友人乘船远去时的留恋。作者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借景抒情。]
46、《敕勒歌》
47、第一首《独坐敬亭山》
48、北朝民歌
49、一座座山绕一道道水,一道道水环一座座山,重重叠叠,回环曲折,正当怀疑是否会无路可行之时,
50、【知】猜想。
51、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三首古诗意思:
52、《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
53、意思:只有一只小船向远处去,渐渐在碧空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向天边奔流。
54、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55、剥bō(剥落)bāo(剥皮)
56、丰收之年用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5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8、雪却输梅一段香。
59、《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60、【作者】苏轼【朝代】宋
61、骚人阁笔费评章。
62、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见录》等。
6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4、扩展资料
65、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
66、山行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67、夜书所见通过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68、《夜书所见》的注释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起自己的家乡。
69、意思: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70、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71、精彩赏析:
72、多音字:兴xìng(高兴)xīng(兴起)
73、【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74、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75、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7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7、赠刘景文
78、意思: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79、《赠刘景文》的注释是:荷花凋谢,连那攀雨的荷叶也已经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寒斗霜的枝干。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8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8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82、稀——疏寻——找卧——躺
83、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84、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85、可怜九月初三夜,
86、唐代·柳宗元
87、《忆江南》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
88、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89、暮江吟(唐)白居易
9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1、赠汪伦李白
92、三首诗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借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
93、卧——坐
94、半江瑟瑟半江红。
9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6、笼lóng(鸡笼)lǒng(笼罩)
97、《登鹳雀楼》
98、诗的大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99、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100、稀——密疏疏——稠密
101、第三首《忆江南》
102、远近高低各不同。
103、古诗词三首相同点
104、第二首《望洞庭》
105、你吹着萧,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即将临近,
106、【梧】梧桐树。
107、从今后,若有机会的话,
108、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10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0、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11、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是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11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13、《暮江吟》唐白居易
1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句导读:这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及朋友要去的地方,是叙事。“烟花三月”传神地写出了三月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
115、赠刘景文是苏轼写给刘景文的一首诗,诗中生动的展现了深秋初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116、唐代·白居易
117、《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
118、唐代·李绅
119、唐代·李白
120、清代·查慎行
121、梅须逊雪三分白,
122、夜书所见
12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2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2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26、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再访此村)
127、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128、《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129、宋代·杨万里
130、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本来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
131、《夜宿山寺》
132、《悯农》
133、五、问题归纳:
13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35、《江雪》
136、【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137、【擎】举,向上托。
138、【作者】卢钺【朝代】宋
139、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140、《赋得古原草送别》
14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14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43、诗词大意:
144、不识庐山真面目,
145、倏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146、【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147、(宋)苏轼
148、【夜书】晚上写。
149、【正】最
150、布衣衫,普通帽,简朴的古风依存。
151、《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52、雪梅(宋)卢钺
153、宋·杨万里
154、意思: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155、《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
156、字词解释:
157、意思:朋友就要告别黄鹤楼东去了,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15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59、《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前两句写景,”荷尽” “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160、《独坐敬亭山》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161、《小池》
162、【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163、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164、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65、题西林壁
166、《村居》
167、【宋】叶绍翁
168、【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169、四年级1古诗三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