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古诗朗诵串词优选好句67句
1、《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四围春色,水波一如既往。独立镜湖之旁,物是人非,落寞感伤。
2、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注:衰『四支平声』
3、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4、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回归,鬓毛衰落。从满腔的感慨转而到戏剧化的儿童笑问,从儿童方面,这只是淡淡的一句问话而从作者方面,一句问语,却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和被人当成宾客的悲哀,都淡淡的反应在了这一句问语中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意思是: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7、少小离家老大回,(仄仄平平仄仄平)(回:十灰)
8、这两首诗是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9、回乡偶书二首⑴
1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儿童相见/不相识,
12、这首诗用了比对的手法,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13、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1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5、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16、再看押韵,这首诗是首句入韵式,所以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但是第一句“回”、第四句“来”同押十灰韵,而第二句“衰”押四支韵。所以从押韵来看,这首诗是出韵的,不符合绝句的要求。
17、古韵平仄:平平通仄通通仄,仄仄仄通平仄平。注:来『十灰平声』
18、回乡偶书不是李商隐的诗,是贺知章的诗。
19、《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
20、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21、贺知章〔唐代〕
22、原始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3、《回乡偶书其二》的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24、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25、《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6、《回乡偶书》不是杜甫写的哦,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27、儿童相见不相识,(平平平仄仄平仄)
28、同时用欢乐的场面表现手法,写出了自己思念故乡的哀情。
29、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30、提示要点:三四句写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是重重的一击,引出了无穷感慨,久客伤老,反主为宾的悲哀都包含在这一“问”中。并且,儿童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的笑貌,与诗人鬓毛疏落、老迈衰颓的沧桑形象呼之欲出,又强化了这种感慨伤怀。全诗在这有问有答处悄然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与回味。
3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4、【其二】
35、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7、《回乡偶书其一》的译文: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8、少小离家老大回,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自对,写出了自己久居他乡数十年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39、少小/离家/老大回,
40、《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41、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42、乡音无改鬓毛衰。(平平平仄仄平平)(衰:四支)
43、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离乡背井的伤感,也有老大回乡的喜悦。
44、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45、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46、原始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7、《回乡偶书二首》
48、平仄分析:
49、朗诵回乡偶书,在字里行间,理解了一个归乡游子感叹青春易逝,年华易老的含义
50、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1、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5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53、《回乡偶书》古诗文有两篇,又叫《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是“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54、笑问/客从/何、处、来。
55、可以这样读:
56、回乡偶书使用的表达技巧是对比的修辞方法。
57、《回乡偶书其一》原文如下:
58、乡音/未改/鬓毛衰,
59、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60、【其一】
61、回乡偶书
62、这首诗的平仄与标准句式相符,虽然有几个位置平仄不符。但都在三、五字的位置上,根据一、三、五不论的原则,从平仄上来看,这首诗是完全合律的七绝。
63、《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作,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划分为:
64、笑问客从何处来。(仄仄仄平平仄平)(来:十灰)
6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66、今韵平仄:平平通仄仄通通,仄?仄平平仄平。
67、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唐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