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古诗简单诗意精选35句
1、孤帆远影碧空尽,
2、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即五绝),它是由四个五言句组成,五绝正文都是二十个字。
3、王之涣〔唐代〕
4、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下人。
6、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7、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8、《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9、《蒲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意画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镇
10、凭栏未忍下,为待月华圆。
11、鹳雀楼又名雀鹤楼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12、再以几首以《登楼》为题的五绝为例:
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14、登鹳雀楼
15、登楼明·赵瑗妾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
18、唯见长江天际流。
19、白话译文
20、小白梅逾耿,深青竹更研。
2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2、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3、译文及注释
24、不是登鹳雀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应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5、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26、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27、原文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意画 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3、译文 现代文译文之一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28、这几个意象符合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意,全诗是:
29、烟花三月下扬州。
3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31、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诗味浓郁。由这首小诗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就是抒情短诗末尾宜用含蓄笔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嚼。
32、“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33、登楼宋·杨亿
34、故人西辞黄鹤楼,
35、原文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意画 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