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观察角度变化的诗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画栋朝飞南浦云,

2、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闲云潭影日悠悠,

4、物换星移几度秋。

5、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敲锣卖糖,各管一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众口难调清官难断家务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两岸青山相对出,

10、出自南宋李清照的《声声慢》,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11、李白

12、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13、《滕王阁诗》

14、三、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功成名就期

15、孤帆一片日边来。

16、阁中帝子今何在?

17、分析: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18、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观察角度变化的诗句

19、佩玉鸣鸾罢歌舞。

20、滕王高阁临江渚,

21、作者:苏轼

22、译文

23、关于角度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4、能说明观察点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26、珠帘暮卷西山雨。

27、天门中断楚江开,

28、赏析:

29、碧水东流至此回。

30、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1、《望天门山》

32、槛外长江空自流。

3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苦烦闷期

34、王勃

3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6、题西林壁

37、朱元璋出自朱元璋的《愤题和尚诘问》此诗作于鄱阳湖大战后,朱元璋以少胜多击败陈友谅百万大军第二天私访至一寺院,主持看其煞气很重,便想解其煞气,打问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墙壁上赋诗一首,大笑而去。此时的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已经有扫平宇内,一天天下的志向,诗句之中时刻透露出王者之气。

3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2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