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背景图悯农
1、四海⽆闲⽥,农夫犹饿死。
2、因为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是给地主打工干活的,春天种上种子,到秋天收获了粮食后是要全部交给地主的,自己只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出工干活挣不下钱,打下的粮食也不是自己的,每天吃不饱穿不暖,长期下去只有饿死这样的死路一条了。
3、我们这个民族诞生在一片天荒地老的旷野里,当两河绿洲和古埃及的农夫只需把种子撒进大河冲击的沃土里就能坐享天成时,我们的农夫只能胼手胝足地在贫瘠的黄土地上耕种糊口的食粮。
4、勤俭节约
5、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这段时期是宣武混乱年代,根据年代背景我们可以判断,因为战乱导致农民也异常艰辛,作者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写下这首诗。
6、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
7、全文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李绅的《悯农》,之所以成为中国儿童的启蒙之作,就在于它用最平实的语言,刻画了最朴实的形象,把这两个生活理念展现出来。
9、《闽农》其一李绅
10、李绅是中唐和白居易、元稹齐名的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秉持着民生疾苦的《悯农》就是大唐诗坛后期接地气的佐证之一,大唐诗人开始关心吃饭问题。
11、《悯农》是由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李绅自幼好学,二十七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12、试想一下,一个在三岁就会诵读《悯农》并懂得劳动艰辛、勤俭节约的孩子,当然可以为他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13、当时,李绅和李逢吉两人一起登上观稼台游玩。虽然两人都身处官职,但是心中也是颇多感慨。当即李逢吉站在高台上不惊感叹吟了一首诗,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升官能像登高一样这么快就好了。但是李绅却被下面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民深深感动了,他们头顶烈日,手持锄头辛勤的劳作着。李绅看到此景十分感慨,不禁写下了《悯农》诗两首。这两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一直被流传至今。
14、因为在因为在封建社会时期,劳动人民被压迫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收入大部分都要交给地主,而劳动人民本人所得到的粮食非常少,所以经常的出现饿死的情况,尤其是灾年,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此杜甫曾写过一首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5、创作背景:
16、诗名是《悯农二首》其二。
17、悯农一诗生动地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封建社会劳动率低下、上层社会层层盘剥、重税重赋等多种原因下,尽管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奈何产出低,大部分都上交士绅朝庭了,留给自己的很少,根本吃不饱。
18、古往今来,耕地种庄稼就是投身田间的农夫天大的事情,而这也是古代解决吃饭问题时最重要的思路和智慧,一句话:要想吃饱饭,就得种庄稼。
19、唐代诗⼈李绅的《悯农·其⼀》
20、唐朝著名诗人李绅出生于毫州的乌程县,从小勤奋好学,忧国忧民。他幼小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了,后来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当时母亲一心想他考取功名,进朝为官。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终于考取了进士,当时得到皇帝的赏识,他才学出众,被任职为翰林学士。从此以后,他就踏上了仕途之路,在官场中起伏度过一生。但他人生最闪光的部份并不在官场,而是成为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
21、李绅出生于唐朝,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他虽然身处朝廷,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曾经有一年夏天,他回家乡毫州探望亲人。当时在毫州正好碰到他的同窗好友李逢吉,李逢吉那时候任职浙东节度使,正好也是经过毫州。两人久别重逢,都非常高兴,相互畅谈了一番。
22、农夫早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想活下去,既要多种庄稼,又要省吃俭用。
23、"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组诗作。这些诗集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时期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饱受饥饿折磨的现实问题。
24、悯农中的农夫也是一样自己种的粮食也是要用来卖钱交租!反应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
25、以下是原诗:
26、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力、地力和自然条件的局限,无论如何地辛勤劳动,收成总是有限。
27、第二首诗则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午夜劳作的景象,概括地描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一生,最后以“白菜一碟,白菜一碗”等近似含蓄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诚的同情之心。
28、据说,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
29、面对大自然,这个喜怒无常的暴君,除了叹息之外,农夫又能怎样,即便是在今天,地震、海啸、洪涝、干旱这些天灾,也常常令人束手无策。
30、卖碳翁中"心忧炭贱愿天寒",天气那么冷,老人还是希望再冷一些,炭的价格好能提上去,完全不顾及自己怎么挨冻!
31、它们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文学史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是近代以来被选为小学课本的思想教材。
32、农民终年辛勤劳作,夜以继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纵然是一年到头的辛苦劳作,他们所有的劳动成果,都被统治阶级搜刮一空,农民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农民没有了粮食,没有了御寒的棉衣,只能被活活饿死,冻死。所以劳动人民要团结起来,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4、关心吃饭,就要从粮食说起,对于以农耕文明起家的中国来说,粮食一直都是头等大事,来源无外乎两种:自己耕种、不劳而获。
35、春种⼀粒粟,秋收万颗⼦。
36、如遇灾年更是卖儿卖女饿死的结局了
37、记得有一首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句的意思就是你自己做的什么,自己却享用不到!
38、因为农夫辛辛苦苦的劳动,可是收获着粮食,却不归他,而是地主及以地主为代表的封建剥削阶级。所以作者写下悯农是悲悯贫苦的劳动人民阶层,辛辛苦苦劳动一年却得不到什么劳动果实最终还要饿死。这首诗也是作者对封建剥削阶级的一种谴责。
39、因为那个时代农夫是自己没有田地的,辛勤劳动都是帮地主干活的,有些地主很薄情寡义对待农民帮地主辛苦劳动所收获的粮食都不会给农民吃饱,所以农民的劳动成果不是自己的才会饿死,那个年代不进步社会管制不行,现代是明主化,自己劳动成果自己收获,现在只要肯努力肯去做自己就会很富有!
40、组诗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所熟知的事实,集中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整首诗风格朴素厚重,语言通俗朴素,音节和谐明朗,并运用虚实结合、对比等手法,增强其表现力。
41、所以,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两个基本观念:一个是勤劳致富;一个是勤俭节约。
4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菜粒粒皆辛苦。当时社会比较黑暗,统治阶级不劳而获,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43、李绅写下《悯农》,李逢吉听了之后,心里暗想李绅诗中暗地里不是有指责朝廷之意吗?他虽然表面上与李绅是非常好的朋友,但为了官位却想利用李绅作垫脚石,再升一级。他回朝之后把李绅写的《悯农》诗上报给了皇上。当时皇上看过之后召见了李绅,不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还提升了他的官职。
44、因为这首诗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上层社会对底层农民的剥削压迫与沉重的赋税,农民不看负重,因此忙忙碌碌一整年,最终却被饿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45、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叫《悯农》,出自唐代诗人李绅之手,这首诗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原文:悯农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农民们在烈日下进行辛勤的劳动,汗水从他们的身上滴到了土地上。谁会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们的辛苦所得?创作背景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诗人在阐明道理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