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精选好句33句
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4、你若要写如梦令这首词,就必须按照这个格律来写,古人的词律要求非常严格,我们现在的人很难写出好词的,关键是没这个大环境,就如楚人学齐语,当然横下心来也还是有一番成就。刚开始学就像是带着脚镣在起舞,但能运用自如后则信手拈来.都有一番风韵。
5、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7、“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8、音律为:
9、如梦令是词牌名。。
10、具体词牌名是有具体的平仄音的,你可以去看看古谱,和我们现在的发音是不一样的。。。
11、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12、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13、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14、(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15、宋代:李清照
16、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临水的亭台。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
17、扩展资料
18、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9、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0、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2、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23、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24、“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
2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6、,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27、,“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28、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译文: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29、你看这一首:
30、出自: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1、如梦令》表达了词人欢快愉悦、怡然自得的思想感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翁舅赵挺之被罢职后,跟随丈夫赵明诚从京城到青州,回忆故乡旧事时所作的词。
32、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33、她善于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