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回乡偶书古诗图片 配图精选34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回乡偶书》不是杜甫写的哦,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2、《回乡偶书》这首古诗是唐代贺知章所写,不是王安石的作品。

3、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4、荷尽已无擎雨盖,

5、“乡音无改鬓毛衰”,年纪渐老,故乡会越来越亲近自己的灵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一切深入骨髓,久而弥深。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8、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9、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0、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11、菊残犹有傲霜枝。

12、《赠刘景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13、一年好景君须记,

14、这两首诗是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15、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16、【其二】

17、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9、《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20、《回乡偶书其一》的译文: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21、回乡偶书贺知章〔唐代〕

2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23、最是橙黄橘绿时。

24、《回乡偶书二首》

25、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26、年轻时曾经那么迫切想要逃离,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殊不知,故乡是一个人精神的归宿。总要把灵魂安放在故乡才会最心安,最熨帖。

27、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28、赠刘景文

29、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30、【其一】

31、《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

32、《回乡偶书》古诗文有两篇,又叫《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是“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3、《回乡偶书其二》的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3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具有浓浓的乡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觉得是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了近乡情怯,少年的时候离家回来已经老大不小了,乡音虽然还是原来的乡音,但是两鬓已经斑白,所以说作者的心里有无限的感慨和惆怅!

22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