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的诗意
1、白居易唐
2、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4、每每夏夜焦躁,总会想起这首诗,把那种无聊但又无处发泄的感觉描写的细致入微。
5、《秋夕》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宫女的同情。全诗描绘了深宫生活的图景,表现了宫女的无聊与孤寂,暗示了宫女被遗弃的命运,表现出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古代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
6、《秋夕》
7、作者:杜牧【唐代】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0、在秋天的夜晚里,银色而精美的蜡烛发出冷冷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宫女手执绫罗小扇,在扑打飞动的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宫女静坐在石阶上,凝视着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11、首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了深宫生活的图景,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表现出她的寂寞与无聊。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轻罗小扇”即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后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1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3、银烛秋光冷画屏,
14、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15、全诗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则为前者规范意蕴,构思精妙独到。
16、春夏秋冬四季都有:
17、全诗意思如下: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18、《秋夕》的原诗
19、夜间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觉衾寒窗明,而知有雪,闻折竹之声,而知雪重,写来曲折有致,构思巧妙,别具一格。就景写景,又景中寓情,“冷”、“夜雪”和“折竹声”,
20、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2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22、诗歌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和谐美妙。“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有约不来过夜半”,这一句才点明了诗题,也使得上面两句景物、声响的描绘有了着落。与客原先有约,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无疑是因为这绵绵不断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来践约。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至此,似乎将期客不至的情形已经写尽,然而末句一个小小的衬垫,翻令诗意大为生色。
23、《秋夕》是一首描写宫女秋夜幽怨的绝句。诗歌通过对初秋之夜身处皇宫深院的宫女百无聊赖的心理和动作的描写,表现女性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4、《秋夕》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宫女的同情。
25、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2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7、“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只是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态,然而在这个动态中,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划得细致入微。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
28、赵师秀宋
29、白话译文:
30、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1、诗意 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2、原文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3、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 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 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4、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5、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2、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33、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
34、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白色而精美的蜡烛。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天阶:天庭,即天上。
35、《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36、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37、这首诗描写春夜是真的画面感很强,诗人写得极其细腻,将季节的瞬时微妙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你小时候住过农村的话,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月色半人家”,夜静更深,半片月色调进夜色,月色不明不暗,夜色不浓不淡,且只照亮了房舍的一半,另一半依旧隐藏在夜色里,这给人一种朦胧而又舒适的感觉。“北斗阑干南斗斜”,以互文手法解释,即北斗和南斗都发生了倾斜变化,这样就可看出时间的推移,已从入夜而接近更深了。“今夜偏知春气暖”,感觉是小时候第一次脱掉棉袄,穿上春衣搁在窗边得床上睡觉,那种脱掉臃肿但微冷的感觉瞬间就来了。“虫声新透绿窗纱”,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沉寂了一冬的虫子重新叫了起来,还必须是那种很微弱的叫声,再让它通过“绿窗纱”,似乎将它过滤了一遍,将那些不规整的杂首全都清除掉,剩下的当然全是乐音了。然后再为这乐音加上点“绿色”,以现在的动衬托前面的静,把那种初春变化的感觉写绝了。
38、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9、刘方平唐
40、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
41、每一句都有着沁入肌肤的凉,每个字都摸起来冷冰冰的,却又让你感觉到静谧,八月份的长江大桥,让你能瞬间穿越千年感受杜牧当时的心境。
42、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43、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即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44、一作“天阶”。[今译]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蛾。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解说]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4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46、杜牧没有写过关于除夕的古诗。节选一篇杜牧关于秋夕的诗句。
47、“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不过我一听折竹声只想握紧我的被子好好睡觉。。。
48、轻罗小扇扑流萤。
49、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