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古诗登鹳雀楼儿童77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是田园诗的.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答:【尽】

4、[gēng]1.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5、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6、作品别名

7、题目有误。应该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0、创作年代

11、《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篇!《登鹳雀楼》全诗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3、《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原文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孟浩然和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是唐代唯一一位以布衣而终的诗人,我们特别熟悉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14、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15、唯见:只看见。

16、其中一个是虚实相生法.这种方法也为诗人常用,一般借助于侧面烘托来进行,虚写是为实写服务的,诗人虚写对象是为了侧面烘托实写对象.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描写鹳雀楼正是运用虚写黄河入海来侧面烘托楼的高耸.诗人将山山水水全都容纳于笔下,“挫万物于笔端”,摹写出一幅宽广、辽远的巨画.“白日依山尽”写实,而“黄河入海流”写虚,诗人想象黄河入海的磅礴气势,虚实相生,烘托鹳雀楼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

17、后两句道出了人生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8、一句写远景,一句写近景。山气势磅礴,水景象壮观,作者的语言十分朴素与浅显,却高度描述并概括了广大视野下的万里河山。让后人读到这句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两句,表面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表达了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20、《登鹳雀楼》

21、经历:少(shào)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22、前两句诗所写的是,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放眼望去,所见之景,一览无余,太阳依着山间,缓缓落下,黄河气势磅礴,奔腾汹涌,流入大海。纵观全句,一幅锦绣河山,壮丽画卷之美景,淋漓尽致呈现在面前!

2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4、王之涣/朱斌

25、鹳雀楼是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一座古楼,登鹳雀楼就是说爬这座楼。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6、朝代:唐代

27、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2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两句,表面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表达了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

29、[jìn]1.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30、前两句诗写的是作者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景物: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2、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3、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34、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35、作者:王之涣

36、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对于“情”的表达,山水田园诗歌有其独特的方式和技巧.

37、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38、王之涣〔唐代〕

39、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40、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41、古诗大意: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42、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3、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44、作品名称

4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6、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47、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48、[gèng]愈加,再:~加。~好。~上一层楼。

49、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5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1、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52、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渙创作的《登鹳雀楼》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景象,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3、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54、[jǐn]1.极,最:~底下。

55、写诗人登上山顶看见的景色

56、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5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8、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景象。

59、下:顺流向下而行。

60、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61、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62、辞:辞别。

6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4、登鹳雀楼

65、其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已成励志名句。

66、山水田园诗,一般是指描写山水田园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田园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

67、唐·王之涣

6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尽显诗仙的浪漫主义。

69、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阑。~夫。~鼓。~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70、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71、李白〔唐代〕

72、天际流:流向天边。

7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是写诗人登楼远眺看到的景色,以及想象。高山,落日,黄河流向远方。入海流就是想象的成分,实际上是看不到出海口的。这首诗写景抒怀相结合,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以及胸怀。

74、《望庐山瀑布》

75、前两句诗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76、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77、登鹳雀楼前两句写诗人站在鹳雀楼所见的景色,看到太阳慢慢的落山了,四周万物皆静,远远的望见黄河缓缓流去,随着进入大海。这是作者看到的傍晚太阳落山美丽的景色,但要看更美更壮观的景色,需要你再登高,才能望远处更美丽壮观的景色。

22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