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古诗配图简笔画【精选76句】
1、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
2、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3、导入新课。
4、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5、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所以不是田园山水,而是山野风光才对。
7、(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8、教学过程:
9、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10、教学要求:
1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12、一、导入
13、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唐皎然诗僧禅诗:寻陆渐鸿(陆羽)
14、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
15、寻隐者不遇中隐者到童子指的那座山中去了,因为诗中有一句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6、感悟诗情。
17、诗意: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18、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
19、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0、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21、简介作者。
2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4、是,诗人到山中寻访隐者不遇,通过远山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的景色喻隐者潇洒闲逸之情。
25、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6、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7、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28、(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29、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30、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31、在诗中作者没有明确指出究竟是去寻找那一个作者的隐士朋友,通过隐者的小徒弟与作者的对话,从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倾慕之情。
32、作品原文
33、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隐者在这里是泛指古代的隐士,也就是那些不愿意做官隐居在山林中的知识分子为隐士。
34、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5、《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36、出自《寻隐者不遇》,意为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37、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38、出示古诗。
39、(一)初读感知
40、扩展资料
41、《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42、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43、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44、因为隐者“不知处”从题目“不遇”,诗句“不知处”可以看出来诗人没有找到隐者。
45、《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可以说是唐诗的一张名片,诗人贾岛记叙了自己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诗中的问答形式,既告知了我们“寻”,亦告之了我们“不遇”。通过分析学情,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这首诗已是耳熟能详,为了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蕴美。
46、(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47、(3)讨论交流。
48、(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9、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
50、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51、(二)细读理解
52、教学设计:
53、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54、出自唐代贾岛诗作。
55、课时目标:
56、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5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58、唐皎然诗僧禅诗:寻陆渐鸿(陆羽)
59、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6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61、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62、“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63、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64、三、作业
65、第一课时
66、《寻隐者不遇》中的“隐者”指的是隐居在山林中的人,也就是那些不愿意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俗清丽,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之情。
67、指导理解。
68、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69、(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70、(3)指导朗读。
7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72、教学时间:2课时
7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4、古诗寻隐者不遇的教案
75、教学重点难点:
76、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