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古诗文鉴赏精选309句
1、(2)示例一:尾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大洪山上的钟声能够传到遥远的河南巩义,诗人通过夸大钟声传播的距离(远播千里),极力表现大洪山之高。(意近即可)
2、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3、(1)董超、薛霸受人指使,用相同的方法加害林冲、卢俊义:先在旅店用开水烫伤两人的脚,后在山林动手想结果两人性命。当时社会黑暗险恶,到处都可以成为害人的地方。
4、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5、《琵琶行》(白居易)
6、《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7、(2021•天津)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8、两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但基调和抒发的情感大不相同,试结合诗句加以阐释。
9、年高考的知识点主要有:
10、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11、[元]许有壬
12、《山居秋暝》王维(唐)
13、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15、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6、《长亭送别》(王实甫)
17、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18、《关雎》(《诗经》)
19、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20、C.这首词属小令,却吟咏重大的题材,气势壮阔,古今少见。全词层次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21、【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22、【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24、(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25、《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26、A.这是一首登临感怀之作。诗人登楼远眺却望不见中原;只有南北的交战,列朝的兴亡正如滔滔江水。囊括时空,气势恢宏。
27、《李凭箜篌引》(李贺)
28、乙词基调低沉、哀惋。通过对秋凉夜中风叶、孤光明月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词人谪居后的苦闷心情(咏人生之短暂,叹壮志之难酬,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慨知音之难觅)。
2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0、《石钟山记》(苏轼)
31、《将进酒》(李白)
32、《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33、《饮酒》陶渊明(晋)
3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5、【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36、①概括第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3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8、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39、《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40、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1、《滕王阁序》(王勃)
4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3、《登岳阳楼》(杜甫)
44、《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睢》诗经18《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
4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6、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47、《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48、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4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0、《望海潮》(柳永)
5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52、【乙】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3、《锦瑟》(李商隐)
54、《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55、示例二: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赋予大洪山上的钟声以人的情感,钟声有意传到遥远的河南巩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大洪山的高大。
56、抖音脚本(部分)
57、《登高》杜甫
58、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59、人的记忆分两种,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
60、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61、《大学(节选)》(《礼记》)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4、(2)【乙】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5、B.【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66、(3)B
67、(2021•新疆)古诗阅读理解。
68、《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69、【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70、雕塑《拉奧孔》
71、B.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72、《春望》杜甫(唐)
73、答案:(1)示例一:我认为【甲】诗意境更美。甲诗侧重远景的描绘,画面中曲折连绵的群山争高斗秀,大洪山则霸气地嘉立在层峦叠嶂之中,衬托出大洪山的巍峨秀美。(意近即可)
74、《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75、(2)题目点名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即大雪中送别好友,和诗的体裁:歌行体。
76、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77、(2)B
78、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79、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80、【乙诗】
81、(2021•达州)
82、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83、答案:D。
84、【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85、[唐代]白居易
86、众山迤逦渐行尽,始见独尊惟大洪。
87、《蒹葭》(《诗经》)
88、《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89、古文更是这样。5岁背会《出师表》,6岁背会《赤壁赋》,全得益于我喜欢赖床。之后一路走来,小学背初中必背的,初中背高中必背的,高中开刷《古文观止》,基本只靠听。
90、②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
91、三、选修(12篇)
92、C.【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93、(2021•武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94、(2021•台州)阅读下面文字,回题。
95、【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96、(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97、(1)拟人奔喧
9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99、(2021•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00、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
101、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102、[注释]①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
103、《劝学(节选))》(《荀子》)
104、《短歌行》(曹操)
105、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106、《书愤》(陆游)
107、次北固山下
108、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09、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110、春夜别友人
111、《离骚》(屈原)
112、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113、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1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5、《燕歌行》高适(唐)
116、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117、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118、A.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119、(1)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
12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2、早上起来,趁赖床的空当就把手机上的app打开,播放白云出岫的古诗文朗诵或是新概念英语。一边播放一边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收拾,基本能保证每天至少20分钟。
123、二、选择性必修(10篇)
124、《无衣》(《诗经》)
125、(1)岑参
126、【甲】定风波
127、(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28、《<老子>八章》
129、《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130、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④边。
131、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132、B.“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133、B.京口曾是东吴建都之地,诗人由此展开联想。”万兜鍪”言孙权军容之盛,“坐断”言其功业之大,“战未休”赞其斗志之旺。
134、古代诗文阅读。
13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37、过山农家
138、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139、答案:C。
140、(2021•苏州)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41、不用每天晚上痛苦地坐在书桌前一遍遍重复,不用早读翻来覆去读三十分钟,只靠一双耳朵,就这么简单。
142、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143、《观刈麦》白居易(唐)
14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45、【甲】题大洪山①(唐)杨逴
146、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147、《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148、《<孟子>一则》
149、这个点包含有现代汉语常见的实词、虚词;常见的成语和句式;语句的补写和改写;句子的扩展和压缩;常用的修辞手法。
150、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151、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152、王湾〔唐代〕
153、甲诗和乙词的作者都寻人不遇,但心境各不相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154、《望岳》杜甫(唐)
155、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菜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156、《蜀道难》李白(唐)
157、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158、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
159、《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60、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61、《逍遥游(节选)》(《庄子》)
162、这是因为,不同人适合的记忆类型不同。
163、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4、《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
165、D.这首词风格豪放雄壮。词的下片诗人豪迈地宣称,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自己匹敌,并希望后代能像孙权一样建立功业。
166、《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67、《静女》(《诗经》)
168、【甲】晚出寻人不遇
169、篮舆①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
170、《六国论》(苏洵)
171、D.【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172、【特别注意】看注解,看题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17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①。
17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175、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176、主要就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人物传记阅读、中外小说阅读等,还包括名著导读和赏析。
177、古诗词文言文怎么背
178、【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179、(2021•随州)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180、《<论语>十二章》
181、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182、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②汉沔③间。
183、《项脊轩志》(归有光)
18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185、【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86、《中庸》(《礼记》)
187、(2021•长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188、(2)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189、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19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191、示例二:我认为【乙】诗意境更美。乙诗重在细节(近景)的刻画,由下及上,平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大洪山直插云霄,山上云雾缭绕中的楼台,近在窗边的雷霆,若隐若现的日月以及寺庙里的大钟,无不彰显出大洪山的高大。(意近即可)
192、《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193、是的,你也看到了,之所以看起来背书不花时间,是因为听东西需要争分夺秒、见缝插针。
194、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195、(2)统治者;奴才、帮凶。
196、比如我,就是典型的听觉记忆型。所以我背古诗文和英语课文,大部分靠听。
197、很神奇,我的英语,全是靠每天早上和周末路上听,加上每天早读大声读两三遍,背得很是熟练,很长时间过去也不容易遗忘。
198、《行路难》李白(唐)
199、(2)①潺潺的流水声;②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
200、C.“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201、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202、是陆游的夜间秋风感怀
20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05、(1)D
206、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20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09、《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2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11、《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212、【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213、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214、【乙】题大洪山①宋)黄载
21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216、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217、(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18、四、诗词曲(40首)
219、《登泰山记》(姚鼐)
22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221、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222、【唐】陈子昂
223、《过秦论(上)》(贾谊)
224、《使至塞上》王维(唐)
225、A.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
226、《赤壁赋》(苏轼)
227、甲诗从“无妨”“轻衣稳马”“闲行”等词可以读出作者晚出乘凉寻友不遇时,依然悠闲自得的心境;乙词从“寒林”“山骨瘦”“乱鸦”等词可以读出作者访友不遇,饮酒弹琴赋诗的愿望落空时惆怅失落的心境。
228、《蜀道难》(李白)
229、(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
230、【甲诗】
231、【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32、《登快阁》(黄庭坚)
233、《兰亭集序》(王羲之)
234、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235、《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236、(2021•怀化)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237、《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23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239、随着不断学习的过程,你会发现,有的人早读只需要盯着课本猛看即可,有的人必须大声读出来。
240、《阿房宫赋》(杜牧)
241、《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渊明(晋)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242、《观沧海》曹操(东汉)
243、(1)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244、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②。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245、《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246、《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47、(2021•广安)古诗词鉴赏。
248、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49、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25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25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一作:青山下)
25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解。
253、《离骚》屈原
254、《声声慢》(李清照)
255、《菩萨蛮》(温庭筠)
256、【乙诗】前两句用“ ”“ ”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257、这个知识点又可以分为:古代诗歌鉴赏与欣赏、古代人物传记阅读与欣赏、古代散文阅读与欣赏、古代诗歌名句理解性默写等。
258、《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259、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260、《燕歌行》(高适)
261、D.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262、古代文论选段
263、周末放学回家的车上,或是出去玩的路上,依旧打开app播放,又能把一篇英语或是古文记得差不离。
264、《陈情表》(李密)
265、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266、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267、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268、2021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有高中散文五篇,诗歌14首,初中散文诗歌共60篇(首)。当年高考初中部分考了四句诗文,高中部分考了两句诗文。
269、一、必修(10篇)
270、(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71、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272、(1)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
273、《蜀相》(杜甫)
274、《氓》《诗经》
275、C.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276、《师说》(韩愈)
27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7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279、《登高》(杜甫)
280、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281、《琵琶行》白居易(唐)
282、《山居秋暝》(王维)
283、《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284、《谏逐客书》(李斯)
285、高中必考的五篇散文是:逍遥游,赤壁赋,阿房宫赋,师说和劝学。诗歌有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登高》,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商隐的《锦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286、董超薛霸
287、【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
288、材料二:
289、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290、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91、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292、【注】①[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②[妨]遮蔽。③[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293、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94、[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295、(2)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296、(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97、【乙】渔家傲访华雪严不遇
298、《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299、《客至》(杜甫)
300、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301、(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02、《礼运》(《礼记》)
303、甲词基调昂扬、乐观。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莫听”“何妨”“谁怕”三个词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表现得特别充分。
304、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305、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0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307、《黄冈竹楼记》(王禹偁)
308、怎么样读懂高考语文诗歌?
309、每年必考,题型有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