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精选139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问: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2、鹧鸪天晏几道(2004年广西、海南等省高考题)

3、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4、(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5、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6、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顶针(多出现在曲或词中)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大致相同。

7、示例:江城子苏轼

8、如果是分析加点字词,分三步走。

9、第三步,指出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10、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1、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12、作者由于某种原因,不愿、不便或不能对现时发表议论,于是采用对前代事物或现象进行议论的方式来表达看法,抒发情感。

13、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原由。

14、其他常用表现手法:烘托(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以上分类有的有交叉现象,如第一类中“直接抒情”是第三类中“直抒胸臆”的另一种说法;第三类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则都属于第一类的“间接抒情”。鉴赏时如果题目中没有规定明确的鉴赏类型或角度,我们只需根据其中一种类型或站在其中的一个角度表述即可。

15、借古讽今

16、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7、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8、(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19、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分析诗眼类

20、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表达技巧型

2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题型

22、示例二:滁州西涧韦应物

23、整体分析字词包含的作者情感。如果是分析句子(比如划线句),也是分三步走。1、判断句子是否用到了修辞手法,或者其他的表达手法(如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2、说出此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某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什么)。3、还是要分析句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了。

2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的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25、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6、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27、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8、(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29、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0、(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32、(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3、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4、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35、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6、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

37、第二步,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38、诗歌中常用的重要修辞有:对比、夸张、衬托、象征等,对词格作恰当分析,也有诸于准确地理解诗歌。

39、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加物”,而由诗人对有关人、事、物直接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40、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41、(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42、从哪些角度鉴赏诗歌的形式

4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4、第一步,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45、(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46、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遥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47、第三步,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或技巧的原因。

48、(1)认真审题

49、鉴赏古诗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诗中描绘的图景相融合而形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品味诗歌的意境,离不开想像。鉴赏诗歌应抓住具体的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境。

50、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51、答题思路:

52、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近几年高考诗歌的鉴赏在设题上,往往要求从一个角度来鉴赏诗歌。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即诗歌的形式)呢?

53、(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4、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55、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56、解答分析:诗人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写作上或触景伤情(烟雨、残月、江水、片云),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这一类题型的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的寓意并把握意象与作者主旨、情感的关系为突破口,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定要答具体“哪些”、“怎样的”、“什么样的”。

57、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

58、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59、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60、三、从修辞格的角度分析

61、答题格式:总体评价+结合字句分析形式和内容上的艺术效果+所表现的诗人的感情

62、第一步,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63、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64、第一步,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6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66、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67、(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68、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69、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70、第三步,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71、古代诗歌中,日月风雨、松竹梅菊、鸟兽虫鱼等事物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怀的对象。诗人通过诗中的鲜明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出心中之“志”。

72、抑扬法是作者把人的思想认识引向反面,作大跨度转折的一种构思手段。它能使诗歌从高低错落、缓急并生中摇曳生姿。

73、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境型

7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75、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76、二、从构思方式的角度分析

77、首先应读懂诗歌,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这当然要从诗的文字符号入手,在文本上下一番苦功,反复咀嚼,但一些提示性的信息,如标题、作者、注释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78、(3)抒发什么情感

79、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

80、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8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比较评价题型

82、解答分析:步骤一:解释“杜鹃”这一传统意象的寓意以及它与主题的关系。步骤二:解释句意,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前提下来理解句意。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注意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的愁绪”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怎么样”的感情或感慨。三个问题按顺序答题。

83、示例一:

84、一、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

85、答题步骤:

86、托物言志

87、示例:过香积寺 王维(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第17题)

8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一词领全诗型

89、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

90、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诗眼型

91、问:两首词都是悼念亡妻。请比较分析苏词和贺词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

92、(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93、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94、答案:“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诗人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来表达游子思乡这一主题。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95、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96、(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97、第二步,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98、第一步,准确的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99、答题模式是:

100、第二步,结合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101、(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102、想象是自我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比如辛弃疾的【破阵子】,前面全是梦境和想象,全是虚写,就最后一句实写.南宋时的大都数咏物词里都有联想手法的影子.在诗词里,可以看看它用来描述的字,词.

103、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104、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105、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106、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107、古诗词鉴赏:

10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分析语言

109、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110、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11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理解诗句含义型

112、解释字词在句中或文中的含义。

113、(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14、但是文学教的“点”、“染”有二义:一是对教学内容——文学作品中原有的“点”、“染”,作必要的强调,二是在文学教学语言中运用点染艺术.

115、第四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116、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117、鹧鸪天贺铸

118、答案:后两句描绘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横;这些意角的组合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119、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120、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炼字型

121、角度一:从语言角度——

122、(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123、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24、把字词原意解释出来。

125、第四步,这种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怎样的旨趣。

126、这两种方式都是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是作者把所要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有所感触的某种客观景象或事物上。情景交融是作者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12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语言风格型

128、第三步,结合诗歌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129、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情感、主旨型

130、(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131、答案及答题思路:诗眼分别是“咽”和“冷”(第一个层面:明确答出第一问)。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个层面:具体分析文本,回答“为什么”),“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第三个层面,诗眼在表现景物特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132、直抒胸臆

133、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观点态度型

134、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135、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指诗词创作借用画家手法,加以点明和渲染的一种表现手法。此法能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点明“伤离别”时,用“冷落清秋节”渲染,成为在冷落的清秋节伤离别;接着用“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意境来渲染烘托出清秋节的离别更难。

136、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7、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

13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象型

13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229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