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采莲曲古诗带拼音译文优选好句50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2、译文: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3、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5、无因缘:没有机会。

6、只希望你早日凯旋,趁这美好的荷花还艳丽澄鲜。

7、译文:荷花生长在水中央,想要采摘莲子不容易,有些求而不得的意味。

8、采莲曲:乐府《清商曲》名。

9、《采莲曲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这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10、骆宾王没有写过采莲曲,采莲曲是王昌龄,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

11、询问夏日盛装的少女将要到哪里去?是要乘舟去采江南莲。

12、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①一色裁,  芙蓉②向脸两边开。  乱③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王昌龄集》。  【注释】  ①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②芙蓉:即荷花。③乱:混杂。“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13、骆宾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任道王李元庆文学、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任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骆宾王结局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

14、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

15、一叶轻舟出荷塘有关诗句,例如:“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1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7、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

18、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19、吴均〔南北朝〕

20、《杂曲歌辞·乐府三首》作者:孟郊

21、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22、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

23、子:你,指采莲女子。

24、想把暗示爱怜心意的莲子寄给你,辽西三千里,路远道阻无机缘。

25、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6、三、赏析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27、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的一番景色。

28、唐·王昌龄

29、《采莲曲二首·其二》中“闻”的意思:听到。

30、采莲曲唐.王昌龄

31、头上戴着华丽的彩带与花钿,罗衣飘飘垂在绿色的水面。

32、二、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3、采莲曲是王昌龄的作品不是董其昌。

34、旋返:回还,回归。

35、采莲曲·其一

36、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37、辽西:指辽河以西的地区,今辽宁的西部。此指丈夫征戍之地。

38、出自:白居易《采莲曲》

39、《采莲曲》的作者不是骆宾王,而是王昌龄。

40、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41、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42、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43、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44、一、《采莲曲》原文采莲曲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5、锦带:锦制的衣带。杂花钿(diàn):杂饰着花钿。花钿,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饰物。

46、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

47、写采莲曲的诗人很多,王昌龄,李白,贺知章都写过。但孟郊却没写过。

48、及此:趁此。荷花鲜:字面是指荷花的鲜艳美丽,实际是用来比喻女子的青春美貌。

49、译文: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50、《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第一首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229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