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登鹳雀楼古诗新唱完整版【优选46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

2、该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名列“仙宗十友”,被杜甫列为“饮中八仙”之一,人称“诗狂”。

3、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

4、唐代:王之涣

5、依:依傍。

6、接着又写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向着东海翻滚着流去,写出了黄河、东海波涛汹涌的气势,通过山川的壮丽、海水的磅礴气势表达出诗人对盛唐之下的繁华如锦气象的赞美。

7、欲yù(欲望、食欲、贪欲)

8、《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9、第一二句描写了自然景色。《登鹳雀楼》这首诗里描写了“夕阳”(白日)、”山“、“黄河”、”海“(想象)等景物。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10、穷:尽,使达到极点。

11、千里目:眼界宽阔。

12、贺知章以诗文知名,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695年考中状元,先后任国子四门博士,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其诗作《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13、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

14、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15、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6、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17、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

18、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

19、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

20、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

21、《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22、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5、作者:王之涣

26、王之涣〔唐代〕

27、瀑pù(瀑布、飞瀑、雨瀑)

28、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9、《登鹳雀楼》作者是王之涣,不是王维。

30、《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自然景色,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是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既写了山,又写了海。诗人登上高处,望见远处西下的夕阳此时依偎着山川,晚霞的红光照红了群山,勾勒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

31、布bù(白布、棉布、布料)

32、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33、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

34、《登鹳雀楼》据说是王之涣的诗。其中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5、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

36、依yī(依靠、依赖、依着)

37、这首诗的前两句写自然景色(所见),后两句写意(所想),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38、更:再。

39、炉lú(火炉、香炉、炉子)

40、白日:太阳。

41、黄huáng(黄金、黄叶、黄色)

42、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43、登鹳雀楼

44、《登鹳雀楼》

45、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46、《登鹳雀楼》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名句的字面意思是: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这个名句的引申义: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

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