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案76句精选
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2、(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3、运用了对偶的修辞书法,这句诗出自杜甫的《绝句》,原文如下:
4、这首千古名诗,历来说者芸芸,都想从中读出点什么内容来。流传较广的一个意见认为,此诗一句一景,各自独立,写出了诗人的愉快心情。
5、化动为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把流动的瀑布化为静止的挂在山前。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1)西岭:西岭雪山。
8、拟人:红杏枝头春意闹。
9、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绝句又有截句之称,意谓截取律诗的一部分而成。律詩只要求中二联对仗,所以从里面截取任意两句而成的绝句,对不对仗都是正常的,都没有必要成为一惊一乍的事情。
10、三、正侧面描写
1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正面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
12、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14、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
15、《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意象分析如下:
16、【注释】
17、“窗含”、“门泊”句有互文见义,“万里”含夸张描写角度。
18、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
19、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20、四、虚实结合
21、从写法上看,绝句的写作和其他体裁有很大的不同。诗往往是有为而作的,一首诗可以没有题目,但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意旨。不过,绝句是一个特例,因为它可以意思不完整,甚至可以没有作意,只要你把话说得有趣,就可以成为佳作。
22、【翻译】
23、七、比拟
24、译文: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
25、“两个黄鹂鸣翠柳”是杜甫的诗,该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
26、所以,如果有人问: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究竟说了些什么?答案也可以是:这首诗“不知所云”,但它是一首好诗。
27、视听结合,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白鹭飞上青天,是视觉。
28、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9、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0、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b/633htm,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而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31、二、视听结合
3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3、化静为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是静止的,如同聚集在一起,变成动态的。
3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侧面衬托琵琶声引人入胜。
35、一、动静结合
36、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37、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
38、——杜甫《绝句》
39、“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这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歌运用的白描手法,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40、衬托,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41、赏析: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
42、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43、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44、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4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句运用了对仗、对偶的写法。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46、(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47、(3)泊:停泊。
48、本诗是杜甫组诗《绝句四首》的第三首。诗中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49、拟人,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
50、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51、在古典诗歌领域,那些高喊创新诗体或韵书的声音,往往没有任何效应,因为这是疏于读书写作所造成的陋见,其实只要稍微动笔写一下古风、绝句、律诗等体裁,就能发现各体诗各具特性,互异互补,已经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写作需求。
52、广镜头的、粗线条的为面,特写镜头、细笔描绘的为点。
53、两个黄鹂鸣翠柳白描手法:
5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在树上栖息,是静止的画面,僧敲门是动态的画面。这样画面显得生动。
55、六、白描
56、以动衬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树林中蝉的叫声、鸟的鸣叫来衬托山里的安静。这是用声音衬托安静,更能突出树林的安静。
57、描写的主要手法是传神级别的画意诗歌。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绝句》,全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诗,一句一副画。俨然就是四副水墨画,并且还是诗意盎然的丹青,四副丹青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竟然还是有声音的。
58、【赏析】
59、以静写动: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本是静止的,奔赴荆门是动态的。
60、这首绝句的上联是个对偶句。蓝天下,黄鹂,翠柳,白鹭,色彩艳丽缤纷,创设美丽图画,这“上”字非常妙。与天上飞一行白鹭的意境拉开了距离。“上”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这一场景,并有拔高提升的感觉。
6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后两句为虚写。
62、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杜甫的七言绝句。
63、我们来看陈与义的《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绝句,只是记述了诗人在天地间某一瞬间的状态,至于如何解读,则取决于读者之心了。
64、(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6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前两句为面,千山无鸟飞行、万径无人行走;后两句是点,一位披蓑衣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
66、绝句[唐]杜甫
67、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8、拟物:午梦初回,卷帘又送春愁去。这一句的意思是“卷起帘子,把春愁全部放出去”,把抽象的春愁赋予形象具体的事物,放出去。
69、【前言】
70、《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71、用简练的笔墨,不加铺叙、不大渲染就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月白风清”,“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72、五、点面结合
73、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7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鸣叫是从听觉角度写,白鹭上青天是视觉角度写。
75、诗歌中的虚写指不在眼前,由联想或者想象形成的景象。
76、此诗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给人一种开阔的空间感,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