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幼升小古诗100首精选270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

2、知章)、鹿柴、赠汪伦、清明诗等。

3、咏韩氏二子贾岛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19、对菊贾岛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4、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5、(tuo)

6、),能咏吟。

7、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

8、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10、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11、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书,考实录。

12、前两句刻划女孩的幼稚之后,末二句就集中于一件情事。时间是七夕,因前面已由“巧”字作了暗示,三句只简作一“夜”字。地点是“堂前”,这是能见“新月”的地方。小女孩干什么呢?她既未和别的孩子一样去寻找萤火,也不向大人索瓜果,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大人“拜新月”呢。读到这里,令人忍俊不禁。“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的少女拜月,意在乞巧,而这位“才六岁”的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拜月,是“不知巧”而乞之,“与‘细语人不闻’(李端《拜新月》)情事各别”(沈德潜语)啊。尽管作者叙述的语气客观,但“学人”二字传达的语义却是揶揄的。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幽默滑稽之感即由此产生。小女孩越是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13、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14、这类以歌颂童真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追溯到晋左思《娇女诗》,那首五古用铺张的笔墨描写了两个小女孩种种天真情事,颇能穷形尽态。而五绝容不得铺叙。如果把左诗比作画中工笔,则此诗就是画中写意,它删繁就简,削多成一,集中笔墨,只就一件情事写来,以概见幼女的全部天真,甚而勾画出了一幅笔致幽默、妙趣横生的风俗小品画,显示出作者白描手段的高超。

15、往时田野吹清风,

16、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17、“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18、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19、谢道韫(

20、太祖兴,国大明。

21、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22、此十义,人所同。

23、月儿皎洁亮如昼,

24、四百年,终于献。

25、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26、戒之哉,宜勉力。

27、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28、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29、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30、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

31、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

32、著六官,

33、登鹳雀楼,春晓,绝句,静夜思,小儿垂钓

34、弟于长,宜先知。

35、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36、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

37、土革,木

38、举神童,作正字。

39、始发愤,读书籍。

40、望庐山瀑布、

41、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4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

43、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44、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

45、【原文】:回乡偶书二首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6、为南朝,都金陵。

47、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48、寻张逸人山居刘长卿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49、“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

50、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51、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

52、人不学,不如物。

5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54、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55、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56、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

57、效官修政术,此去展才徽.

5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9、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60、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

6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

62、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63、做介绍,要大方,口齿清,声响亮,

64、先名字,后年龄,让对方,更知情。

65、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

66、传二世,楚汉争。

67、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68、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69、此四方,应乎中。

70、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

71、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足一提,今日及第令人神采飞扬,兴致高涨。

72、学成业显日,报国耀祖门。

73、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74、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75、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6、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77、悯农〈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8、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79、银河牛郎星满空。

80、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

81、岁之前的唐诗有:

82、百而千,千而万。

83、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84、夕于斯。

85、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86、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

8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88、《三字经》

89、记》。述圣言,礼乐备。

90、(hao)

91、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

92、大小戴,

93、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9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95、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材必背古诗文

96、存治体。

97、德星一门聚,昼锦四人归.

98、小学终,至四书。

99、口而诵,

100、男儿当自奋,壮志千里云。

101、逞干戈,尚游说。

102、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103、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104、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105、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106、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107、池塘蛙叫听虫鸣。

108、客人到,先问好,进门后,做介绍,

109、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

110、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111、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112、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13、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114、举总统,共和成。

115、江南《汉乐府》

116、当讽咏。

117、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

118、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19、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120、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121、《周礼》

122、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123、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

124、《家乡夏夜》

125、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126、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27、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28、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29、泌七岁,能赋棋。

130、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31、诗一开始就着力写幼女之“幼”,先就年龄说,“才六岁”,说“才”不说“已”,意谓还小着呢。再就智力说,尚“未知巧与拙”。这话除表明“幼”外,更有多重意味。表面是说她分不清什么是“巧”、什么是“拙”这类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实,也意味着因幼稚不免常常弄“巧”成“拙”,比方说,会干出“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左思),“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杜甫)一类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此外,这里提“巧拙”实偏义于“巧”,暗关末句“拜新月”事。读者一当把二者联系起来,就意会这是在七夕,如同目睹如此动人的“乞巧”场面:“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诗中并没有对人物往事及活动场景作任何叙写,由于巧下一字,就令人想象无穷,收到含蓄之效。

132、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133、送孟浩然之广陵、

13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136、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本题共二首,是作者于天宝四载(744)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八十五岁)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对床夜语》:"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回乡偶书(2)原诗: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仅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中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也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137、《示儿女》

138、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

139、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0、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1、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42、乃九族,而之伦。

14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44、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145、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146、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147、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

148、枫桥夜泊、

149、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15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

151、不再传,失统绪。

152、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153、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54、梁义之,国乃改。

155、登鹳鹊楼、

156、现今公路车飞驰,

157、出自唐代孟郊的《登科后》。这首诗的意思是:

158、君则敬,臣则忠。

159、复汉土,民国兴。

160、春晓、闵农、静夜思、游子吟(孟郊)、离离原上草(白居

161、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

16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163、下江陵、

16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5、光于前,裕于后。

166、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

167、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

168、家虽贫,学不缀。

16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

170、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

17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172、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73、“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174、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

175、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76、六百载,至纣亡。

177、朝于斯,

178、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

179、荣第时皆有,通家得者稀.

180、此五常,不容紊。

18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

182、心而惟。

183、此六畜,人所饲。

184、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18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赏析】: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186、(王维)

187、教之道,贵以专。

188、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

189、《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90、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

191、昔仲尼,

192、号四诗,

193、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194、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

195、白鹭鹚李白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196、阉乱后,寇内讧。

197、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

198、《国风》

199、□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凡训蒙,须讲究。

200、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

201、周文王,称三王。

20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03、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

204、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205、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206、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

207、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08、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209、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210、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11、(王之涣)

21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13、通古今,若亲目。

214、号三皇,居上世。

215、我周公,

216、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

217、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

218、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

219、(北宋)柳永

220、《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

221、瑶池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222、这首诗词可以用来祝愿孩子前程似锦,前途无量。

223、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24、有识为俊杰,无才是庸人。

225、幼不学,老何为。

226、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227、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228、教五子,名俱扬。

229、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

230、为了帮助老师们快速的让孩子掌握好学习、生活习惯。编写了既好学又好记的三字经习惯儿歌!

23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32、我不主张在孩子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孩子背三字经。婴幼儿期的孩子什么都没有长成熟,不能理解三字经的深刻含义。就算孩子把三字经背下来了那又怎么样呢?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吗?婴幼儿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母爱,言传身教是根本,背这些三字经之类的太早了点。等孩子认识三字经的字以后再考虑教孩子三字经吧!

23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234、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235、简。彼无书,且知勉。

236、所见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37、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238、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239、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240、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41、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242、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243、苦学酬身世,佳名播帝畿.

244、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45、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246、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统地一笔带过了。

247、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248、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249、一年级必背古诗20首

250、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51、施肩吾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如:“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效古词》)而这首《幼女词》更是含蓄兼风趣的妙品。

252、不求神童愿,亦为幼中灵。学问,成才世可惊。

253、亲师友,习礼仪。

254、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

255、先家人,后来客,按顺序,不要错。

256、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57、回乡偶书

258、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

259、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260、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61、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

262、父子亲,夫妇顺。

263、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264、八斗洗顽愚,五车脱凡尘

265、古圣贤,尚勤学。

266、(pao)

267、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

268、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

269、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270、工厂机器更轰鸣。

23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