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什么意思
1、解释:厉,磨的意思,("厉",古同"砺")。兵,兵器;秣:喂养;喂饱马匹,磨快兵器。指准备作战或比赛。也作"厉兵秣马"
2、“枕”字基本含义为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如枕头、枕席;引申含义为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如枕戈待旦、枕藉。
3、厉兵秣马是汉语成语,拼音:lìbīngmòmǎ,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意思是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准备战斗。
4、应该出自“秣马厉兵迎鏖战,枕戈待旦再前行。”
5、枕戈待旦
6、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7、意思是把兵器磨砺锋利,将马匹喂饱,做好准备,有情况就可以立即行动。
8、枕戈待旦,汉语成语,拼音是zhěngēdàidàn。意思是兵器为枕,以待天明。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出自《晋书·刘琨传》
9、枕戈待旦?
10、陇西少年多才俊,征战途中打先锋。
11、释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12、厉兵秣马待出征,枕戈待旦边塞行。
13、枕戈待旦字面意思是喂饱马,磨快兵器,准备作战。枕戈待旦是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间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14、【例句】中国人民解放军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来消灭来犯的敌人。
15、厉兵秣马出自先秦左丘明所著的左传。
16、(二)枕戈待旦:
17、人不卸甲马不卸鞍的意思是,从战场下下来,战士不卸下盔甲,战马不卸下鞍具。
18、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19、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0、枕戈待旦一词出自晋书.刘琨传。
21、《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2、在日常使用中,“着”也常做动词,表示燃烧,如着火点。
23、怒吼一声山河抖,刀枪一挥大地惊。
24、【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25、说这句话的前提是人们普遍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只有正义的战争才会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支持,才会让人迫不及待、甘心情愿奔赴战场。比如我们的“抗美援朝”战争。
26、喊杀震天烽烟处,我朝大道出奇兵。
27、枕戈待旦 - 临阵脱逃。
28、解释: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29、扩展资料:
30、【出处】此典出自《晋书·刘琨传》:“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31、拼音:[zhěngēdàidàn]
32、兵强马壮,一切准备好了,等待出发打仗命令
33、【拼音】mòmǎlìbīng
34、【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5、枕戈待旦的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36、秣马厉兵的意思是: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37、枕戈待旦是指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形容杀敌心切,睡觉时仍不放松戒备;时刻准备迎战。语出《晋书刘琨传》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立志报国。
38、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39、这不是诗句,而且语义不通,意思重复,只是现在一些企业的动员口号。
40、对对子枕戈待旦的意思
41、读音:zhěngēdàidàn
42、拼音:[mòmǎlìbīng]
43、发音:mòmǎlìbīng
44、待旦的战争状况比后者要紧迫很多的,随时都可能是开战。后者只是一种准备状态,一种预防状态。
45、(一)秣马厉兵:
46、【拼音】zhěngēdàidàn
47、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枕着武器睡觉,等待天明;秣马厉兵是指喂好了马,磨好了兵器只待出发。用来形容做好了战争前的一切准备!
48、旌旗飘飘帅旗舞,运筹帷幄在心中。
49、人不卸甲马不卸鞍枕戈待旦的寓意是时刻准备投入新的战斗或新的工作。
50、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横戈待旦的意思就是形容,在古代作战的时候,晚上睡觉时把自己的武器枕在自己的头下,等待着天亮,随时准备战斗,在现在也就是形容,每天刻苦训练,掌握好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每天都提高警惕,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而战,保卫我们国家的领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我的回答,仅供参考,谢谢,
51、【同义词】厉兵秣马
52、雨雪风霜多险阻,金戈铁马踏敌营。
53、出自《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54、猩红血色染战袍,怀抱一颗报国情。
55、【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八回:“搜阅车乘,补益士卒,秣马厉兵,修阵固列,鸡鸣饱食,决一死战,何畏乎楚?”
56、应该是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时刻警惕,准备作战。
57、在日常使用中,“枕”常做名词,表示枕头,如枕箱、枕山。
58、这不是诗句,而且语义不通,意思重复,只是现在一些企业的动员口号。枕戈待旦字面意思是喂饱马,磨快兵器,准备作战。枕戈待旦是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间警惕敌人,准备作战。全句大意是做好准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随时杀敌。
59、【示例】我先前只知道武将大抵通文,当“~”的时候,就会做骈体电报,这回才明白虽是文官,也有深谙韬略的了。(鲁迅《准风月谈·冲》)
60、枕戈待旦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61、刘琨,字越行,西晋末年魏昌人,具有丰富卓越的军事才能,诗文也非常好。愍帝时,做过都督,统辖并、冀、幽三州的军事。年轻时,刘琨和祖逖关系很好,他们同做司州主簿,国家经常遭受外敌侵略,他们都立下大志,准备为国效劳。两个人常在半夜里听见鸡叫便起床学习舞剑,以此锻炼自己的本领。后来刘琨听说祖逖得到重用,立下战功,他心里非常激动,一连写了许多封信给他的亲友们说:“我平日‘枕戈待旦’,立志要消灭凶恶的敌人。深怕祖逖先我着鞭……”
62、二者都有警惕性高,等待敌人的意思。但枕戈待旦偏重杀敌心切,睡觉都不放松戒备;而秣马厉兵偏重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严阵以待的阵势。
63、“枕戈待旦”比喻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明。后用以“誓死抵抗”之意。
64、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65、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时刻警惕,准备作战。秣马厉兵,喂饱战马,磨快武器,准备战斗。两个都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工作。
66、“着”的基本含义为放置,如着盐;引申含义为接触,挨上,如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感受,受到,如着凉、着急。
67、【解释】厉:磨(“厉”,古同“砺”)。兵:兵器;秣:喂养;喂饱马匹,磨快兵器。指准备作战或比赛。也作“厉兵秣马”
68、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69、发音:zhěngēdàidàn
70、意思是睡觉时都把兵器枕在头下,一直到天明。形容情况非常紧急,随时都准备着进行战斗。
71、还有就是我们的军人维护祖国统一、抵抗西方列强守护家园的正义之战都可以用“枕戈待旦、厉兵秣马”来形容。
72、枕戈待旦、秣马厉兵都是做好准备,随时随地准备战斗的意思
73、意思指胳膊,枕着胳膊睡。
74、《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1]。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东汉末年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75、就是出差在外,睡觉时一个包放在头枕着。一个东西放在头枕着。
76、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77、成语枕戈待旦对对子是临阵脱逃;成语对对子临阵脱逃的上联是枕戈待旦;枕戈待旦的对联下联是临阵脱逃;临阵脱逃对对子对的是枕戈待旦;
78、枕戈待旦的意思是,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79、秣马厉兵意思是喂好马,磨好兵器,形容准备战斗。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80、全句大意是做好准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随时杀敌。
81、枕戈待旦和秣马厉兵都是做好准备,情形稍有不同。
82、秣马厉兵
83、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84、横戈待旦又文“枕戈待旦”,意思是枕著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时时警惕,准备作战,不敢安睡。通常指因为情况紧急人们保持高度的紧张状态高度戒备状态。
85、原句: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